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威
【摘要】生態旅游是吉林省旅游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在深入分析吉林省發展生態旅游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基礎上,嘗試探索生態旅游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吉林省 ?生態旅游 ?發展 ?對策
生態旅游是近來吉林省大力倡導發展的旅游策略,做好生態旅游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并根據吉林省實際情況,來制定有效的有針對性的旅游發展對策。
一、吉林省發展生態旅游的有利因素分析
(一)吉林省確立建設生態強省戰略
2001年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通知》精神,吉林省人民政府發布了《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產業建設生態旅游強省的決定》,提出要加快培育旅游支柱產業,建設生態旅游強省,推動并實現吉林省旅游業的跨越式發展,吉林省發展生態旅游就有了省政府的支持
(二)生態旅游資源類型豐富
吉林省生態旅游資源不僅種類多,而且分布空間良好。吉林省的生態旅游資源有:自然遺址、荒漠、草原、水域濕地以及森林,有將近40個省市級和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10多個國家級的森林公園、約30個景區、100多個景點,生態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吉林省生態旅游資源空間分布狀況良好。在吉林省東部分布著火山山水森林旅游資源,比如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等;在吉林省中部分布著湖泊水源涵養林旅游資源,比如凈月潭和松花江等;在吉林省西部分布著草原、沙地和濕地旅游資源,比如松嫩沙地和科爾沁沙地等,而便利的交通條件更是將這些旅游資源聯系了起來,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更具有多樣性的旅游享受。
(三)森林、農業生態旅游資源優勢明顯
吉林省的森林生態旅游資源優勢明顯,長白山綿延千里,橫跨過吉林省的多個縣市,山上森林資源豐富,有“長白林海”的美譽,多個國家級的森林公園:龍灣群、五女峰、白雞峰等;多個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長白山自然保護區、伊通火山群自然保護區等,特別是長白山自然保護區,不僅面積大,而且質量高,具有非常高的生態價值和旅游價值。
吉林省的農業生態旅游資源優勢也比較明顯,吉林省不僅是“東北三寶”的主產地,它還擁有十分豐富且珍貴的野生動植物。其已探明的野生動物種類有437種,已探明的野生植物種類有5284種,其中包括:珍稀野生動物金錢豹、梅花鹿、丹頂鶴、紫貂、東北虎等;有用藥用植物1452種,珍貴藥用植物天麻、人參、細辛等,特別是長白山地區天然藥材資源十分豐富,是我國三大天然藥材寶庫之一。
吉林省西部的草地資源豐富、草場面積較大、分布連片、草質優良,是我國的八大牧區之一,也是我國發展畜牧業的重要基地。
(四)發展生態旅游后發優勢突出
生態旅游這一發展理念提出的時間較早,西方一些國家有更長時間的發展經驗,與這些國家和國內的一些地方相比,吉林省發展生態旅游的時間雖然較晚,但是這些年來政府對發展生態旅游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加,民眾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吉林省生態旅游的發展也就更具有政策支持和民眾支持優勢,也有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的經驗教訓。
二、吉林省發展生態旅游的限制因素分析
(一)客源競爭不斷加劇
這些年來,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都意識到了生態旅游帶來的經濟利益和環保效益,嘗到了發展生態旅游的甜頭,也就都想方設法地改善和調整生態旅游發展戰略,使得本來就緊張的客源競爭變得更加劇烈,這些都加大了吉林省發展生態旅游的客源競爭的壓力。
(二)旅游需求差異化程度日益提高
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后,有充足的旅游資金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交通的便捷和快速化為人們遠距離的旅游創造了條件;再加上民眾自我意識和自主選擇能力的提高,以及各地旅游宣傳力度的增加,民眾旅游的選擇性更強,呈現出的旅游需求的差異化程度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高,這些都會影響到吉林省發展生態旅游時客源上的競爭壓力。
(三)生態旅游產品宣傳力度不夠
吉林省目前沒有形成一個完整合理的生態旅游營銷機制,負責其景點宣傳和生態旅游產品宣傳工作,導致吉林省生態旅游產品開發不充分、后續營銷和服務工作不完善等,嚴重制約了吉林省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和發展效益的增加。
(四)生態旅游開發資金不足
生態旅游是將生態自然和旅游業以及經濟發展結合在一起的一種產業,其中涉及到旅游資源和自然資源的開發、自然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交通條件的創造和改善等,這些方面的發展和提升都要有大量資金支持。然而政府能夠支持生態旅游發展的資金畢竟是有限的,遠不能滿足其發展所需。
三、吉林省發展生態旅游的對策
(一)吉林省發展生態旅游的總體思路
要充分利用吉林省發展生態旅游的優勢條件,在保證生態環境不被破壞且得到良好的保護的前提下,盡可能充分地開發生態旅游資源;
要對游客的消費趨勢以及旅游喜好進行調查了解和分析,細化旅游市場,建立和發展符合游客需求的生態旅游項目;
要最大化地發揮出吉林省生態旅游資源的優勢和特殊性,開發體現吉林省特色的生態旅游景區,生產和銷售具有吉林省特色的生態旅游產品,創造出只屬于吉林省的生態旅游特色,與其他地區形成較大的差異,從而提高吉林省生態旅游對游客的吸引力,獲得更多的游客。
(二)吉林省發展生態旅游的對策分析
1.開發高品質生態旅游產品,積極開拓客源市場。充分利用吉林省充足的生態旅游資源,對國家地質公園、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文化遺產等進行生態旅游規劃,重點管理濕地、森林、湖泊等較為脆弱的旅游資源,不僅要將這些區域單獨隔離出來,劃分嚴格的游覽區和保護區,還要為這些地區配置專門的保護設施。
2.開展對生態旅游的促銷工作,提高目的地知名度。將多種營銷手段和營銷方式結合起來,建立完善的生態旅游營銷機制;鼓勵企業對吉林省的特色產品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調動企業的力量加大對生態旅游產品的宣傳力度,并逐漸形成吉林省自己品牌,提高旅游產品名氣的同時,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
3.廣泛吸引多方資金,加快生態旅游景區建設。除了政府出資外還可以通過社會機構捐助、民眾集資的方式獲取生態旅游景區建設的支持,還可以通過投標的方式,適當將生態景區的部分建設與管理工作交給相關企業。
4.加強旅游資源保護,實現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對生態環境以及自然資源保護的重視程度,加大對環境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技術和手段的研究力度,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水平;并加大對民眾和游客環境保護和生態資源保護的宣傳與教育力度,調動起民眾自發保護生態旅游資源的意識和積極性。
四、結語
只有了解吉林省生態旅游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把握利用自身發展生態旅游的優勢,提出并實行合理的發展策略,才能提高吉林省生態旅游的競爭優勢,吸引更多的客源,推動建設生態旅游強省。
參考文獻
[1]陳景翊.吉林省生態旅游發展的對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2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