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暖云
自2015年3月,我校進行合作學習的研究,并成立實驗班,取得良好的實驗效果。學生座位的坐法是:6人一組,前面3人,后面3人,面向黑板而坐,討論問題時前面的同學轉過身即可,每組組員按照成績編排學號。組與組之間留有盡可能大的空間,供學生自由出入,每組設置組牌,標明組長和組員。每組有一名組長,一名副組長。組間同質,男女搭配,全班同學均編入學習小組。各科根據本學科特點制定學生加分標準,一般是組長答對加2分,組員答對加3分,班級制定相應的班規,有加分和減分項目。每個學生都擔任組內課代表,負責本學科作業和學習管理等事情。每周召開一次小組總結會,每月開一次合學表彰會,評出5名學習進步個人、1個學習成績優秀小組、1個學習進步小組,教導處給予表彰獎勵,并將獲獎照片貼在班級走廊榮譽榜上。每人得分乘以10%記入考試成績,若超過20分,按照最高分20分的比例進行折合。經過實驗班與對照班成績比較來看,實驗班總成績平均分比對照班高1.5分,成績呈上升趨勢,尖子生、中等生、學困生均有提高,適應全體考試科目的學習。班級的衛生、紀律和學習風氣都有很大的改觀。
一、座位坐法適應講授法教學模式
我校采用先學后教、四步教學法,課堂分為導讀、釋講、動練和反思四個環節,教師平均講解時間在25分鐘左右,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剛開始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面對面側向黑板而坐,學生比較容易講話,上課溜號,學生聽課也不方便,后來改為面向黑板坐,學生能夠專心聽課,課堂紀律明顯好轉,組長能夠很好地管理組內成員,呈現團結和諧、積極向上的好局面。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時,如果是小問題,左右同學互相討論就可以;如果是比較難的問題,前面同學轉過身,組長帶領成員一同討論,實現深層次的學習。這種座位座法,比較適應教師講解時間偏長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與講授法配套的小組合作模式。學生對這種座位滿意率達80%以上,20%的同學喜歡單獨學習。每節課要留有一定的空白時間,讓喜歡單獨學習的學生靜悄悄地思考。
二、評價方式是一個長效機制
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便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很多專家的教研課都采用這種方式。平時教學中,部分學校還是學生單人單座,需要探究時,前后兩個人進行合作,課堂氛圍沉悶、不活躍。這種現象的背后意味著小組合作容易出現一時的繁榮,缺乏長久的激勵辦法。我校把學生平時合作學習表現成績乘以10%,加到學生的月考考試成績,學生一個月的努力在成績中有所體現,因而就比較有長效。班規的制定,需要學生共同討論,來自學生內心的愿望,實施起來效果更好。
采用小組捆綁式評價,成員犯錯誤要扣小組分數,其他組員要對其扣分行為進行批評。設立學習成績優秀獎和進步獎,激發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三、學生參與課堂和班級管理,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發揮好班委會、課代表的作用,把班主任從繁瑣的管理事務中解脫出來,是合作學習管理的精髓。早自習,課代表組織學生進行聽寫、做題、背誦等學習活動。課堂上,小組課代表記錄好本學科加分情況,班級管理大家一起做。課間,由班級的班長和衛生委員擔任值周生工作,上午衛生委員站在班級門口,監管本班紀律和衛生。下午,由班長站在門口,監管班級的紀律和衛生。學校定期召開課代表會,教導處挑選優秀課代表上自習,全校課代表參觀學習。
四、班主任積極地進行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合作學習需要班主任加強對淘氣學生的管理,對上課亂講話、愛溜號、不完成作業的學生,進行說服教育。必要時,班級設立糾錯座位,位于講桌前面,教師隨時進行管理。教導處要與自制力較差的學生經常談心,還可以與家長進行溝通,齊抓共管。
班級要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有特長的學生,班級要搭建展示的平臺。例如,會美術的學生,負責班級的墻報;會唱歌的學生,組織班級的文藝節目;體育好的學生,參加學校籃球隊、排球隊和乒乓球隊。
五、小組合作適合任何環境,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組合作適合于大多數學校,操作比較簡單,臨時規定好加分標準即可操作。當氣氛低沉時,教師可以臨時提高分值,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要做好小組得分記錄,下課前要給出競賽的結果,給予適當的激勵。學生短期積極性的調動,主要是利用學生好勝心強、表現欲旺的特點。
六、小組展示展現學生的思維過程,教學有的放矢
對于探究性問題或難度較大的問題,可以采取小組匯報的形式,小組派一名代表進行展示,其余組員進行補充。通過學生展示,教師提升學生的展示成果,糾正錯誤,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提高講解的效率。
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可以采用各組輪流提問某一個學號的學生,這樣可以照顧所有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
七、有利于控輟工作
小組合作可以幫助學困生參與討論,有事可做。實驗班每次表彰,都會有3名學生獲得合學進步獎,登上光榮榜。通過調查問卷得到,70%的學生認為對學困生幫助比較大,能幫助他們寫作業、聽課,激發小組榮譽感。
合作學習不局限于6人小組合作,可以兩人合作學,也可以獨自學習,科學的評級機制是合作學習的關鍵所在。學校進行教學改革,要從學生管理抓起,學生安心聽講,教師才會有講課的激情。學與教就是互相吸引、互相影響的一個學習過程,學生需要激勵,教師也要進行表彰。合作學習正是秉承以人為本、和諧共生的理念,建立長久有效的評價機制,適應于初中學習,會給學生帶來學習的樂趣。讓師生在課改的土壤中共生,讓不同類型的學生在小組榮譽中共生,讓不同教學類型的老師在探究中共生。合作學習正以科學的評價機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愛綻放精彩。
參考文獻:
[1]王坦.試論合作教學的理論基礎[J].山東教育科研,2000(12).
[2]王鑒.合作學習的形式、實質與問題反思:關于合作學習的課堂志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