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亞
【摘要】進入新時期后,為了促使社會經濟結構得到優化,社會經濟轉型得到了順利開展,我國不斷擴大營改增的實施范圍,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到企業財務。為了促使企業綜合競爭力得到增強,獲得健康穩定的發展,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就需要對營改增的會計處理方式深入研究,了解企業財務受到營改增的影響,創新財務工作模式,促進企業的整體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營改增 ?會計處理 ?企業財務 ?影響
具體來講,營改增指的是用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我國的兩項基本稅收政策分別為營業稅與增值稅,對于我國、企業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企業稅務工作的開展,具有較大的促進意義。但是,進入新時期后,營業稅與增值稅共舉模式逐漸暴露出來諸多的問題,重復征稅現象很容易出現,對我國市場規模的擴大造成不利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了營改增政策,必然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到企業財務工作的開展。
一、營改增會計處理
(一)增值稅期末留抵扣稅額的處理
通常情況下,納稅人不能夠從應稅服務中的銷項稅額中抵扣當月月初的增值稅留抵稅額,而是需要將增值稅留抵稅額增設于應交稅費科目下,開展核算工作,規定依據一般貨物及勞務銷項稅額比例來科學計算可抵扣稅額。
(二)差額征稅的會計處理
從一般納稅人的角度來講,在差額征稅會計處理過程中,需要將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增設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下,且需要詳細計算主管業務收入以及主管業務成本科目下的經營業務種類,而實際支付應付的金額貸記則選擇銀行存款或者應付賬款。而從小規模納稅人角度來講,根據營改增相關規定和要求,如果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符合于營改增的規定,就可以依據應該交的稅費——應該交的增值稅等條例,從銷售額中將之前給非試點納稅人支付的價款扣除掉。
(三)取得過渡性財政扶持資金的會計處理
需要明確認識到,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并不是所有企業的稅負都會得到降低,甚至會增加部分企業的稅負,這些企業的稅負增加后,可以依法向稅負部門申請扶持資金。如果企業的申請被稅務部門所同意和實施,且能夠準確預測獲得扶持資金的數額,那么企業就需要在其他應收款項科目中借記政府扶持金額,且貸記為營業外收入。政府扶持資金被企業順利獲取后,需要分別將其借機和貸記為銀行存款與其他應收款。
二、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的影響
(一)對企業成本造成的影響
在過去雙稅并舉模式下,將企業稅負作為成本,將價稅分離的方法運用過來,對企業實際成本進行計算,且對企業的真實成本與進項稅額單獨計算。而實施應該增厚,企業成本會在較大程度上受到進項發票與銷項稅額的影響。在企業成本計算過程中,需要首先抵扣掉進項和銷項。本種方法的實施,就會改變稅收改革前后企業的實際稅率。且部分成本能夠被發票所抵扣,因此,供應商的專用發票開具與否,也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成本,增加或者減少不同企業的實際稅負。本文以廣告文化企業及交通運輸企業為例,過去營業稅率分別為5%和3%,而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增值稅率分別為6%和11%;從數字上來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兩種企業的稅負,但實際上,交通運輸企業的部分負稅,能夠被進項稅額所抵扣,但是交通運輸企業只有較小的固定資產稅額來抵扣稅收,如果企業的實力比較薄弱,就需要借助于租賃方式,但是融資租賃不屬于稅收抵扣項目,且法律規定不能夠抵扣交通運輸行業的交通運輸費用、人力資源成本等,這樣就會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交通運輸企業的稅收。廣告文化企業雖然具有較高的稅率,但是大部分的稅額可以被材料費用的增值稅憑證所抵扣,因此,實施營改增政策后,可以有效降低廣告文化企業的實際稅額。
(二)對企業納稅造成的影響
上文已經提到,實施營改增政策后,會增加或者減少不同類型企業的稅收,一般情況下,減少的為大型或者小型企業稅額,而增加中型企業的稅額,主要就在于企業負稅多少會直接受到企業用于抵扣數額的影響。實施營改增后,企業要想有效降低稅負,就需要保證企業增加的稅額小于可用于抵扣的稅額數目。調查研究發現,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講,很難獲取到進項稅票,以中小型服務企業為例,無法對專業增值稅發票進項開具,那么就無法獲得相應的抵扣稅額,自然提高企業的稅額,增加企業的稅額。從小型企業角度來講,營改增實施前或者營改增實施后,抵扣情況很少,但是營改增實施后,卻降低了小型企業的實際稅率,那么必然會降低小型企業的稅額。以某小型企業為例,年銷售額在500萬以下,營改增實施前后的稅率分別為5%和3%,具有較大的減稅幅度。此外,企業所得稅、流轉稅也會在較大程度上受到營改增的影響,因為有正相關的關系存在于企業所得稅和企業利潤之間,營改增政策對企業實際負稅造成影響,進而對企業利潤產生作用,減少或者增加企業的實際利潤,進而減少或者增加企業的所得稅。根據相關調查結果表明,營改增實施后,稅額上升企業大概占據到35%左右,其中上升幅度最高的當屬交通運輸企業。從流轉稅角度來講,營改增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增值稅方面,營改增實施之前,企業在損益科目及其附加內設置營業稅,將營業稅扣除掉,方可以計算企業的所得稅。而實施營改增政策后,就不能將增值稅事先扣除掉,而是將其納入到價外稅范疇,在需繳納增值稅科目內增設,那么就會顯著減少企業的流轉稅稅額。
(三)對企業會計核算造成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企業會計核算受到營改增政策的影響;首先是核算標準,營業稅、增值稅屬于不同類型,企業利潤表中營業稅金及附加欄目中增設營業稅,而增值稅則屬于價外稅范疇,增值稅需要將進項稅額、銷項稅額等分別從銷售成本與銷售收入中剔除掉,企業收入中不包括增值稅的內容。因此,企業資產負載是企業核算標準受到營改增影響的具體表現。其次是核算科目,過去營業稅增值稅并舉模式下,營業稅被納入到成本范疇,企業在對所得稅額進行計算時,可以將營業稅額給扣除掉。而在營改增政策條例中,則對稅收核算環節進行了明確,且將進項、銷項等科目增加過來,在應交稅費及增值稅費內涵蓋了營改增抵減銷項稅額。最后,在稅收直觀度方面,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前,具有單一的營業稅額,財務人員能夠對企業繳納以及沒有繳納的稅額直接查詢。而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企業擁有比較復雜的稅額內容,需要對多個科目的稅費繳納情況綜合分析,方可以對企業繳納增值稅的情況有機把握和了解。
三、結語
綜上所述,營改增的全面實施,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到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各個方面,增加了會計核算難度,對會計處理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這種情況,企業需要對營改增政策深入學習和了解,采取相應的適應對策,創新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方式,促進企業的健康進步。
參考文獻
[1]鄧潤朋.淺析“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商,2015,6(10):123-125.
[2]龐杭艷.淺析“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中國集體經濟,2015,8(19):77-79.
[3]武元定.淺析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山西財稅,2015,6(1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