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立+徐銘鴻
【摘要】近幾年來,在我國金融市場穩步推進的前提下,個人資產的不斷增加,加上股票、基金、債券等銀行理財產品的日漸豐富,使得儲蓄這種投資方式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相比于原來有較為明顯的下降。然而,我國在經濟高速發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麻煩。通過與全球先進國家理財業務的對比可以發現,商行理財服務劣勢特別突出,其中理財素質不高,理財服務進程遲緩是一個十分麻煩的問題。本文淺談了中國商行個人理財服務發展狀況,并提出了其中的制約提升的原因,指出了幾個推動我國理財服務進步的對策和方法。
【關鍵詞】個人理財業務 ?商業銀行 ?理財產品
如今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的是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現在最為常見的理財方式是銀行存款,而存款本質上也只是實現資金的安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銀行業已經推出了理財服務,這些理財服務不僅要實現資本的保障,而且在此基礎上基合理的進行資本的升值,使人民積累更多的資本才是商行所追求的。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在此背景下快速發展,理財產品從單一品種開始,逐步發展成豐富多樣的產品需求,服務理念和相應的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同時,我國金融體系的開放程度也在逐步增加,商業銀行尋求金融體系和其他行業如證券、保險、信托等業務合作,進一步拓展了個人理財的發展空間。據統計,僅2015年銀行業理財市場就有465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了理財產品,總共發行186792只,每個月平均新發行產品15566只,累計集合資本158.41萬億元,平均每月募集資金13.20萬億元。從開放式理財產品來看,全年共新發行產品4162只,比2014年增加59.03%,累計募集資金高達115.55萬億元。封閉式產品比2014年增加3.75%。累計募集資金為42.86萬億元。由此可見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然而,在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中,大部分理財產品的起投門檻較高,并且理財客戶經理提出的建議一般都是表面性的,沒法按照客戶的實際需要制定詳細的理財計劃,這導致了客戶往往憑借著銷售人員的介紹購買,在不完全了解理財產品真實收益率的情況下盲目購買,其結果是預期的收益率高高在上,而實際的收益率則甚低,銀行很可能與客戶產生不快,同時也損害了雙方的合作關系,使得銀行難以獲得長期收益。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了促進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豐富產品品種
個人理財業服務依賴于理財產品,各式各樣的理財產品才會給個人理財服務一個強大支持。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與國外商業銀行的對比,我國銀行的產品品種少之又少,不能滿足人們在產品的需求方面。所以要在根據國家的規定,同時參考客人提出的要求,加快產品類型的開發速度,不斷改變和引入最新產品。不斷對理財項目進行創造,這就要求我們做好以下幾點:對銀行的人力資源進行調整,并迅速對客戶的要求作出回應;運用各種方式對產品進行創新;將市場列為目標,創造針對不同客戶群體的項目;從點滴做起提升服務質量。
二、理好客戶關系
我國商行目前的五福經式,側重于產品的推廣。它不能有效的留住已有客戶,也不能了解客戶真正的需要,使客戶得到滿意并長期合作。為了提高效率,商行的理財服務部門須將側重點從產品轉變成為客人,關注客人對于銀行所做的貢獻,建立以客戶關系管理為核心的運行機制是進行客戶分組,以確保優秀的客戶群;加強對客戶關系的處理;為客戶提供多方位、全面的服務。
三、增強對人才的培養
理財職員相互約束的同時也是督促個人理財服務進步的關鍵點。商行要想有所發展和進步,就需要培養一些熟知專業知識的綜合型高素質人才。現在,各商行個人理財業務的職員基本上是原來銀行中柜員里挑選的。他們的自身條件和對于本銀行的熟悉情況必然強于普通的員工,但依舊有著很大的缺陷。個人理財職員的培訓需成為商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重中之重,一步步地從幾個角度進行:增加培養強度;提升目前理財人員的能力;組建個人理財從業資格認證系統;編制相關的行為準則。
四、樹立正確經營理念
個人理財業務是以客人為服務對象,客人對銀行的滿意程度必然干擾客戶對銀行的態度,所以,在發展個人理財業務的階段,銀行要把客戶為主體這一觀念當做一個很重要的課程來學習。國外銀行業的先進之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從實際運營來看,要想真正達到以客戶為中心的目標,須要保證合理的個人理財制度,同時合理的將人進行分類,明確理財方向,在有保底的條件下完成理財規劃。一是人生階段。按照客戶的年齡、家庭、收益和工作等情況,根據一定的排序決定想要的產品,從而合理對儲蓄進行分配,使其按照不同方法組成個人或家庭財產。二是理性分析。要替客人著想,按照客戶的需求,對理財產品進行全方位的審核,得出最有益的方案。三是風險保障。對國外的成功經歷分析,在儲蓄、保險和投資里,保險的風險保障是最高的,是最有作用的理財產品。
五、倡導科學理財理
如之前所講到的,由于長時間受傳統理念的干擾,我國很多人們的理財概念中一直有一些誤解。商業銀行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傳播和指導,提倡正確的理財觀念,形成良好的理財氛圍,引領絕大部分人們解除誤解,建立健康的理財思想和觀點。詳細來講,就想要讓大部分人理解以下幾各方面:第一,單靠存錢會干擾生活的品質,只有既工作又理財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率。好的理財不但要提高收入,而且還要要降低非必須的輸出,同時適當的科學的進行投資。第二,不是說富人才能理財,理財對于普通人來說也同樣重要。因為對于富人來說,財產的降低影響并不大,即使理財中會有失誤,也是造成少量的經濟損失,不會對其生活有太大的影響,而對于普通人就不一樣了,也許就是其家底。第三,理財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提高生活的水準,改善生活條件。合理的理財,會使家庭的財產在一個良性的循環,從而滿足各個生活方面的需要,進而使自己的人生豐富多彩。
作者簡介:胡中立(1993-),男,山西長治人,山西財經大學2015(金融學)學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發展、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徐銘鴻(1991-),女,山西臨汾人,山西財經大學2015(金融學)學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發展、商業銀行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