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鵬
(黑龍江省寧安環境保護局監察大隊,黑龍江 寧安 157400)
?
試論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法治機制研究
張 鵬
(黑龍江省寧安環境保護局監察大隊,黑龍江 寧安 157400)
摘要:指出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我國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結合實際分析了現階段我國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措施。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法治機制
1引言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生態環境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生態環境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因此在現階段保護生態環境是每個人都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為了提高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國家也應該出臺相應的法規與政策來促使公眾重視與保護生態環境。
2階段我國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2.1土地荒漠化現象嚴重
據調查我國現階段已有超過國土面積1/3的土地存在荒漠化的現象。土地荒漠化就是指陸地上土壤層的惡化導致土地不能再生長出任何東西,荒漠化的土地也不適宜動物居住。同時,我國人口眾多,對糧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加劇,我國的耕地面積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目前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也在不斷的縮小。
2.2水土流失現象嚴重
人們的日常生活是離不開水資源的,我國的淡水資源本就不多再加上現階段水土流失現象嚴重,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嚴重缺乏水資源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人均水資源的占有量還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在我國還有一些地方一直處于嚴重缺水的狀態,有些城市的水資源因為污染嚴重也已經不符合飲用水的標準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加之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水污染與水土流失現象也在不斷的加劇。這一現象勢必要引起我們的反思,這意味著在平常生活中我們也應該要做到節約用水,保護周圍的水資源[1]。
3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3.1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是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我國目前正致力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隨著這些年的經濟發展,我國基本實現了小康社會的目標,但是距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還是有一定距離的。黨的十八大上也提到了生態文明建設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著積極的影響,并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改革。只有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與治理才能使現代化建設更良好、更健康的發展,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3.2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有利于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社會的發展是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人們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注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強調社會、自然生態以及經濟三者之間的協調發展,關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就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因素,因為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不僅可以化解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也能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限的資源[2]。
4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要求
4.1制定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整體規劃
首先,有關部門就要做到統一部署,對每個執行部門要有精確的劃分,然后把各個行業中的相關部門都整合起來,促使各個部門共同來完成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重任。
當有關部門檢測到會有異常氣候來臨的時候,就要提前做好預警工作,盡可能的縮小生態環境會遭受破壞的范圍。在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時候也要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建設工作,適當的時候可以采取一些獎懲措施來加大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力度,在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同時國家也應該注意到多個方面的因素,如氣候、人口、資源等,這些都有可能會破壞生態環境,對于這些因素國家也應該盡早的想出對策,制定出更完善的整體規劃。
4.2加強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執行力度
2011年6月我國正式發布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它主要是依據不同地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地域的經濟能力以及國土利用和城鎮化的格局等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四個大類,這四大類分別是優化開發空間、重點開發空間、限制開發空間以及禁止開發空間。這一方案的發布,使得我國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也有了明確的開發方向。對于嚴重浪費土地資源、生態資源的現象,我們也必須要出臺一些方案嚴厲制止。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執行力度,堅決按《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內容及要求來保護治理生態環境,加強組織的協調和監督力度。確保普通民眾能了解到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3]。
4.3依法健全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管理制度
依法健全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管理制度是當前我國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的迫切需要,應該在生態環境治理的過程中就開始研究未來可能會出現的一些生態問題,然后試著去化解這些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提出了要改革生態環境的保護管理體制,建立健全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管理制度,要不斷完善嚴格監管所有廢棄物排放的管理制度,要及時公布各個地方生態環境的存在的問題,也要能及時的對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要完善加強舉報制度,加強整個社會的監管力度。
5依法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的措施
5.1針對土地荒漠化現象的措施
土地荒漠化現象加劇使得我國的耕地面積也在不斷的縮小。針對這個問題,應該成立相關的部門來進行研究與治理,首先應該派遣相關的技術人員去往可能面臨荒漠化現象的區域進行調查研究,制定出相應的措施,然后對即將變成荒漠化的土地進行治理,盡可能的避免土地荒漠化的加劇。我國耕地面積在不斷減少的原因除了土地荒漠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工業化的發展,工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廢棄物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多,基于此,國家應該出臺一些措施堅決抑制工業廢棄物的亂排亂放,而且也要向廣大群眾宣傳保護耕地面積的重要性,呼吁人民一起來保護自己周圍的生態環境。
5.2針對水資源污染嚴重的措施
水污染現象嚴重使得很多地方的水質已經不符合飲用水的標準了,而且在現階段我國還有多個地區嚴重缺水,那里的人民連基本的生活用水都沒有。對此所以國家必須要完善水資源統籌協調管理方法,促使人民認識到水資源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人民保護、節約水資源的意識,有關部門應該定期的給水資源做抽樣調查,一旦發現當地水資源存在問題,就要及時的制定出相關的應對措施,盡可能的減少水質的污染。
5.3針對其它破壞生態環境問題的措施
生態環境被破壞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類在進行著各種違背生態規律的活動,就比如說,人們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經常會去做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的事情,如工業廢氣廢水亂排放、森林植被被大量的砍伐等,針對這些問題國家應該制定相關政策來遏制這類情況的發生,如果有人或是有關單位為了一己私利加劇了生態環境的破壞,都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6結語
隨著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我們對于生態環境的問題勢必應該重視起來,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為了保障我們自身的利益,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從小事做起,從個人做起。在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中國家也應該注重法制機制的管理,我國目前的生態保護與治理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的,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強管理與完善,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生態環境能變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顧華詳.我國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法治機制研究[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2,6(3):564~162.
[2]王佳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法治機制研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5,10(2):284~263.
[3]王婷.多中心理論視角下的濟南市城區水環境治理問題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4.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2-0129-02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張鵬(1975—),男,黑龍江寧安人,主要從事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