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黎吉
(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虹橋維修基地,上海 200335)
淺析民航機務維修中的人為因素
姜黎吉
(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虹橋維修基地,上海 200335)
摘要:近年來航空事故頻發,廣大民眾對于民航安全的擔心與日俱增,縱使飛機的事故率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低的,但一旦有災難發生,造成的后果可能極為嚴重。安全和效率是航空界的兩條命脈,效率況且還能通過節能增效解決,而安全問題卻始終困擾著民航業內人士。隨著航空設計和制造業的發展,飛機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航空維修差錯呈上升趨勢,本文通過對我國目前民航機務維修人員的現狀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能通過人為因素的相關理論研究找到更有效地降低機務維修差錯的方法和途徑。
民航;機務維修;人為因素
如今,盡管國內各家航空公司不斷地修訂各類規章措施及加大檢查力度,以求降低人為原因造成的維修差錯,然而無論修訂怎樣的規章制度,制定何種獎懲制度,人為差錯不可避免的還是會發生,甚至有些是重復性、相似性的差錯原因。這也正如墨菲定律所闡述的那樣,“有可能出錯的事情,就會出錯”。所以我們首先得認清一個事實,無論我們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最終的結果都不可能杜絕人為差錯,而是將可能會發生差錯的周期拉長,將可能會發生差錯的概率降低,將差錯會帶來的損失減少。維修人員的主體畢竟是人而不是機器,是人就必將受到周圍諸如壓力、情感、意志、身體、環境、心理等各方面的影響。前美國聯邦航空局局長Admiral Donald Engen在1986年曾指出:“我們花了50年的時間在飛機的硬件上,現在硬件已經非常可靠了,如今該是與人打交道的時候了”。
所謂人為差錯,是指人的行為的結果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是指在生產操作過程中,實際實現的功能與被要求的功能之間的偏差,其結果可能以某種形式給系統帶來不良影響。結合到實際工作中去,簡單地說就是多做、少做、做錯,有主觀上為了逃避煩瑣步驟或節約時間而漏做/做錯,也有由于自身知識匱乏,理解不夠及干活不仔細造成的疏漏等具體情況。在日常的維修工作中,由于人為原因造成的飛機碰擦,部附件損壞等最終導致航班延誤的事件時有發生。通過對這些事件的調查分析可以發現,人為差錯發生的原因無外乎是監護不到位;維修人員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對于自身行為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缺乏預見性;因為時間、環境、生理等條件導致的偷懶漏做等。其實說到底,差錯發生的原因還是在人身上,我們的規章制度已經較為完善了,而有人可以做好,有的人卻做不好,這是因為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工作習慣。所以想要減少人為差錯的發生,我們應該多注重于對人的培養管理,而不只是各類制度的完善。再好的制度,如果人沒去執行,那也只是紙上談兵。
1.加強對于維修人員的理論與技能培訓,著重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
航空公司對于新進員工往往都會采取加強集中培訓的方式,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輔以技能實作指導。理論是基礎,是必要的,但是這種拋開實際工作填鴨式的理論培訓對于新員工來說,往往既記不住,也沒概念。許多維修人員即使參加工作若干年后對于理論知識依然局限或匱乏。如今許多航空公司都會在理論培訓后采取OJT的帶教形勢,這比起待在教室里純學理論要更容易讓員工理解和記憶,但是受制于工作進度的壓力,目前OJT的帶教時間所占比例還是較低,實際效果不明顯,希望今后純理論培訓能更多地轉變為OJT的培訓。此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要多加強技能實作的培訓,這不僅僅是為了提高維修人員的動手能力,更是要引導維修人員養成良好的維修習慣。行為習慣的好壞對于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有著莫大的影響,有的人心思細膩,仔細認真,不易出錯,有的人粗心大意,丟三落四。從目前來看,還沒有航空公司針對工作習慣的養成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其實從很多人為差錯的事件中可以發現,事后分析往往會得出“這是不該犯的低級錯誤”這樣類似的結論,而其實這種錯誤的背后,就是不良的工作習慣造成。
2.收集民航業內人為差錯的事例,反復學習以加深印象
飛機碰擦事故是最為常見的人為差錯引起的事故之一,無論是飛機與飛機,飛機與特種車輛亦或是飛機與工作梯,碰擦的后果往往比較嚴重,不但延誤了航班,造成經濟上的損失,還會影響其他后續的工作計劃。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想象,每當碰擦事故發生時,維修人員往往會在一段時間內神經緊繃,該時段內再次發生碰擦事故的概率較小,而過了一段時間之后,碰擦事故又會再次發生。這其實和人的記憶有關,當事故剛發生后,維修人員在短期內記憶猶新,每當遇上可能會發生類似的狀況時,就會多留一個心眼,留意避免前人發生過的錯誤。而當記憶漸漸消失時,緊繃的神經放松,警惕性也就隨之降低,大大增加了再犯錯誤的概率。因此不斷收集民航業內人為差錯的事例,對維修人員進行反復宣貫反復刺激以加深印象,使其時刻保持著一定的警惕性,可以有效避免發生人為差錯。
3.加強檢查力度,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保持適宜的工作環境
如今每家航空公司對于質量檢查的力度不斷提高,制定了各類獎懲制度。人在適當的壓力下會提高集中力,使得干活更有效率也更嚴謹,然而過多或過少的壓力則會產生相反的結果。過嚴的懲罰制度勢必打擊了維修人員的積極性與能動性,原來想做的,敢做的,如今都縮手縮腳了。懲罰不是目的,培養維修人員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降低維修差錯,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才是根本。因此建議管理人員在制定各類規章制度時,能把維修人員的心理狀況也考慮進去,包括來自于家庭、同事、生理、時間等各方面的因素。
民航機務維修工作是直接關系到民航業安全與效率的大問題,民航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無論是維修人員的待遇、工作環境、工作心理、工作狀態,都應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只有發揮了人的最大能動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為差錯,保證飛行運行安全,促進民航業的發展。
[1]鐘仕兵.人為差錯因素的危害與預防[J].中國民用航空,2005(10):63-64.
V2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