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涵城+趙旭
【摘要】最近這幾年我國政策大力支持金融創新,于是國內的城市商業銀行敏銳的洞察經濟大環境的小變化,加上自己的本身的特點,對產品以及服務的創新實踐下了大功夫,本文通過對目前銀行業的創新以及發展進行了探討研究,并同時分析討論了銀行發展時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最后對我國的城市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些許參考性的建議。
【關鍵詞】城市商業銀行 ?金融市場 ?發展路徑 ?戰略投資
城市商業銀行在我國起步較晚,對城市商業銀行的相關研究在我國的開展也較遲,目前,對于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的研究是我國學者較為感興趣的方面。城市商業銀行這個名稱產生于中國,國外也有類似性質的銀行,但不叫做城市商業銀行,其主要是一些儲蓄機構與合作機構。在國內城商行的發展路徑選擇上,其他國家相關機構的成功經驗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好的借鑒。研究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路徑,不斷發現和改進我國城市商業銀行自身存在的問題,這能夠使我國城商行在新時期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效益。
一、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概述
目前,我國城商行發展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競爭優勢弱
城市商業銀行屬于地方性商業銀行,對于一些中小企業或者個人客戶,特別是對一些與城商行通過其特有地理與經營優勢建立密切聯系的中小企業與個人方面有較大的自由。相比較之下,我國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對于客戶資源則沒有太大的地域局限性,其經營對象地域分布非常廣泛,而且具有多元化的盈利渠道,這使得城市商業銀行的競爭力不足日益凸顯,其發展前景也受到很大的挑戰。到現在為止,國內的大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的規模都還處于中小商業銀行的范疇。
(二)資產規模持續擴大
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城市商業銀行都在不斷尋求將自身的資產總量和業務范圍擴張,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當下我國社會經濟總量的不斷發展。相對于傳統的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近年的發展速度較快,其潛力也不斷增加。2010年,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總資產為7852億元,而到2015年5月底起總資產達到226800 億元,提高了3.4個百分點。
(三)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創新性需求增多
城市商業銀行的業務水平發展需要與國家和地方經濟的發展相匹配,這就讓城商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任務變得刻不容緩。這些年來,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城市商業銀行也將自身和科技的發展相結合,大力拓展網上銀行業務,使得工作效率和業務范圍得到了強有力的發展。業務種類方面,城商行將自身業務種類進行多元化經營,擴大了銀行盈利渠道,提高了銀行的利潤收入。當今社會的經濟結構正在經歷著大范圍、深層次的調整,加之政府對金融市場逐年放寬的政策的促進作用,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當下的經濟環境。但在把握機會的同時,我國城市商業銀行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以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
二、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經營區域單一
目前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范圍影響著甚至阻礙著城商行的發展,其經營范圍縮減到單一城區里,嚴重制約其發展以及不能發揮相應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將城商行的優勢集中到單一區域或者機構中,不能保證處于劣勢地位的企業發展,其次若城商行將資金聚集在小部分企業中,城商行將會承擔很大的發展風險,這更加有損于城商行的發展空間。
(二)金融市場占有率偏低
當前我國的城市商業銀行不僅從規模上不斷擴大,而且發展速度也在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并不壯大,并且發展時間也較晚,根基并不牢固,與中小型銀行比較,其規模與之差不多,在金融市場上也沒有占據較大規模,與國有股份制銀行相對比,還需要加快發展步伐,提高其影響力。
(三)市場定位偏低
一直以來我國商業銀行在較低層次的競爭領域中,其中有很多商業銀行不重視成本以及發展規劃,不積極培養客戶,忽視客戶的需求,發展業務沒有目標,甚至利用違法違規手段吸引客戶,這種發展之道的做法將要限制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
(四)內控體制不健全
目前我國的城市商業銀行聘用的風險經理沒有達到要求,并且多數商業銀行沒有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機制,更加沒有對部門設置進行現代化管理。因此,城商行無法應對風險更無法防范風險,同時授信部門和運營部門不能達到風險權威的管理工作。
三、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路徑選擇
各種矛盾隨著國際國內的金融市場不斷改革不斷涌現,城商行發展面臨著重重阻礙,只有針對客戶的實際需求,適應市場變化,才可以在市場中立足,才可以鞏固自身提高競爭力。城市商業銀行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條件,發展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改變適應時代進步。
(一)在設立異地分支結構的基礎上加強合作溝通
城市商業銀行在異地設立分支機構可以達到擴散風險,提高能力的作用。擴展分枝異地銀行,也使得銀行有了異地的客戶群,加強交流、減少信息不對稱、互通情報,從而也減少了額外費用的開支。城商行的業務種類受當地環境所影響,一般在外地分支機構員工待遇比本地區好,激勵完善,能夠加強員工的工作效率及穩定性。同時,在業務方面,主動性高、比較靈活,使分支機構能夠更好地立足。
(二)在異地設立分支機構沒有當地政府的支持,同時也對當地客戶資源信息狀況不熟悉,容易使地理優勢變為地理劣勢,容易發生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定位不準,就會打破原有管理模式。客戶在異地辦理業務花費時間多,因為異地網點設立少,并且不易完成。
(三)城商行在異地設立的機構應該與當地銀行聯合,有利于資源分享,更加有利于資源的配置
使得本地城商行實現跨地域經營,擴大經營范圍,減少信息成本,減少信息交流,促進合作,同時提高城商行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四)引入戰略投資者,進行跨區域經營
引入戰略投資者可以使銀行自身獲得先進管理發展模式、信息技術及現代化公司管理制度。引入戰略投資者,是銀行獲得資金融入的一個重要途徑,這樣一來,銀行可以使自身股權結構得到優化,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形象。除此之外,公司的資源整合能力也能通過外來戰略投資者的先進經驗來得到大幅改善。
參考文獻
[1]李農.發展我國跨國銀行的充要條件分析[J].計劃與市場,2011年02期.
[2]尚教蔚.中國跨國銀行發展有關問題的思考[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3]桑艷玲.我國發展跨國銀行的前景淺析[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12年01期.
[4]王向榮.試析我國跨國銀行的發展[J].甘肅金融,2012年07期.
[5]陳瑱.論母國對跨國銀行的監管[J].商業研究,2013年17期.
作者簡介:孫涵城(1992-),男,漢族,江西省人,云南財經大學財政與經濟學院國民經濟學在讀碩士研究生;趙旭(1990-),女,漢族,黑龍江省人,云南財經大學財政與經濟學院財政學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