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闕維杭(美國加州)
美國人的“樂透”情結
文_闕維杭(美國加州)

美國各地的民眾購買勁球(Power ball)彩票
美國各州公開發行的各種“樂透”之類的彩票,似乎是普羅大眾可以廉價“種植”的希望。曾經多少回當“樂透”獎金積累到上億美元時,時常會激活無數人夢中的希望,在開獎前的最后時刻,各地購彩票的人群瘋狂般地排起了長龍,堪為美國社會特異的一景。
2016年新年伊始,美國各地的民眾就情不自禁地嗨起來了,他們多半是被一種名為勁球(Power ball)的彩票攪得暈乎乎。勁球是由美國非盈利性機構多州樂透協會(Multi- State Lottery Association,MUSL)統籌運營的彩票,獎池由美國44個州跨州共享,即44個州合作推銷。內華達州因為合法開賭場的反競爭原因而不開設彩票業,南部的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以及西部的猶太州則因宗教原因不設彩票業。
在美國,勁球無疑是迄今獎金起點最高、也最受歡迎的彩票,頭獎獎金的起點定于2000萬美元。每張勁球彩票售價2美元(其他各種彩票售價以1美元居多),在44個州的幾乎任何加油站及其他雜貨店都可以買到。
自2015年11月4日之后,每星期兩次開獎的勁球彩票始終無人中大獎。到2016年1月9日,累計獎金竟然已經達9億美元,不過當晚開獎仍然沒有誕生大獎幸運兒,到下一次1月13日開獎的獎金數目沖到了14億~15億美元的天文數字。全世界獎金數目最高的彩票呼之欲出,包括華人在內的美國人都難以淡定了,人們紛紛在各地城鄉街頭的彩票銷售點排隊購買勁球彩票,更有許多公司、企業、學校的員工、師生發起集資“團購”,希望盡可能中獎。
而那些不設彩票業的州也并非與彩票絕緣,那些州的人照樣跨州參與這起史上獎金最高的勁球彩票購買熱潮;甚至許多加拿大、墨西哥等外國人也不約而同地南下北上,和美國人擠爆這里的各種加油站、便利店。為了試試手氣買幾張勁球彩票,他們幻想中了15億美元巨獎后的夢幻生活。當然不少媒體也趕來湊熱鬧,他們分析勁球彩票的中獎概率和運氣,乃至中獎后幸運兒的身價,他們在其中搖旗吶喊,唯恐這一事件不夠轟動。
譬如說,頭獎幸運得主一夕暴富,身家將超過阿根廷足球明星梅西(Lionel Messi)、瑞士網球名將費德勒(Roger Federer)和美國R&B歌手碧昂絲(Beyonce)。中獎者可購買兩架空中巴士A380超級巨無霸客機或價值7.75億美元的AC米蘭(AC Milan)足球隊。推而廣之,15億美元也高于20個主權國家的GDP。
開獎前兩天的高峰時段,電腦聯網的勁球彩票平均每分鐘銷售額約21.9萬美元,按此推算,相當于一天24小時約有3億美元,累積15億美元的獎金,在全世界范圍也堪稱有史以來最大一筆獎金了,難怪無數彩民為之瘋狂。
雖然每張彩票中獎概率為2.9億分之一,這比被雷劈中或者被外星人俘虜走的概率都小太多,但依然有無數民眾前赴后繼買彩票,他們希冀一夜致富。畢竟在蕓蕓大眾心目中,花區區這兩美元買一張彩票,盡管希望渺茫,終究還是有一絲可能中這幾億十幾億美元的巨獎,那是何等的劃算;若一張彩票也不買,那就只有零希望。不要以為只有平民百姓才會懷著中獎的夢想加入購買巨獎勁球的浪潮,據悉NBA球星安東尼也下注一試手氣,不過他表示如果真能贏得15億美元的獎金,將會“把這筆錢分配給所有人”。甚至連奧巴馬總統是否購買勁球彩票的話題,也進入了白宮記者會的提問中。而前第一夫人、國務卿、2016年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里·克林頓也坦言,其買了一張美國勁球彩票,并稱如果真的中了大獎,就用獎金投入自己的競選費用。
2015年11月13日,當開獎揭曉之時,“不負眾望”地誕生了新的億萬富翁——加利福尼亞州彩票官員確認南加州洛杉磯附近奇諾崗市的一家便利店出售的彩票獲得大獎,這個不少華人聚居的城市頓時迎來一波波看熱鬧沾喜氣的民眾,其中也不乏媒體記者。其實,類似無數人搶購彩票的浪潮差不多每年都會發生一兩回,只不過這次最瘋狂,因為獎金累積數最高。只要獎金積累上億美元,幾乎都會重現類似的瘋狂浪潮。
例如2009年8月28日,另一種彩票即多州兆彩(Mega Millions)頭獎金額累積高達3.33億美元,各地彩票店生意興隆。當結果揭曉時,頭獎分別落在紐約及南加州的圣蓋博市,得主均分3.3億萬美元大獎。其中洛杉磯都會區的圣蓋博市是華人聚居的小城,售出此次大獎的“金記潮州粉面”餐廳成為媒體與民眾關注的焦點,被人們視為“福地”,來買彩票者絡繹不絕,都想沾沾喜氣、財氣。
這個億元兆彩大獎得主,當年9月1日下午在加州彩票局凡奈斯區域辦公室悄然辦理了領獎手續。該位幸運兒僅花了1美元,便贏得了1.6億多萬元的大獎。在他還未出面領獎的前幾天,當地媒體與民眾都玩起了“大猜謎”游戲,結論一致鎖定幸運兒應該是位華人,至少是亞裔。
中文將英文“彩券”一詞(Lotto)譯成“樂透”,也算是絕妙的神來之筆,而識中文的華裔對這個詞的領悟恐怕也比尋常老美對英文“Lotto”的理解要更形象化。但毋庸諱言,華裔移民內心的“樂透”情結幾十年來愈來愈深,按人口比例算,熱衷“樂透”的投入程度也高于其他族裔,這與拉斯維加斯、大西洋城等美國賭城內東方人面孔比比皆是的情形如出一轍,可以印證博彩業為何總是讓人情有獨鐘之現象。
花一兩美元買一個美國夢的希望。樂乎哉?樂透也!這是最常聽聞的關于人們購買彩券行為的寄托,以區區小錢去博一個大希望,何樂而不為?另一個聊以自慰或自嘲的說法是,美國彩券規定有相當比例(加州彩券局定為34%)的收益(稅收)劃撥公立學校教育經費,買彩券若不中,也權當為教育事業募捐了。這就是美國各地每天都有那么多民眾花錢買希望的原因之一。
坦白來說,近年來加州、紐約等華人聚居地中獎率頗可觀,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地都曾傳出過有華人中獎的消息。這種現象反證了華人買彩票的前赴后繼。傳說凡是大獎開獎后,若中獎者是周邊的人,則人們的心情便復雜異常。那次南加州華人聚居區圣蓋博市開出3.3億美元大獎,當地一些未買彩票的華裔聽聞此事后多心生悔意,后悔忘了買彩票,甚至后悔沒去那家店吃潮州粉面。一時間,仿佛每個人都成了“與財神爺擦身而過”的失意者。不過,當地華人買彩券者比例之高的現象,既表露了華人希冀幸運之神眷顧想一夜致富的心結,也印證了華人聚居區經濟實力不容小覷,連博彩局也大肆擴張地盤到華裔經營的餐飲雜貨小店。
縱然彩票中獎幾率僅億萬分之一,卻終歸不時造就新生億萬富翁及其他獲得數十萬數千元不等小獎得主的幸運兒,也證明了“樂透”的誘惑力與魅力無比巨大。這個希望縱然高不可攀甚或難于上青天,卻因其廉價而顯現出超乎尋常的誘惑力。加之社會本身存在貧富不均乃至貧富懸殊的問題,所以官方設立彩券以吸納資金,平民則借購買彩券試圖一朝致富,何況這中間還有為教育集資的作用,“樂透”的功能按通俗的說法應該歸于“雙贏”,與其說這是可以讓世人皆大歡喜的“社會良策”,不如說是百姓怡情戲耍抑或樂于捐獻的方式。
此說難免不無謬誤,方家盡可見仁見智。倒是彩民買樂透的心態最讓人琢磨不透。曾有人信誓旦旦地稱,樂透中獎的概率是如此之低,比遭天雷轟的可能性還小,一般有數理頭腦的人是絕不會買彩券的。但2004年北加州半月灣居民與另兩人共同分享近2億美元加州超級樂透(California Super Lotto)巨獎的那位工程師則絕非傻瓜腦袋,他當年可是加州理工學院的一流畢業生。多年前也有新聞透露,伯克利加州大學的數學大師陳省身的一位白人弟子是個樂透迷,且有運用概率論等數學方法琢磨樂透號碼規律的優勢,中四五個號碼幾成囊中探物,那年他中了千萬美元巨獎,還不忘撥出上百萬美元捐獻給母校作為恩師的數學“講座”基金,此舉一時傳為美談。
此外,在硅谷高科技界的工程師中,買樂透的也大有人在,百萬富翁買彩券的也時有傳聞,也許他們只是偶爾為之,但卻與大多數彩民一樣不乏好玩的心思,無論經濟是繁榮還是蕭條,在花費一兩美元買一份樂透的投機心理面前,這么價廉物美的投資比任何其他投資似乎都要保險得多。對于彩民而言,智商高低不是決定因素,期望值以及或明或隱的投機心理才是行動的前提。畢竟,樂透彩券屬于博彩游戲,只可把玩,不能太認真。好在一些美國彩民自言道:“上帝第一,圣母馬利亞第二,樂透第三。”他們畢竟還有更重要的寄托。
(作者系旅美作家,應邀為本刊撰寫專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