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云
幼兒身體素質明顯下降,據統計,多年來人類體質健康問題爆發呈現低齡化傾向,越來越多的幼兒出現免疫力低和肥胖的問題。來自幼兒園一線的教師說:“不愛運動是新一代孩子的共同特點,現在的孩子,從小沒有好的身體基礎,在幼兒園,他們不喜歡體育,鍛煉習慣難以養成。”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幼兒不愛運動呢?又應該采取什么對策來解決這個問題呢?通過在實際工作中的所見所聞所思,發現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引起注意。
一、家居環境養成了幼兒的運動惰性習慣
社會的高速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條件大幅提高,城鎮幼兒家居十層或二十多層居民樓的普遍存在,城鎮地價昂貴,開發商縮小了對小區活動空間的開發,有限的活動空間和少許簡易的活動器械根本不能滿足幼兒活動的需求。于是,幼兒只能被束縛在高樓大廈的小格子里,通過上網游戲、看電視劇和動畫片消磨時間,并有上癮的趨勢。同樣,農村幼兒也因為近數年來廣大農村的經濟發展蒸蒸日上,農民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不斷擴占場地和道路進行種植,再加上生活條件的改善,過去松軟的場地和泥路已成為現在堅硬的水泥路面,長期在堅硬的路面跑步運動對身體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幼兒基本上失去了活動的空間。由此可見,居住環境變化給幼兒的身體活動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身體活動少了,身體素質必然下降。
針對家居環境養成幼兒運動惰性習慣導致幼兒身體素質下降的問題,可以采取的對策有:(1)國家層面要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在城鎮商品房居住政策上要體現出對開發商的建筑樓層數有所限制,對小區的活動場所的面積和運動器械的配置要嚴格把關。(2)各個城鎮家庭要從長遠出發,為了孩子的健康,在有限的家庭環境中寧可少放置一些可有可無的家具,也要開辟出讓孩子活動的小天地,添置一些適宜在商品房內運動的活動器械,如,握力器、經軟綿質橡膠包裹的小啞鈴等,為幼兒隨時有機會運動創造條件。(3)雙休日家長要結合孩子的活動興趣,多安排和孩子一起遠足、踏青、去體育場、公園跑步或打球等。
二、獨生子女的優越感使幼兒成為溫室花朵
二胎政策剛剛實施,現在的幼兒還都是獨生子女,對于這些“小公主”和“小王子”,家長們呵護有加,往往將孩子保護在“溫室”中,然而保護過了頭,便往往會造成孩子抵抗力、免疫力、適應力的下降。比如,初秋之季,溫度變化大,家長都把孩子裹成了“粽子”,然而實際情況卻是,那些穿得越多的孩子,反而越容易感冒。還有一些家長在寒冷的冬天生怕孩子凍著,特地反復交代老師不要讓孩子參加室外活動,甚至還有家長就讓孩子在家待著不到幼兒園來了。這么做看似保護了孩子,實際上卻是害了孩子,他們沒有科學依據的愚昧行為讓孩子失去了適應自然、增強抵抗力的機會。事實上,幼兒身體適應能力的加強,需要借助自然界的各種刺激來實現,如,寒冷、高溫等天氣變化的因素,都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因此,將孩子置于上述多變的環境中,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鍛煉手段。
針對獨生子女的優越感養成幼兒運動惰性習慣導致幼兒身體素質下降的問題,可以采取的對策有:(1)家長的育兒思路要更新,科學育兒,培養孩子早起習慣,讓孩子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去磨練意志,過分地驕縱孩子對孩子有百害而無一利。(2)家長要對幼兒園老師的教育有信心,在不干預正常的幼兒園教育的同時還要配合幼兒園教育孩子,以利于幼兒健康成長。(3)家長要有計劃地安排時間陪孩子一起鍛煉身體,增強孩子的體質。
三、生活水平提高與營養搭配不當影響幼兒體質下降
社會在迅速發展,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生活中逢年過節、親戚宴請、朋友聚餐的次數越來越多。孩子跟著家長一起參與這些活動,導致孩子對香甜可口的高脂肪肉類食品不管肥瘦大塊朵頤,沒有了飲食節制,長此以往怎不肥胖。而平時家庭生活中的一日三餐,為了滿足口感,也是以細糧精食為主,沒有了粗茶淡飯,卻不知恰恰在粗茶淡飯中的營養才是最全面的。近三年來,幼兒園每學期都要對全園幼兒測量一次體重和身高,根據數據監測發現全園幼兒肥胖率以每年2.5%的驚人速率遞增。孩子的肥胖嚴重影響了國民素質的有效提高,孩子的肥胖已成為當前幼兒園和家長所必須嚴肅面對和解決的問題。由于肥胖和營養不良,致使幼兒身體不能健康成長進而身體素質下降,也就成為必然。
針對生活水平提高與營養搭配不當導致幼兒身體素質下降的問題,可以采取的對策有:(1)家長要配合幼兒園對幼兒進行科學飲食教育,教育幼兒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逐步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2)幼兒園食堂和家庭要科學制定食譜,保證食品蔬菜新鮮衛生,注意葷素合理搭配,飯食粗細搭配。(3)家長和幼兒園要教育學生不吃零食,不吃小攤小販的燒烤食品,養成一日三餐的良好飲食習慣。讓幼兒懂得只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提高幼兒自身的身體素質,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健康成長。
要堅信,只要家長和幼兒園充分認識幼兒身體素質下降的本質原因并引起足夠的重視,尋求有效的對策去解決問題,那么當前幼兒身體素質下降的現狀一定能夠及時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