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全民
伴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價值多元化,及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其副作用也越來越凸顯,當今的高校學生、青年教師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信念模糊、理想彷徨的困惑,這就給高校黨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的發展、教育、培養、使用等都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因此,高校必須從學生黨員的發展環節開始嚴格要求,對高校青年教師、學生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增強他們對黨崇敬之情已經是迫在眉睫,現就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學制較短是影響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重要因素
高職院校學制一般為3年,并且執行的是“2+1”的教學模式,前兩年在學校學習理論,最后一年進入企業頂崗實習,學生在校時間短較短,發展黨員必須經歷的教育、培養、考察工作時間有限。學生走入大學經歷過入學教育后,一部分學生才會對黨組織有了懵懂的認識,思想積極的學生遞交入黨申請書,組織通過考察其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后,優秀的同學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大學二年級是考察的關鍵時期,思想、工作、學習確實優秀的學生才被確定為黨的發展對象,并列為重點培養對象進一步考察,大學二年級下半年或大學三年級上半年發展為預備黨員;大學三年級學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黨組織進一步對這些重點發展對象、預備黨員的考察、教育等環節很難開展,學生對黨的認識、以及對黨的基本理論的學習很難落實,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黨員發展的質量。
(二)高職學生紀律意識相對較差,對黨的認識比較膚淺,對入黨的學生教育、考察難度較大
現在的大學生群體多為獨生子女,對黨的認識和了解的途徑主要是中學教材,對黨史學習不系統、不深入、不全面,很多學生入黨為了“求職”、“當官”,或者臉面“光榮”,對黨認識模糊,感情不真摯、理想信念不堅定,甚至在考察階段思想也是搖擺不定,有的甚至因為損失了一點利益、時間而放棄加入黨組織的想法,給黨組織教育、考察增加了難度。
(三)學生黨建工作者隊伍政治素質亟待提高
很多高職院校受編制問題的影響,專職從事黨建工作的教師人數有限,學生黨建工作大都由輔導員兼職承擔,由于學生管理工作事務繁雜,輔導員很難有精力和時間從事學生黨建工作;其次,高校輔導員大都是年輕教師,思想素質和理論水平參差不齊、黨性修養不夠,對黨建工作的業務知識也不夠熟悉,缺乏專業性;受輔導員流動性較大影響,學生黨建難以保證工作的規范化和持續性。
(四)黨建監督考核不嚴密、措施落實不力
很多高職院校基層組織在處理不合格學生黨員時,一直是教育從嚴,處理從寬,對發展程序不規范、政治素質不合格的學生多次忍讓,吸收了思想上尚未入黨、對黨感情不深的學生到黨組織中,簡化了、放松了黨建監督尺度。
(五)學生黨員教育的長效機制不系統
高校黨組織加強學生黨員教育的“四級教育”體系是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主要有大學生的早期教育、入黨積極分子的集中教育、發展對象的提高教育和對學生黨員的繼續教育,各高校學生黨組織如果真正按照這個體系強化學生黨性教育,那么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應該會有好的效果,但是,很多高校在黨員的教育過程上往往只是重視重點發展對象的考察和培養,對預備黨員學生的教育管理相對比較少,尤其是進入頂崗實習階段,考察、教育和管理嚴重脫檔,在加上學生本身的惰性,以及工作、學習的壓力,學生黨員的教育體制就顯得很不系統,發展質量也就大打折扣。
二、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途徑探析
(一)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不斷完善入黨教育機制
第一,不斷更新入黨教育的內容,加大黨性修養和黨員意識教育的比重,同時結合社會熱點問題,以身邊生動的人和事為案例分析講解,促進學生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和理論,確保學生黨員的先進性;第二,辦好學校和院系兩級業余黨校。實踐證明,院系兩級業余黨校是入黨積極分子集中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重要方式,通過業余黨校老師的講解,同學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認識和理解會有明顯的提高;第三,入黨積極分子每月開展一次志愿服務活動,黨支部進行考核。
(二)健全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保障機制
第一,完善基層黨組織機構,充實黨建工作人員。學生黨建工作是高職院校的重要工作,肩負著培養什么樣的黨員的問題,同時也是學院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高職院校各系(學院)黨支部(總支)應該至少配備一名專職從事學生黨建工作的黨員;第二,加大對基層組織黨務干部的業務培訓,讓他們通過參加黨建工作培訓、學習交流等形式,明確學生黨員教育、培養、考察的組織原則和流程,互相交流學習黨員教育的新方法、好途徑。第三,將入黨教育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的基本內容,引導、教育有入黨愿望的學生早日遞交入黨申請書,早日走上加入黨組織的軌道。
(三)繼續完善學生入黨民主監督體系
第一,完善團組織推優制度。推優工作是發展學生黨員的重要基礎,是保證黨員質量的核心環節。團支部向黨組織推薦入黨積極分子和重點發展對象工作中,首先要在聽取團員意見的基礎上,召開團員大會,通過討論、醞釀、無記名投票等程序確定推優名單,切忌走過程;第二,完善對入黨積極分子的監督制度。為提高學生黨員的發展質量,必須對學生黨員的發展過程實習全程監督,通過在入黨積極分子宿舍、床位等亮明身份等方式,接受同學們的監督。第三,健全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學生黨支部要一如既往地加強對預備黨員的監督和管理,避免發展黨員上的虎頭蛇尾,要求預備黨員每個季度至少遞交一份思想匯報,要求預備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并積極繳納黨費。
(四)加強黨建教育新載體、新陣地建設
互聯網正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創新黨員教育載體,創建適合于新形勢下的黨員教育陣地已經是刻不容緩。積極開展紅色教育網站和黨建APP建設,及時充實和更新黨建教育內容,在網站和APP上開設網上黨校、理論學習、入黨程序、時事政治、黨員先鋒事跡等欄目,充分發揮紅色網站和黨建APP在黨建教育方面的有效作用。
(五)切實落實學生黨員發展責任追究制度
要堅持完善學生入黨培養環節,就是要從學生遞交入黨申請書、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考察、確定預備黨員、預備黨員轉正的各個環節都必須嚴格要求,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應該追究有關責任人的相關責任,也就是所說的誰介紹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避免很多情況下,有的老師只管介紹,有的基層組織只管審批,不管發展質量的失職行為,貫徹責任追究制度就是要針對違反發展高職學生黨員工作責任的行為及情況,對相關黨組織及責任人給與責任追究。
三、對策思考
(一)扎實做好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工作
第一,支部應該有針對性的安排專業教師參與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工作,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書育人作用。第二,每名教師黨員帶領1~3名學生正式黨員共同培養多名入黨積極分子。讓學生正式黨員承擔培養入黨積極分子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還可以培養學生黨員的黨務工作經驗。第三,學生發展工作要從新生入校抓起,引導新生中的先進分子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二)提高學生黨支部“三會一課”質量
“三會一課”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的重要方式,同時“三會一課”制度也是學生黨員學習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增強黨性修養的重要平臺,提高“三會一課”質量對于加強黨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加強教工支部與學生支部的結對共建,達到增進師生交流和感情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工支部的示范作用,可以促進學生支部黨建工作。第二,開展豐富多彩、主題鮮明的主題黨日活動。根據學生黨員的思想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黨日主題活動,通過坦誠的交流和集體反思,對社會熱點問題和現象進行深入討論,必要的時候可以邀請上級黨組織的領導、老師參與,通過討論讓學生黨員從中受到教育,修正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第三,結合專業特點積極開展社會實踐類型的支部活動。每次支部活動后積極組織學生黨員展開討論,暢談活動的收獲和教訓,為黨員大學生的職業生涯打下基礎。
(三)強化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黨員意識
第一,在學生黨員宿舍設置黨員示范崗。現在很多學生,申請入黨時很積極,但是,他又不愿意比別人表現的更積極,不愿意在同學中起帶頭作用,這與黨的先進性和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格格不入,設置黨員示范崗就是要發揮同學們監督作用,監督、幫助他在同學們中真正發揮帶頭作用。第二,推行學生黨員掛牌亮身份制度。掛牌亮身份就是為了更好地接受廣大同學監督,增強學生黨員的責任感、使命感,同時也是監督和約束學生黨員更好地起模范帶頭作用,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言行的過程。第三,鼓勵學生黨員積極投身專業實踐和社會實踐,立足社會做貢獻。學生黨員應該利用假期開展社會調查、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促使學生黨員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認識社會、提高黨性。
(四)加強和完善公示制度
可以利用校園海報、廣播、報紙和校園網絡等媒體為公示載體,使公示能方便師生及時了解,發揮公示的應有的效果,公示要貫穿到培養教育發展的每一階段,擴大聽取師生意見的范圍。
(五)不斷創新和完善聯系監督機制
在高職院校中,可以設立意見箱、監督電話、投訴郵箱等,方便師生及時準確的反映問題,并使得黨建工作者能夠及時掌握發展對象信息,建立普通師生到黨員的聯系監督互動機制,完善聯系監督機制,能使黨建工作中信息反饋暢通無阻,形成良性監督循環機制。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培養、教育、管理是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學生黨員是黨的新生力量的主要來源,其質量高低對黨的整體素質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對于蓬勃發展的高等職業教育,黨員發展質量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要不斷探索新常態、新形勢下黨員發展、黨員質量提高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培養更多政治素質過硬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