陳佩東, 嚴 輝
(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南京 210046)
?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中藥資源化學教學改革
陳佩東, 嚴 輝
(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南京 210046)
在南京中醫藥大學網絡教學平臺的基礎上,對中藥資源化學教育教學活動及教學改革實踐進行了研究,旨在進一步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結果表明:在有63名學生的班級中,積極參與閱讀文獻、學習化學畫圖軟件、自主學習統計分析方法及參加野外標本采集的學生在學習中具有較大優勢。網絡教學平臺有利于開展網上互動式教學活動,既能使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也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中藥資源;網絡教學平臺;互動
中藥資源化學是以具有傳統藥用功效的中藥資源為基礎和研究對象,立足于資源的開發利用,采用天然產物化學、分析化學和功效評價的技術和方法,揭示中藥資源(種類、類群)多途徑、多層次的科學利用價值的學科[1-3]。從資源學角度,該學科包括動態植物化學,如化學成分的合成途徑、積累動態與地理、生態環境的關系等;從化學物質的角度,該學科包括相關化合物的結構、類型、性質、存在與分布以及利用途徑等[3-4]。該學科目的是更為經濟有效、科學合理、全面綜合地利用中藥資源,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5]。但是,由于中藥資源化學是中藥資源領域的新興學科,所涉及的學習內容沒有以往經驗可循,教師、學生、教學資源和信息教育平臺等各方面都有待完善。目前南京中醫藥大學的中藥資源化學教學即將展開,亟需規劃和完善符合學校教學特點和規律的中藥資源化學教學方法。
南京中醫藥大學教務處建成的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具有各種主要的教學功能,可供師生充分交流。教學平臺有課程通知、課程內容、課程作業和在線測試等板塊。課程內容板塊包含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師信息、教學材料、答疑討論、研究性教學等欄目,教師可將相應材料上傳到平臺上以方便學生學習。在課程作業板塊,可針對不同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并與學生互動,解答學生的疑問。在線測試板塊則給學生提供了拓展視野的機會,加深其對主要中藥的植物形態、顯微特征、所含化學成分的結構類型、性質、典型波譜圖、在植物中的動態分布等方面的認識。
針對中藥資源化學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平臺中主要設置了以下內容,希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進一步理解中藥的化學成分及其在植物體內累積變化的過程。例如花粉類中藥蒲黃,學生根據已有資料整理出原植物圖片,花粉粒顯微圖片,香蒲新苷等主要化合物的結構、色譜圖、核磁共振氫譜圖,并根據文獻數據制作主要黃酮類成分在不同季節采收時含量變化的動態分布圖(圖1)。
2.1 中藥資源與中藥化學相結合的知識圖庫 中藥資源化學的一個重點內容是中藥資源的植物形態及在自然環境中伴生植物等內容。結合南京中醫藥大學前期承擔的第4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項目積累了大量的植物影像信息,可以利用現有圖片,結合各植物所含化學成分制作出相應的圖庫,便于學生學習,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課堂教學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2.2 中藥資源中化學成分的生成、累積和變化 植物類中藥資源中次生代謝產物是植物在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過程中代謝產生的結構多樣、種類豐富的小分子物質,研究這些小分子化學成分在資源生物體內的合成積累及其與生態環境諸因子的關系,揭示其生理生態調控機制,對于藥材及其資源性原料適宜采收期的確定十分重要。
2.3 中藥資源中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和鑒定 學生應有能力通過研究中藥資源學習其中所含化學成分的結構特點及鑒定方法。在中藥資源化學教學中,要使學生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掌握相關內容,就需要教師將以往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和特點進行總結,將各類化合物的圖譜進行分類和匯總,建立圖譜平臺,以便于學生學習。
3.1 學生的參與情況分析 針對中藥資源化學學科的特點設置了作業,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針對指定的中藥進行學習。學習的內容包括中藥資源的植物學形態、顯微特征、主要化學成分的種類、主要成分的波譜學圖譜和主要成分在不同種屬中分布的差異及動態分布、變化情況。在63名學生中,為完成作業,人均閱讀文獻量為14.1篇;學習使用Chemdraw等畫圖軟件總結中藥中化合物結構或模擬化合物核磁共振圖譜的學生為43人;自主學習SPSS等軟件對參考文獻中數據進行分析并生成圖表的學生人數為30人;主動參加野外普查4次以上的學生人數為31人。

圖1 中藥蒲黃的各種圖譜資料Fig.1 A variety of map dat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ttail pollen
3.2 學生的成績分析 在中藥資源化學2015(2)期末考試中,63位學生的平均成績為82.3分。將學生按學號分成6組,1~5組每組10人,第6組13人,學生成績并沒有顯著差異(圖2),但是按學生參與學習的情況分組,則表現出較大差異。應用SPSS 16.0軟件分析結果表明,與其他學生相比,閱讀文獻超過15篇的學生,考試成績為(85.6±12.3)分,好于其他組的(74.8±13.0)分(P<0.05);自主學習畫圖軟件的學生成績為(85.3±8.5)分,與其他學生組成績(67.6±13.9)分相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自主學習并應用數據分析方法的學生組成績為(85.3±8.3)分,好于其他學生組的(75.1±11.4)分(P<0.05);積極參加野外樣品采集工作的學生組成績為(84.5±8.3)分,優于其他學生組(76.6±14.1)分(P<0.05),見圖3。

圖2 中藥資源化學成績分析 Fig.2 Analysis on the 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注:A:1.查閱文獻大于15篇學生組,2.其他學生組;B:1.學習畫圖軟件學生組,2.其他學生組;C:1.學習統計軟件學生組,2.其他學生組;D:1.參加野外標本采集工作學生組,2.其他學生組。Note: A: 1.Literature review more than 15 students group, 2.Other groups; B: 1.Learning drawing software group, 2.Other groups; C: 1.Learning statistic software group, 2.Other groups; D.1.Group of participating in field sample collection work, 2.Other groups.圖3 學生參與學習情況與中藥資源化學成績相關性分析Fig.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learning and the 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目前,中藥資源的研究、利用和教學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6-7]。在中藥資源化學的教學工作中,提高學生對中藥中化學成分的種類、性質、分布、變化等內容的認識是該學科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通過一學期中藥資源化學教學的實踐,發現利用網絡平臺現代信息技術完成作業的布置與考評取得較好的效果。一方面,由于每個學生所面臨的任務不同,在其獨立完成的過程中學習并應用各種方法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課程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能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基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表明,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積極學習新方法并將其應用于自身學習過程中的學生的學習水平顯著提高。因此,教師除了認真備課、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外,還需要認真設計學生的自主學習方案,以提高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并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素質。
[1] 段金廒.中藥資源化學研究技術體系的建立及其應用[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12,43(4):289-292.
[2] 段金廒,吳啟南,宿樹蘭,等.中藥資源化學學科的建立與發展[J].中草藥,2012,43(9):1665-1671.
[3] 段金廒,宿樹蘭,錢大瑋,等.中藥資源化學研究思路方法與進展[J].中國天然藥物,2009,7(5):333-340.
[4] 周榮漢,黃文哲.《天然藥物資源化學》簡介[C]//全國第六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安: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天然藥物資源專業委員會,2004:58-61.
[5] 楊念云,段金廒.集成優化技術提取促進中藥資源化學成分的有效利用[J].中國現代中藥,2013,15(2):83-87.
[6] 段金廒,周榮漢,宿樹蘭,等.我國中藥資源科學發展現狀及展望[J].自然資源學報,2009,24(3):378-386.
[7] 陳佩東.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波譜學教學改革[J].安徽醫藥,2013,17(10):1828-1829.
Chemistry Teaching Re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Based o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CHEN Pei-dong, YAN Hui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210046)
Based on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eaching reform of chemi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class of 63 students, actively involved in reading literature, study of chemical drawing software, autonomous learn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participating in field specimens collection has a greater advantage in the study.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o carry out online interac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can not only make students improve the learning ability in completion of learning process, but also help teachers to keep abreast of the status of students,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Natural resources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Interaction
中藥學江蘇省優勢學科建設工程2015年度(第二期)教改課題(NZYZYXJG2112,NZYZYX2015-08)。
陳佩東(1970- ),男,湖北武漢人,副教授,博士,從事中藥化學研究。
2016-08-01
S-01
A
0517-6611(2016)29-02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