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莉
摘 要: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生動流暢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對教學效果可以起到促進作用。對于每一節教學課,教師都要認真去分析教材,根據課程的難度和學生的差異,科學合理地設計每個環節。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巧設導入部分對教與學非常關鍵。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巧設導入
一、導入的重要性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教學中導入巧妙,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設計好導入這一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的關鍵所在,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課程導入的基本要求
1.符合教學目的的要求
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在課堂中最大限度地接受教師傳導的知識。因此課程導入中,教師一定要圍繞課程標準的要求,科學地設置導入的方式,創設一定的情境或者設置一個懸念,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角色,達到促進教學效果的要求。
2.符合教學內容的要求
教學目的要通過教學內容予以體現,教師在課程導入時要緊扣教學內容,根據內容合理設置導入的方式,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吃透教材,精心準備教案,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過程,使導入教學環節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3.符合學生的實際要求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一個班級的學生智力、基礎不盡相同,接受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了解清楚學生的接受能力,根據大部分學生的實際設計導入部分、盡量做到兼顧大部分,照顧個別,使導入環節能促進學生接受新知識、增強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導入的幾種方式
根據教學實踐,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導入方式,導入過程中一定要遵循教學規律,首先要切題,圍繞課程內容精心準備導入話題;其次要簡潔有趣,要創設一個特殊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角色,但不能太多,以免沖淡主題。筆者參考了一些專家、學者的示范性的文章,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和體會,有以下幾種方法效果較好。
1.歌曲導入法
優美悅耳的音樂不僅能陶冶人的情操,更能為學生創設出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用歌曲導入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興趣,陶冶情操,活躍課堂氛圍。
2.討論導入法
教師根據課程內容,提出一個引人入勝的話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然后導入新課。這種方式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討論中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思考。
3.圖片視頻導入法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播放視頻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方法比較直觀,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按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轉移,以輕松的形式來掌握語言點。
4.懸念設疑導入法
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其次,所設問題要盡量與學生自身及周邊的生活有關。如學習八年級(上)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預習過的單詞或短語造句,如,I exercise every day;She plays the guitar twice a week;Tom eats junk food once a month。然后教師再在上述短語下劃線,引導學生對畫線部分提問,從而引出本單元的語言目標:對頻率提問,用how often,再順理成章地轉到新課的運用上,實現了真實性和實用性的互相統一。這種懸念設疑導入能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增強學生的知識運用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愉快,并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四、學會導入,提升教學效率
導入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開端,課題引入是否巧妙,直接影響學生的接受程度,影響教學質量。英語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圍繞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導入課題,創設情境,調控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一上課就能集中精力學習,養成善于鉆研的個性,達到寓教于樂,提高教學的質量。
總之,英語教學導入藝術的提升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需要我們教師堅持不懈地努力,在教與學的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改進、不斷創新,在實踐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使自己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又是設計者、組織者和參與者。
參考文獻:
[1]陳傳光.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策略[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2(4).
[2]鐘英貴.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措施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