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啟云
摘 要:創新是突破傳統,用新鮮事物和思想來滿足社會進步的需要。因此教育創新能夠推動教學進步,能夠給教學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語文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蘊含著更多的機遇,如何更好地應對挑戰,利用機遇,便是在創新教學中需要考慮的問題。參考目前較新的教學理論,結合語文教學實踐,提出幾點創新教學辦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創新;文學
隨著我國對教學改革認識的進步,在教育支持方面力度逐漸加大,自上而下的課改精神為高中語文創新教學提供了良好的途徑。而作為高中基本科目之一,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與現代教學精神不相符的教學現象,這些需要在創新中加以改變,缺少的教學品質,需要及時補充。在教學方面,要吐故納新,廣為學習和吸收,更要“擇善而從”,發揮自己的教學優勢,給班內語文教學帶來新的氣象。
一、翻轉課堂,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
翻轉課堂是目前較具代表性的一類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學習在平時,實踐在課堂”的中心理念實踐得淋漓盡致。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踐翻轉課堂理念,需要重視課前預習和課堂“演練”。語文有文學內容作為依托,在教學上頗具優勢。
如,《荷塘月色》是高中語文中比較重要的一篇課文,因此需要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對重要段落進行記憶。在課文中,不乏很多優秀的詞句、段落思想等,這都是學生寫作的好素材。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對《荷塘月色》進行初步預習,了解寫作背景、作者思想及生活狀態等。比如當時正值蔣介石背叛革命之時,朱自清悲憤、不滿且又無助、苦悶。在此背景下寫作此文,讓景色更顯深情,表達的是對未來的信心,也是對自我心境的疏導。只有讓學生在課前理解了文章背景,才能有明顯的對比,才可突出情感變化,準確理解。
二、微課視頻,打造學生學習新環境
微課視頻改變了老師單一的教學方法,將課堂和課下靈活融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學習,而老師又能同學生站在同一學習角度來觀看視頻,更容易進行交流和學習動態的觀察。微課視頻,給學生打造了新的學習環境,更加舒適自然,更具變化和創新。而老師在選擇或者制作微課視頻時,也需要注意幾點。
如,《林黛玉進賈府》一文,講述的是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的情景,通過林黛玉的視角來描寫賈府的結構、房屋擺設以及人際關系,也突出了幾個人的不同性格。如果沒有之前對《紅樓夢》的閱讀鋪墊,就難以準確把握人際關系,想象場景。所以采用微課視頻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或者課上前段時間,對紅樓夢有初步的了解,可以選擇說書本的《紅樓夢》,簡單明了,也可以節選電視劇的某個片段,對賈府有更加形象的認識。微課視頻可以由小組進行搜集,找尋符合條件的視頻資源,也可以由老師統一整理,提高課堂效率。而老師在學生觀看視頻時,要觀察學生的神態變化,并隨時提問問題,增加交流頻率,以此傳遞輕松的學習態度。
三、課下追蹤,利用課外活動學語文
語文不是純粹的文學,還有對文字的使用。如果說數學練習能夠提高智商,那么語文學習就是在提高情商。因此語文學習不止于文字的記憶和背誦,不止于課堂時間,不止于考試范圍。創新教學方法便是利用可用的一切,將語文和生活聯系起來,做好課外語文活動的安排。
如,《陳情表》是西晉時期,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里面陳述對祖母的感激之情,表達需要報答祖母之義,并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真情流露,讓人為之感動。對這篇文言文的學習,除了其字詞含義的掌握、詞句的解釋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對其品質和表達方式的學習。孝心、委婉言辭、高情商,都是值得學生學習的。而這些完全可以在課下進行延伸,讓學生對文中詞句進行理解翻譯,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背誦。并根據自身情況,或者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孝心人物,寫讓自己感動的孝心故事。最好是能夠有“忠孝難兩全”的煩惱,并作出選擇。學生可以選擇一切符合主題的文章,課下進行閱讀調研,在課上總結討論,以此來升華文章精神,學習更多優良的品質。
四、科學評價,通過交流來相互學習
評價是學習動力的來源,是目標的指引,是學習路線科學正確的保證。更能在學生疲勞時,給予力量;在驕傲時,給予提醒;在失落時,給予鼓勵。因此語文教學中的評價應該多樣化,根據不同的需求給予科學評價,而不僅限于考試或平時測驗。用游戲、辯論賽、演講比賽等等更能激發學生的語文潛力。
游戲的評價方式最為簡單、容易,例如重要的句子、段落、詩詞歌賦,可以進行接龍比賽,分成幾個小組,競爭更加激烈;辯論賽則比較適合一些情感可以議論、可爭議的文章,且理越辯越明,能夠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到位;演講比賽則適合情感真摯的文章,或者所表達的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愛國之情、忠君之義、朋友之情、父母之恩等。老師給予活動正面的評價,多鼓勵學生,能為創新語文教學助力更多。
總之,創新高中語文教學就要從教學順序開始,挖掘學生的文學潛力,依靠他們的力量提升教學質量,也為其文學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董慧.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創新教學探微[J].考試周刊,2014(78).
[2]李朝霞.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