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婷
余秀華的身體書寫
曹 婷
湖北鐘祥橫店村的農民女詩人余秀華的詩歌,近來在詩壇引起了廣泛關注,她的詩歌主要以當下現(xiàn)實生活為關照,進行身體書寫。她以對日常生活的關注來表達自己詩意的追求,力圖在現(xiàn)實的瑣碎繁雜中尋求突圍。她不回避性對女性的重要性,認為性是連接肉欲和精神的橋梁。余秀華關注個人身體的情感和欲望,寫“性”對于人的現(xiàn)實和精神意義。最后她的暴力書寫,也是以身體在場的書寫,沒有血淋淋的場面,但是卻飽含著詩人無法言說的傷痛。
身體 日常生活 性
身體是人最直觀、最外在的特征,每個人都首先是身體的存在,而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人們不僅有血肉之軀,還有情感、思想等超越生物屬性的一面,隨著人的文明程度的加深,人們不僅改造外部世界,也不斷地改造人的身體,從而使身體成為一個包含著歷史、社會、文化等諸多信息的存在。這個身體既被個體擁有,同時又受到社會意識的支配,身體既是人的自我理解的起點,又是人與社會、自然溝通交往的存在支點甚至價值支點。
身體也因此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中不可忽略的元素,余秀華詩歌的身體書寫主要表現(xiàn)在對日常生活的關注,對性話語的書寫和對暴力的關注。
每個人,無論是高貴還是卑賤,無論是專心在精神世界中探索的知識精英還是為食物奔波的平民百姓,從出生伊始到生命的終結,都被日常生活包圍著,人對日常生活的依賴,就如同對空氣的依賴一樣。以日常生活為本意的身體敘事是文學的一個永恒主題。人的身體是靈肉合一的身體。
余秀華很注重從日常生活角度表現(xiàn)人的現(xiàn)實生活和精神面貌。《河床》里的奶奶,將體內沉睡的螺絲和斑駁的木船一一指給“我”看。這里的“螺絲”和“木船”作為兩個意象,隱喻著繁雜生活的艱辛。詩人并沒有向我們透露奶奶的年齡,詩人只說她已經(jīng)瘦骨嶙峋,身上的皮能拉很長。作為一個農村婦女,奶奶可以說是被生活榨干了脂肪,然而她已經(jīng)習慣得近乎麻木了,所以連行走路線都忘記了。奶奶的一生,仿佛只是打了一個漩,然后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就像一頭驢子,牽引著沉重的石磨,然后自己老了,死去,而這正是奶奶一生的寫照。奶奶是一個俗人,是廣大農村婦女的代表,“螺絲”和“木船”象征著人們無法逃脫的日常的瑣碎事務,而這些具體的、形而下的生活則嚴重影響著人的思想和行為,沒有誰能夠做到真正的超脫。所以詩人筆下的奶奶指給“我”看的風景才是她真正關心的,也就是生活本身的斑駁,而通過何種方式去生活,是詩意地棲居還是像一個只顧埋頭覓食的動物,她已經(jīng)不記得,或者說潛意識里這根本不重要。她真正關心和焦慮的是物質層面的問題,那么精神的自由度必然會受到影響。
“作為愛恨情仇各種情感的對象,身體既是我們自己,也可以說是他者。對于精神分析學來說,它是主要的自戀對象。而對于虔誠的禁欲主義者來說,它是阻礙精神圓滿的危險的敵人。在多數(shù)情況下,身體在諸如此類各個極端之間處于一個搖擺不定的位置,它既是快樂的主題和對象,也是無法控制的痛苦的化身,對理性的反抗,以及終有一死的載體。”身體是肉欲與精神的紐帶,余秀華關注個人身體的情感和欲望,寫“性”對于人的現(xiàn)實和精神意義。
她的代表作《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是對性的直接呼喚。詩人開篇寫道:“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性是什么?性是兩具肉體碰撞時候的快感,也是催開花朵的神秘力量。在詩人筆下,性既是一種具體可感的,又是一種可以愉悅人心靈的形而上的,這是性給予詩人不同層面上的意義。而性在她的詩歌里以花的形態(tài)含蓄出現(xiàn)。余秀華對“花”懷著孩子氣般的好奇,各種各樣的花在她的詩歌中多次出現(xiàn)。在《我愛你》中:“茶葉輪換著喝:菊花,玫瑰,茉莉,檸檬/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帶/所以我一次次按捺住內心的雪”這里出現(xiàn)了菊花,茉莉,玫瑰。又比如她的《面對面》:“你曾經(jīng)控告我:說我半夜偷了你的玫瑰/把一匹馬的貞潔放進了井里。哦,你說你坍塌的城墻/有我攀爬的痕跡”這里再次出現(xiàn)了玫瑰。
余秀華詩歌的日常生活關注、性話語都是強調身體在場的寫作,“身體”是個人在場的標志之一。一個詩人,如果沒有對存在、對她所體驗的生活的身體性參與,就是凌空蹈虛的,那么她的詩歌也會顯得忸怩做作。余秀華作為一個身體患有疾病的人,身體的缺陷使得詩人的知覺神經(jīng)比一般人更敏銳,對生活與世界的觀察也更細微,口頭交際的障礙使她的語言思維與書面表達更敏感。余秀華直面生活中的平庸與殘酷,在現(xiàn)實的基礎上進行了對意義的追問,面對困境,她采取的是詩化的突圍。
[1]余秀華.搖搖晃晃的人間[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2015(02).
[2][美]彼得·布魯克斯,朱堅譯.身體活——現(xiàn)代敘述中的欲望對象[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3]余秀華.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http://baike.so.com/ doc/7927612-8203040.html.
[4][奧]佛洛伊德,高覺敷譯.精神分析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5]王澤龍,楊柳等.在詩歌里愛著痛著——余秀華詩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0fe7c0102vj7g.html.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
曹婷(1990-),女,安徽安慶人,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2014級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