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琦
(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智能電網中電力通信的作用探析
呂琦
(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摘要:在電網智能化中,電力通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電力通信的不斷地提高,促進了通信行業的快速發展。將智能化電網合理地建設是當前最主要的任務。我國重點提出了對智能電網改造的相關計劃,從而體現出電力通信具備的多種優點。本文主要對電力通信的相關作用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電力通信;作用分析;智能電網
對智能化電網進行合理地探討,在我國某一家的公司就已經開展了,之后對用戶資料等方面進行了廣泛地推廣。隨著電網技術研究方面獲得了相關領域的認可,國家對加強質量電網的發展做出了相應的措施。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下,在建筑的領域中使用智能電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當前在電力通信中已經成為核心。筆者結合多年經驗和實際內容對智能電網的構建認真觀察中,可以得知:智能電網在發展中與信息化等內容之間是息息相關的,因此要加大對智能電網建設的力度,從而讓電力通信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僅供參考。
相關人員在對智能電網進行建設時,萬萬不能將智能電網和電力通信服務之間進行分離,電力通信在整個建設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同時也是電力系統中主要內容。因此,相關人員應當確保通信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這樣才可以提高電網的整體安全性。智能電網在發展的情況下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體現:一方面是基礎設施的發展:比如:網架等;另一方面是技術的發展:比如:國家的技術已經成熟化,其中包含:配電區域等方面。以下主要對智能電網的使用情況進行合理分析,同時也為了促進智能電網建設提供方向。
1.1 用電領域
用電領域的范圍內開展通信技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內容:其一,是用電采集信息方面;其二,互動營銷管理方面;其三,高級計量管理方面。對于以上所述的內容,最主要的是相關人員應該對通信形式進行恰當地選用,并且能夠做到合理地使用,從而使通信網絡能夠得到有效的建立。最后,對于信息收集、用戶和電網三者能夠達到互動的效果。
1.2 發電領域
電力通信在發電領域中的使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水情預報方面;第二,市場交易方面;第三,調度水庫方面。除此之外,還包含一些相關的內容。相關人員在對智能電網進行運作過程中,能夠將新能源合理接收,并且能夠在安全接入的前提下對新型能源做出詳細地解釋。最后對于技術處理內容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比如:電壓接口的參數等。
1.3 配電領域
相關人員在對智能電網進行建立時,對建設的整體工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作為核心內容,是因為智能電網具有能夠自愈等優勢,在發揮出作用的同時,通常都是由多種技術共同組成,在使用率方面上進行對比都具有明顯優勢。與此同時,在通信網絡較高的情況建立恰當的安全性,因此在電能品質上有明顯的提升。Acrel-2000用戶端對不同行業的用戶都有很好的應用,采取其功能對用戶進行時刻檢查,能夠將供電的整體水平提高,達到安全、高效的效果。
1.4 變電領域
相關人員在對通信技術進行合理使用過程中,通過以下兩個方面有所體現:一方面是變電站的自動化;另一方面是可視化。尤其是在今天,由于我國目前對智能變電站的使用很普遍,因此建立變電站在智能建設中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不僅能夠采取各種方式的保護技術,而且還能夠給智能電網提供不同的數據和相關的控制對象帶來方便。
1.5 輸電領域
相關人員在對智能電網進行建設時,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輸出能力;另一方面是監控狀態。這樣就很好地說明了電網在不斷改善的前提下,相關人員應當使用科學的手段來對多種裝置等進行恰當接入,從而符合輸出電網的相關標準。
電網在運作過程中會和電力通信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其中感知、交互等方面一般都是使用這種形式進行,從而達到安全的效果。因此,就電力工程而言,普遍都會稱之為智能電網里面的神經系統。相關人員在對智能電網進行設計時,與電子元件等相關設備有一定的關聯,這也是在建立智能電網的基礎上具備智能化的設備,在電網智能化中也同樣包含電力通信,這給電力通信帶來了更高的挑戰。
電力通信的發展在我國還處在初級狀態,在我國電力線載波是通信方式使用較多的一種通信形式。這種通信形式具有很多的優勢,比如:效率高等。然而,在目前的電力發展中,對于已經使用的技術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是對電力系統本身發展而言。除此之外,調度管理在電力系統發揮出的作用,也會對電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以上內容的闡述,可以看出我國電網規模在日益增多,尤其是電力通信技術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隨著社會經濟體系的不斷發展,電力通信技術也會在不斷創新中發生變化。通過合理的手段讓電力通信技術加大發展的力度,以此來確保智能電網在未來的發展方向。
[1]蔣國蘭.淺談電力通信網絡的優化[J].門窗,2013(8):196.
[2]李海曦,邵必飛,薛蓮.淺析電力通信在電網智能化中的支撐作用[J].信息通信,2013(3):214.
TM7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