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金融學院 胡秋林
大學生志愿者事業的發展狀況和影響調查研究
——以上海金融學院為例
文/上海金融學院 胡秋林
本課題以上海金融學院為例,尋找我校較為成功的志愿者組織,深入志愿者活動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其運作機制。篩選得到的信息數據,在對數據進行認真分析之后,力求得到真實的結論。在此基礎上總結找到志愿者事業的困難之處,分析具體原因并尋找解決方法。
志愿者;關系;事業;機制
2013年11月9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強調要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地滿足人民需求。目前我國志愿者事業在服務人民大眾的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我國公益領域普遍存在薪酬待遇低、工作強度大、發展空間狹小、社會保險缺失等問題,嚴重限制了優秀人才的進入,也難以留住優秀人才繼續服務,導致人才流失問題嚴重。志愿者流動率高,人才隊伍缺乏穩定性是其中最突出的問題。
青年志愿者行動實施以來,得到以大學生為主體的青年響應,并得到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我國志愿者事業是一項與國際接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向并軌的跨世紀事業。我國的志愿者事業還任重道遠,我們應該團結起來促進其發展,使其永葆生機,我們大學生也應該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共同促進我國志愿者事業的發展。為志愿者事業的蓬勃發展以及穩定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找出較為成功的志愿者組織的運作機制,為制定志愿者組織軟規范提供參考價值。
(一)大學生志愿者自身存在的問題。1.大學生志愿者從事志愿服務基本知識不足,專業技能不強。大學生志愿者是志愿者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志愿者的服務質量與培訓經歷息息相關。通過調查,17%的大學生志愿者沒有經歷過培訓,而經歷過培訓的35%和33%是基本信念和基本知識的培訓,大約1/5的經歷了專業技能的培訓。大學生志愿者大多在校內進行志愿者活動,與社會接觸不多。經歷過專業技能培訓的人尚且如此少,真正把理論應用于實踐的且效果良好的大學生志愿者可見是少之又少。2.大學生志愿者自主參與意識不強。目前各個高校皆有大學生志愿者組織,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加入,但并不代表大學生參與志愿者服務活動的積極性很高,通過調查,只有7%的大學生志愿者會自己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大部分都是跟隨學校或社會組織參加。也就是說,大學生自主參與志愿者服務活動的意識并不強。大部分是被動參與志愿者服務活動。也許有的是因為學校要求,有的是因為評獎評優條件需要。如果沒有了這些外在約束條件,這一部分志愿者也會隨之流失。
(二)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組織存在的問題。1.缺乏優質項目。當前大學生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內容豐富,但是卻有37%的大學生志愿者認為需要推出更多優質項目。說明目前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存在多而不精的現象。看似服務內容增加了,服務質量和影響力卻沒有同步增加。相反,如果服務活動沒有好的服務質量和影響力,會造成資源的浪費甚至是不良影響。為此,大學生志愿者組織需要發揮應有的作用,打造并推出優質項目,提升服務質量及影響力,使資源能夠達到效用最大化。2.缺乏健全的激勵機制。通過調查,31%的大學生志愿者認為應健全激勵機制。雖然志愿者服務不要求回報,但是如果完全沒有激勵或者激勵機制不完善,也會打擊大學生志愿者的積極性。目前學校的大學生志愿者組織大多隸屬于團委,經費也是由學校撥付,因此學校對于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重視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志愿者組織的發展。
(三)大學生志愿者服務事業環境存在問題。1.政府缺乏有關政策法規保障大學生志愿者權益。在阻礙大學生參加志愿活動的因素中,其中38%是對志愿者權益的保障比較欠缺。還有22%是由于志愿服務中涉及的法律責任不清楚。聯想起近來的扶老人的事件就能看出,權益保障影響好心人是否幫助他人的關鍵。如果志愿者權益沒有得到充分保障,在進行志愿者服務活動的時候大學生難免畏手畏腳,怕承擔責任。因此權益保障是定心丸。而這顆定心丸需由政府給出。2.學校缺乏對大學生志愿者事業的支持與科學管理。學校是大學生志愿服務的重要主體,大學生志愿者組織的經費大多掌握在學校手里,通過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來管理大學生志愿者組織。同時,志愿活動的信息也主要從校方獲得。因此學校對于大學生志愿者組織的管理水平及支持程度對大學生志愿者事業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如今高校對于大學生志愿者組織沒有建立統一的管理和相應的管理機制,校園內未形成良好的志愿者服務氛圍。以致許多大學生曲解做志愿者只是為了評優評獎。帶著功利思想去做志愿者服務活動。加上學校沒有和社會上的服務群體建立良好的反饋機制,大學生志愿者的服務情況得不到及時反饋,質量得不到提高。志愿者服務活動被認為“走形式,做宣傳”。
高校內的志愿者組織各自為政,缺乏溝通與交流,導致資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效率降低。
(一)加強大學生志愿者自身能力建設。1.加強大學生志愿者培訓,提升專業技能及知識。大學生志愿者培訓是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的關鍵環節,大學生志愿者培訓的質量影響著志愿者今后的服務質量。加強大學生志愿者培訓,不僅僅是要加強大學生志愿者培訓的頻率和內容,還要完善大學生志愿者培訓機制。
我們了解到,當前大學生志愿者培訓的形式為授課式,培訓人員講完PPT和考點之后,下面的受訓人員立即做題回答,分數及格者就算培訓過關。這樣的培訓就像臨時抱佛腳,只要考前認真看書聽講就能順利通過培訓。至于培訓的內容,考過就忘,后期沒有任何志愿者服務知識的考核。因此我們應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保證大學生志愿服務相關知識不被大學生學完即忘,而是運用到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中。2.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大學生精神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煉和集中表達。
(二)完善大學生志愿者組織運作機制軟規范。1.整合資源,加強與社會志愿者平臺聯系。大學生志愿者組織作為社會志愿服務體系必不可少的環節,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的發展有賴于政府、企業和資助方、社會志愿機構、民眾、高校和被服務對象的共同努力。學校應加強大學生志愿組織與社會志愿機構之間的溝通合作,以便大學生志愿者事業的展開。同時鼓勵校內志愿者組織的合作交流。目前校內大學生志愿者組織大多是自己拉贊助找資源。各個部門之間并不合作。學校可以鼓勵部門間進行聯誼活動,將資源與信息共享。2.完善反饋機制,使組織與志愿者間進行有效溝通。調查表明,大學生志愿者與組織之間并沒有進行良好的溝通,因此,建立完善反饋機制尤為重要。讓大學生志愿者與組織間進行良好溝通,可通過每周例會的形式,同時建立志愿者服務活動檔案,將大學生志愿者服務活動情況記錄在冊,供人翻閱。每周例會,大學生志愿者之間可交流上一周志愿服務活動的一些情況以及注意事項。組織與志愿者之間應建立平等友好的關系,對于大學生志愿者反映的相關問題應及時予以回應。3.切身大學生志愿者利益,完善激勵機制。由于志愿服務活動具有無償性,因此大學生志愿者在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后可能會因沒有回報而覺得沮喪甚至放棄。因此,學校應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鼓舞大學生進行志愿者服務活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此外,激勵應有針對性,切合大學生自身利益的激勵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激勵華而不實,只是口頭支票,大學生志愿者會認為學校大學生志愿者服務活動只是搞形式,做樣子。
本文在閱讀大量文獻的基礎上,以上海金融學院為例,歸納分析出了大學生志愿者事業發展遇到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促進大學生志愿者事業發展的對策如下:第一:加強大學生志愿者自身能力建設,應從加強大學生志愿者培訓,提升專業技能及知識,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大學生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大學生志愿者之間溝通,互相交流心得體會這幾點入手。第二:完善大學生志愿者組織運作機制軟規范。就要整合資源,加強與社會志愿者平臺的聯系,同時豐富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項目,深化服務形式,還要打造優質項目,完善反饋機制,使組織與志愿者間進行有效溝通,結合大學生志愿者利益,完善激勵機制。第三: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正確處理志愿者與捐贈者的關系,捐贈者要加強對于大學生志愿者組織資金支持,同時加強對于大學生志愿者的信任;正確處理志愿者與服務對象的關系,要加強大學生志愿者與服務對象間的溝通,了解服務對象的具體需求;正確處理志愿者與政府的關系,政府應頒布法律,健全大學生志愿者保障體系。
(本課題為2014年度上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驗基地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 指導老師:魏敏 )
[1]李媛媛.大學生志愿服務發展問題研究.黑龍江:東北林業大學,2010.
[2]劉崢.大學生認同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湖南:中南大學,2012.
[3]萬佩佩.大學生志愿者組織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以濟南5所高校為例.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