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占民
經常聽到有些數學老師這樣抱怨:課堂上學生沒人回答問題,不聽講,提不起學習興趣……有時候,我們老師懷揣著飽滿的熱情進入課堂開始教學,但是課堂上學生低落的興致、無動于衷的表情往往會把我們教師的滿腔熱情拍到深淵……面對以上這些情境,作為教師的我們往往感到很無奈。
興趣是人們學好某種活動或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傾向。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其所學材料的興趣。”教學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并非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學習生活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如何利用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日常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且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一、本末倒置,將每節課的總結放到下節課的開始
正如“一年之計在于春”,一課之際在于始,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為此,我們不妨把每節課的開始設計成能夠讓學生有興趣、有熱情學習的內容,來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將每節課的總結放到下節課的開始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具體操作如下:在每節課的開始先對學生在上節課的表現進行總結,以表揚和激勵為主,順便提出本節課的一些具體要求和希望。這樣,受到表揚的小組和學生就會很有成就感,保持這種熱情投入本節課的學習中;沒有受到表揚的學生也會把老師的激勵當作動力,卯足勁兒在本節課中好好表現,力爭在下節課也能受到表揚。
二、讓搶答激勵學生的斗志
很多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青少年身上尤為突出,作為教師的我們把它加以利用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進行試卷講評課或練習課時,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以搶答的形式讓學生回答問題,這樣不僅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還可以活躍師生的思維。但在實際操作時應注意以下問題:要求要提的具體,尤其是指導學生不能亂搶,要在思考之后進行搶答。為了避免個別學生不加思考就搶答,可以增加“答非所問”項目,給所在組或個人扣分。
三、課前的熱身活動可以增進師生的親密度
我總是在每節課開始之前便進入教室,經常利用這段時間和某個學生、小組、或者是全班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比如,交流最近學習上學生遇到的困難,交流學生對數學課堂教學的一些意見,交流學生喜歡上數學課的情況……通過這些交流,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還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讓學生感覺老師的平易近人以及對他們的關心。帶著這種感情和心情開始的課堂,學生能不積極嗎?
四、抽獎活動讓學生整堂課充滿熱情
在每節課結束時我們都會對本節課中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評出一些優秀小組予以加分獎勵。一次,我突發奇想:能不能讓學生更期待得到獎勵呢?于是,我設計了每節課結束后的抽獎活動。具體操作是:在每節課開始之時告訴學生本節課優秀小組的評價標準(主要是學習習慣方面的),當堂課結束后評出若干優秀小組,優秀小組從若干項獎勵中抽取自己組獲得的獎勵。獎勵的內容可以是給本組加分、免除作業,還可以是扣對抗組分數。只要是學生期待的都可以作為獎勵的內容,因為這樣他們會拼盡全力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成為優秀小組。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不僅僅是有積極性了,而且全都鉚足了勁!
五、辯出精華,論出精彩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爭論中往往比單獨思考更能發揮創造性。學生在辯論中為使自己的觀點占上風,使自己的發言更嚴謹,會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不斷向對方質疑,從而對知識的認識進一步深入。因此,采用辯論的形式,既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調動了學生的有效參與。課堂中那些經典的評價,正是在辯論中碰撞出的思維的火花。在教學中巧妙地把辯論引進課堂,可為學生搭建自主思考、自由交流的平臺,給學生一雙數學的眼睛,鼓勵學生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合情推理能力。既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又能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既增強了學生積極參與的欲望,又有助于形成樂于思考、勇于質疑、言必有據的良好品質。
讓我們的數學課堂因辯論而更加精彩吧!
六、更新獎勵方式,讓學生保持新鮮感
小學生的注意力是有一定時間的,對事物的認識也不能總保持開始時的那種熱情。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不斷更新獎勵的方式,讓學生始終保持新鮮感,被課堂教學所吸引。
總之,我們的數學課堂中也許有時會比較枯燥,但是只要作為教師的我們能夠用心揣摩學生的心理,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從學生喜歡的角度出發,就一定能把自己的數學課堂變成學生的最愛!相信你也一定會成為學生的最愛!
參考文獻:
[1]韓偉.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實踐研究[D].魯東大學,2014.
[2]韓凱榮.如何調動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