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最高層的強烈信號
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以“創新驅動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習近平主席在視頻講話中指出,互聯網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互聯網快速發展,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深刻變化,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互聯網發展是無國界、無邊界的,利用好、發展好、治理好互聯網必須深化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主席還引用了《論語》學而篇中的語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表達了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堅持以人類共同福祉為根本,堅持網絡主權理念,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推動網絡空間實現平等尊重、創新發展、開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標。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22年來,一直是互聯網領域的積極參與者和有力推動者。中國作為有7億多網民的網絡大國,愿與世界各國一道,以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為指引,加強彼此政策協調與合作,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做出積極努力。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發表講話。
在去年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就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四項原則”即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五點主張”為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
劉云山在致辭中強調,應鼓勵和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創造,加快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加快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的培育,加快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應當加強在遠程醫療、在線教育、電子政務、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共同探索網絡便民、信息惠民的新途徑新方式。中國愿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網上絲綢之路建設,加強戰略對接,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這次互聯網大會的主題是創新驅動、造福人類,這對于我們這一代互聯網人來說特別重要。我們經歷了幾十年IT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適應新環境、做新技術,一步一步地看到技術對社會的推動,社會也因為互聯網的普及而改變。我們堅信在未來很多年中,中國社會,甚至全世界人民,都會因為互聯網技術的創新,過上越來越好的日子。”在被記者問及對習主席講話的感受時,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這樣表示。
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則對記者表示,習主席提到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讓他感到互聯網公司需要肩負更多的責任。他說:“騰訊這個月剛剛滿18歲,過去一直在風起云涌的互聯網發展大潮中不斷尋求互聯網發展的‘道。今天,騰訊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需要以‘安全作為企業發展的‘本,把‘開放和‘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道,并愿意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與社會各界共同攜手,朝著‘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不斷前行,為建設網絡強國貢獻力量。”
美團網CEO王興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他聽完習主席發言之后最大的體會是,接下來不僅是互聯網的下半場,也是整個新經濟的下半場。“互聯網企業作為新經濟的一部分,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優勢,和傳統產業的方方面面進行深度結合。”
比如,美團點評是全國最大的吃喝玩樂互聯網平臺,一端是數億網民,一端是餐飲業、娛樂業、旅游業、電影業等各個傳統行業,在兩者之間利用信息技術、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上的積累,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務,并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王興表示,“在新經濟的下半場,互聯網更多時候不完全是顛覆者,而是要去擁抱傳統產業,與傳統產業全面結合和進一步升級改造。”
從小話題到大命題
過去,互聯網似乎只是一個與年輕人玩玩鬧鬧相關的小話題,而如今已經變為關系一個國家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的重大命題,也正在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各個大國最高決策層的核心話題。
今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此次講話使得整個互聯網業界為之振奮,習總書記這次講話,非常明確和具體地闡述了自己關于互聯網對中國經濟,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思考,也傳遞出了中央最高決策層對于發展互聯網的思路和方向。尤其是習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動力,互聯網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
實際上,“十三五”時期關于互聯網的重大政策接連出臺,包括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正如習總書記所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從習近平總書記在B20峰會上發表的主旨演講,以及10月9日‘六個加快重要講話,再到本屆烏鎮峰會發表視頻講話,每一個中國互聯網從業者都能夠從中深切感受到總書記提出的建設網絡強國戰略,已經成為順應全球信息化大趨勢作出的戰略抉擇,是適應經濟新常態、培育經濟新動能的迫切要求,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58集團CEO姚勁波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姚勁波也表示,“如何通過創新驅動來迎接新的機遇和新挑戰,是所有中國互聯網從業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因為粗放型的互聯網發展模式已經無法承載未來,以生活服務業為代表的多個行業都是與用戶深度結合。58集團的業務范疇包括房產、招聘、汽車、創新業務等,都與民生息息相關,“我們希望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構建完整的生活服務平臺生態,能夠讓每個人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知乎CEO周源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他對于習主席所提到的“互聯網快速發展,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深刻變化,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感觸很深。
周源表示,“過去十幾年里,互聯網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連接。一方面信息實現網絡化的高效生產和碰撞;另一方面,人們對有價值信息的需求和篩選成本卻也在極大增加。未來,這是一個會影響每一個人日常生活的命題,也是互聯網行業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未來30年一定不會只是‘互聯網公司的天下,未來30年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公司,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國家的天下,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年輕人的天下。我們必須把互聯網技術、互聯網資源普惠化,才能成為造福人類的巨大的福祉。”
人工智能等“黑科技”
正在變為風口
在烏鎮峰會舉行的同時,“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也在烏鎮舉行,來自全球310家企業參展,集中首發和展示了中國互聯網發展成就和國際前沿、引領未來的全球互聯網創新技術成果,越來越多的未來“黑科技”正在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并成為產業風口。
比如,你可以在烏鎮體驗一下無人車。“今天,烏鎮景區外面就有好多輛百度無人車,可以讓大家來乘坐、試乘,而一年前我們還只能把它擺在展廳里,按現在的計劃,2019年商用是可以實現的。”李彥宏說。
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百度無人車全球首次公開試運營體驗,此次亮相的三款車型是奇瑞EQ、北汽EU260和BYD秦。很多參會的嘉賓和媒體可以坐上無人車,體驗車輛自己等待紅綠燈、變道超車以及自動調頭,甚至因遭遇突然闖入的行人而剎車。
李彥宏表示,“不僅無人車,我相信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各種各樣的互聯網產品都將由‘死的東西,變成一個一個‘活的、聯網的東西,你可以用自然語言和冰箱、電視、桌子、椅子進行溝通。我們非常堅信,至少我個人堅信,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實現這樣的理想。”
WiFi萬能鑰匙全球輪值總裁張發有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人工智能目前已經在圖像、視頻、聲音、自然語言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場景未來都有人被機器和算法替代的情況,例如有機器自動寫作,模仿大師作畫,進行創意設計甚至是創作音樂。從目前來看,制約人工智能的能力的關鍵點還是在于大數據。”
“當下人工智能很火,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是建造火箭的話,那么火箭需要有燃料和引擎才能順利升空,大數據就是它的燃料,各種人工智能算法就是它的引擎。”張發有說。
“經過前面幾十年的積累,現在大數據積累到一定程度,人工智能的技術也逐步發展,到了接近實用的階段。”王興說,美團正在嘗試把美團點評平臺上數億網民吃喝玩樂和消費娛樂的大數據開放出來,與幾百萬商戶合作,一起讓網絡惠及廣大消費者的生活服務,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網絡越普及,網絡安全問題就越緊迫
習總書記曾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在剛剛結束的美國大選中,希拉里遭遇的“郵件門”被認為是決定最終結局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可見,數據泄露這樣的網絡安全事件可能具有的影響力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更為可怕的是,未來的數據泄露可能更加悄無聲息。
“伴隨著物聯網和萬物互聯的普及,網絡已經成為整個社會運轉的基礎。過去網絡受到攻擊,只是不能打開某個網站,但今天網絡一旦受到攻擊或者斷網,意味著你什么都不能干了。小到不能訂餐、打車、支付、不能和別人溝通,大到一個國家可能消失。大數據如果不能保證安全,帶來的結果就是災難。”360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鴻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360目前是國內最大的網絡安全公司。
周鴻祎表示,隨著互聯網進入到“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網絡攻擊將會更加嚴重。一是物聯網設備會更多,是現在手機和PC設備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比較難以預防。二是物聯網把互聯網和虛擬世界、現實世界連在一起,很多原來網絡上虛擬的攻擊變成物理世界里真實的傷害。比如,前段時間烏克蘭遭遇網絡攻擊,當地的變電站被攻破,最后導致了大規模停電。
“過去電腦上的很多病毒都是惡作劇,而現在的病毒來自一條龐大的黑色產業鏈,巨大的利益吸引了大量的人去做。所以,未來網絡犯罪會取代傳統的犯罪,而且其承擔的風險更小。”周鴻祎說。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網絡越普及,網絡安全問題就越緊迫。”張發有表示。
“中國作為世界上擁有網民數量最多的互聯網大國,在推動全球互聯網發展中有重要作用。隨著全球數字經濟進程快速遞進,政府組織和企業都將大規模向數字化轉變,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但這也意味著建立安全、可控的網絡至關重要。”曙光公司總裁歷軍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日益重要的網絡安全也使得安全產業成為一個越來越大的風口行業。根據Cybersecurity Ventures最新的報告,在2017年到2021年的5年時間內,全球安全產品及服務支出將達到1萬億美元,這對于網絡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網絡安全無疑是互聯網創新力量的基礎支撐,最高決策層又數次強調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業界都在準備迎接網絡安全需求爆發的這場歷史大潮。”網宿科技首席安全官歐懷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就在11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該法將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產業層面的努力只是一方面,作為技術公司可以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但要根治源頭,還得靠法律來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周鴻祎說。
更誘人的“互聯網+”:工業互聯網
隨著“互聯網+”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互聯網+行動計劃”也成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互聯網+”儼然成為了全社會關注、全產業激動的話題。但是目前所說的“互聯網+”更多是體現在互聯網與第三產業的結合,當“互聯網+”開始滲透至第二產業、第一產業,或許會煥發出更大的魔力。
“互聯網行業自身正迎來新的挑戰。這一挑戰就是以機器為應用主體的機器世界互聯網如何發展?智能制造、智能電網、無人汽車、無人飛機、無人戰艦、機器人等,這些領域關乎人類物質財富的生產和傳輸,關乎人類能源的生產和傳輸、關乎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關乎人類智慧的傳承、關乎機器世界道德法制的重建。”東土科技董事長李平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東土科技是國內工業互聯網上市第一股,本次互聯網大會上,他們重點發布了其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新一代智慧城市公眾云服務平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李平董事長說:“面對互聯網發展的新挑戰,我們應該改變過去商業互聯網以應用驅動為主導的發展模式,機器世界互聯網的發展須以技術創新為主導推動力,在技術經過驗證是安全有效可控后,再予以推廣,才可確保工業體系的安全,才可確保人工智能應用的安全。”他提示說:“若沒有安全可控的互聯網給予支撐,我們制造的無人汽車就是沒有終極管控的潛在殺人機器。在機器世界,互聯網技術的創新和自主掌控是前提,是命脈,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應用將退出互聯網發展的浪頭,自主可控的互聯網技術將引領互聯網發展的未來。”
“下一步工業物聯網肯定是‘互聯網+的一個大方向。”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德國“工業4.0”計劃到我國的“中國制造2025”,都是為了推動工業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
據孫丕恕透露,浪潮正計劃在這一領域大展拳腳。“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平臺,幫助企業實現‘上天入地,上天就是與互聯網相結合,入地就是要進行標準化控制。因為各種不同的傳感器標準都不一樣,很復雜,但是可以通過接到我們的平臺實現互通,而且可以對接不同的人、不同的領域。”
更為重要的是打通數據。“并不是每個公司都是BAT,自己就擁有海量數據,尤其是在工業領域,獲得大數據更難,我們也可以提供數據交易的平臺。”作為“中國服務器之父”,孫丕恕有了新的夢想,他希望打造數據流通領域的“阿里巴巴”。
看到工業互聯網巨大產業機會的還有周鴻祎,他透露360已經在布局,當然,著力點還是老本行:安全。
“工業互聯網是物聯網的分支,未來的工廠設備、生產線等會通過傳感器連接在一起,使得工廠更加自動化和信息化,這意味著同樣會帶來安全的挑戰。過去沒有人會去‘黑機床和工廠,但未來工廠都可能成為網絡攻擊的目標。”周鴻祎說,他預測,未來工業互聯網安全的產業規模會很快超過個人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有兩個版本:一是德國‘工業4.0的模式,使用大量的柔性生產線和工業機器人,但這條路比較漫長,需要巨大的投入,對很多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來說,這并不現實;二是利用IOT物聯網技術,基本的設備生產線不變,只是增加一些傳感器和智能系統,變得大數據化、互聯網化,后者更為現實和適合大多數企業。”周鴻祎表示。
當然,這一切嶄新的互聯網技術最終會折射進普通人的生活,從物質到精神。作為中國互聯網的拓荒者和教父級人物,張朝陽見證和參與了中國互聯網20年的發展歷程。早在1994年,他就看到了互聯網的偉大力量和巨大機會決定回國創業,并在1995年創立了搜狐。
“移動互聯網、帶寬發展和社交網絡普及導致互聯網經濟規模大了很多倍,人們接入互聯網變得即時而隨時隨地,所有網民們就像參加一個狂歡的Party,而且還是永不結束的Party。”搜狐公司CEO張朝陽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說。
在張朝陽看來,互聯網的技術和手段正在讓人變得越來越聰明,社會演進變得越來越細致。“中國人對美國人的大選了解到如此細致的地步,這是過去從未有過甚至無法想象的事情。但是,當你進入一個高顆粒度的社會,地球變得越來越小,文化之間了解越來越深入,這個社會對于問題的消解能力就會特別強,很多問題都會被互聯網所解決,這一切都非常值得期待。”張朝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