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軍
70億元!撲克生產商姚記撲克上市以來,市值節節攀升,在資本市場如魚得水。
但撲克銷量走低,利潤下滑;頻繁跨界尋求新的出路,卻每次都事與愿違。昔日牌王,欲振乏力。
牌王隕落:“命根子”打不上靶
姚記撲克自成立以來,幾十年如一日地進行著撲克的生產和銷售。到2010年前后,中國成為了世界最大的撲克牌生產國及消費國,姚記撲克以約7億副的產量,占據市場15%以上,居于行業首位。
撲克就是“命根子”
一直以來,姚記的撲克產品營收均超過其總營收的95%,2013年,這個數據甚至達到了99.29%。撲克牌就是姚記的“命根子”,主業單一,使它“成也撲克,敗也撲克”。
量變就在2010年前后凸顯。撲克牌產銷規模的上揚曲線已經到了盡頭,接下來,痛并漫長著。2009年,姚記營收同比增長22.7%,凈利潤同比增加63.1%。但2010年,在營收同比25.6%的增長情況下,凈利潤僅同比增長了10.8%。
增速陡然放緩,而庫存早在攀升。2008年,姚記庫存撲克7486.91萬副,2009年開始逐漸提升。到2015年,姚記庫存撲克已經超過了1.2億副。
而正是2015年,質變發生,“命根子”病入膏肓。其年報顯示,姚記2015年營收稍有提升,但利潤卻迎來了首次下滑。到了2016年,事態加劇,其上半年撲克銷量同比下滑了15.67%。
牌王,正在隕落。
用戶成了飄忽的“移動靶”
撲克越來越難賣了!這應當是包括姚記在內的所有撲克生產商最直接的感受。用戶成了“移動靶”,線下到處跑,還往線上竄。
線下市場競爭激烈,這是行業共識。當姚記自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現代化撲克牌生產基地時,旁邊的寧波3A撲克也自稱是“世界牌王”。
一直以來,市場上50%左右的撲克牌,其實都來自非專業化的中小型企業。他們沒有專業的紙張和生產線,產品粗糙,但這并不影響銷量。因為往前推的十幾年里,老百姓更多是喜歡便宜的。
然而收入與物質文化需求的提升,價格不再是消費者的唯一標準。材質差、手感糙等體驗成為了這些企業“死去”的病根。接下來的競爭就在老牌的姚記、萬盛達、3A、三兔,以及較為年輕的賓王、釣魚之間。
僅這六家撲克生產商,市場占有率就約50%。他們中,打造高端撲克最積極的3A、賓王近年來得到用戶好評,市場排名緊追姚記。而重體驗的用戶,也在六家生產商之間來回移動,姚記的“忠實粉絲”陡減。
與此同時,線上“生產商”如騰訊、聯眾等,也開始拉攏線下用戶。可以說,不是玩棋牌的人少了,只是玩紙牌的人少了。
2015年,中國網絡棋牌游戲用戶規模超過2.4億——這是一大批火爆網游都難以觸及的用戶規模。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量老用戶“觸網”,并習慣于線上交流。歡樂斗地主、德州撲克等線上明星棋牌游戲,受到青睞。而視網絡為氧氣的年輕人們,相較于傳統撲克牌,他們更偏向于線上棋牌游戲。
用戶流失,給姚記撲克致命一擊,54張牌的游戲已再難繼續。于是,姚記撲克只得IPO上市,尋找第55張牌,在資本市場“自我救贖”。
55張牌自救:多出一張叫“洗牌”
2011年8月,姚記撲克IPO上市。繼醬油、烤鴨、榨菜等登陸A股以來,撲克上市成為了市場又一大奇葩。姚記撲克創始人姚文琛當即回應,人們懂撲克,不懂姚記。
的確看不懂。上市以來,姚記頻頻跨界尋求新的增長點,這第55張牌打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打造線上撲克
上市不到半年,還浸泡在市場質疑聲中的姚記撲克,迫不及待地開始出牌。首先補充“精力”,發力網絡棋牌游戲,以保“性命”。
2012年3月,姚記撲克以98萬元占股49%,與北京聯眾成立合資公司,開通“姚記聯眾撲克在線”平臺。
獲取線上用戶,增加線上營收,姚記撲克才有更多的精力去繼續發展和擴張。“生產”出網絡撲克,才是滿足用戶需求,為自己及時“續命”的最好方式。
布局“大健康”“大娛樂”
傳統企業初入資本市場,一開始很難“玩轉”,更何況一個飽受質疑的傳統企業。由于主業單一,品牌缺失,所屬行業被認為技術低下、存在“天花板”等,上市之初,姚記股價慘淡。但2012年初有所動作之后,其股價一路上漲,這讓姚記嘗到了甜頭。
于是,姚記撲克打出布局“大健康”“大娛樂”產業的“概念牌”。2012年底,姚記收購中雜技35%的股份,布局線下大娛樂,成為首家擁有雜技團資產的A股上市公司。
在此之后,姚記在“線上+線下”“大健康+大娛樂”的路上“一條道走到黑”。
成立姚記網絡,決心觸“網”,從最開始的棋牌類游戲拓展到互聯網常規平臺、移動終端應用、游戲自主研發與運營等業務。再靠攏博彩業,與500彩票網牽手成功,進行互聯網彩票銷售客戶的合作推廣。另外,全資子公司姚記悠彩網絡也順利成立,搭建姚記彩票網,經營彩票投注等。
在“大健康”產業方面,姚記撲克控股中德索羅門,切進體育健康;投資上海細胞治療公司,成立緯景生物,涉足生物醫療產業。
跨界之頻繁,已讓人眼花繚亂,人們已經真的看不懂姚記了。這不是玩撲克,這是在拿幾十年的老骨頭“賭博”啊。
瞄準基金
為了將“概念牌”用到極致,2014年5月,清科創投宣布與姚記撲克共同發起、設立清科姚記基金。這將幫助姚記撲克發現更多有前景的初創企業,以加速打通線上線下,連接“大娛樂”“大健康”產業,順利向平臺型文化集團轉型。
資本就是一張“功能牌”,姚記撲克從此不再是YC(Youji Cards),而是一定意義上的VC(Venture Capital)。
幾張牌打下來,姚記撲克將網游、創投、生物醫療、體育健康等新概念都涉獵一遍,引起二級市場追捧。其股價自2012年初的3元,一路攀升至2014年9月的21元,市值高達70億元。
回歸主業
光鮮的舞步之后會不會得到掌聲?這本就是一個未知數。姚記撲克頻繁的跨界之中,與500彩票的戀情以分手告終;對中雜公司的青睞不過一年;和中德索羅門并表之后終散;與樂天派的親熱沒有開始就結束;而新成立的姚記網絡、姚記互動、緯景生物三家公司,因無實質性經營而被解散清算。
在所有的多元化跨界都清倉之后,姚記撲克竟然打出了一張“后悔牌”,宣布收購萬盛達撲克85%的股權,回歸主業,再次擁抱撲克。
最終,這5年被洗牌重來。55張牌的游戲似乎也不是那么好玩的,姚記依然“抱單”,一籌莫展。
時代的企業
姚記撲克是一個時代的企業,當然,它的時代并不屬于現在。作為夕陽產業,被時代無情地拍下去,我們只能說“姚記老矣”;沒有跟上時代的節奏,跨界無果,我們只能說“姚文琛老矣”。
其實,多元化跨界的前提有三:不影響主業;少資金占用;擅及時退出。當年巨人、愛多在主營業務良好之際,展開擴張。結果精力不夠,資源分散,且不斷用主業利潤填補跨界漏洞。以至于三點前提,一一違背,而無法自拔。
姚記撲克如今,主業慘淡,迫于存續而慌亂跨界。五年之后,洗牌歸零,而亡羊補牢,是否未晚?還有待市場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