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船 崔菁菁 翟信君
淺析有效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設計原則
夏 船 崔菁菁 翟信君
近年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受到很大重視,各個高等教育學校都采取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來改進和增進課堂教學效果,本文作者結合調查研究以及對當代教學理念的不斷理解和學習,提出了以下幾種有效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教學設計原則,希望對廣大英語教育者、愛好者和學習者有所幫助。
大學英語 有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 協作學習
良好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效果對于大學英語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和幫助,眾所周知,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來源于良好的課堂教學設計,那么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又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首先,要明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設計理念和原則。我們都知道,課堂教學的中心和主體都是學生,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目的,學習狀態,根君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建構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其次,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發起者,參與者和總結者。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盡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盡可能讓學生參與,組織和發起,完成各項活動。最后,以學生為中心,就要把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題變成學生感興趣的主題,語言組織也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以學生為本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情境教學法是深受廣大師生喜愛的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構建了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對語言意義的建構有著重要作用,增添了語言學習氛圍,滿足了廣大師生的語言學習的要求,幫助廣大師生更好地明白語言意義本身,對于有效課堂教學活動尤為重要。廣大師生要積極搭建和建構情境這一教學平臺,積極投身其中,共同建構和積極參與,并進行及時和適當的反饋,不斷進行改進和提升,建構更佳的情境,促進意義建構,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合作學習在當今的外語學習中越來越受到關注。眾所周知,語言的學習和意義的建構都是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的,交流當中必須有合作,進行合作學習對于意義構建起到增進理解,增進交流,促進高效學習和吸收的關鍵作用。對于學習者和教學者來說,合作學習都使得意義建構相對輕松,比較自由,課堂教學更有效。
根據語言學習理論,語言學習者和教學者都知道,自然的語言學習環境對于語言學習幫助極大。而且我們都知道,語言學習大部分都是在自然語言學習環境中進行的,對于二語習得者來說,為了更好地達到語言教學效果,很有必要設計相關的語言學習環境。這里提到的學習環境,并非教學環境,因為教學環境下的語言學習環境是遠遠不夠的。對于語言學習環境的設計,可以根據教學課堂教學內容展開,緊緊圍繞課堂教學內容,目標,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構建相關的語言學習環境,安排和組織語言學習者積極投身這個語言學習環境中,比如說,現在有好多大學利用周末和業余時間安排廣大學生以某個主題為主舉辦相應的英語角或者英語聚會,可以邀請在校的英語留學生和英語外教,這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作用。
當今時代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各種信息資源層出不窮。充分利用好這些信息資源對于建構有意義的課堂教學是有益的補充和幫助。首先,多媒體資源為語言學習提供了音頻、視頻資源,讓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到語言的各個方面,也增加了語言學習的趣味性和多樣性,使得語言學習變得豐富多彩,不那么枯燥無味。其次,各種搜索引擎也能幫助學習者和教師提供各種信息資源來發現問題和解決語言學習中的問題。最后,各種多媒體和信息資源也彌補了課堂教學的缺點和不足,使得學習者感受到語言強大的交流和溝通作用。
要想獲得滿意的課堂教學效果必須建構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教學課堂活動必須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以上教學設計原則是作者及廣大同仁在多年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辛苦積累的成果,并多次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幫助廣大英語學習者獲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得廣大英語學習者和愛好者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取得了巨大進步,少走了不少彎路。誠然,在建構有效課堂教學的教學設計原則方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廣大語言學習者能夠共同參與,共同學習,共同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積極投身教學設計原則,更好、更快地促進廣大語言學習者的語言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發展。
[1]Jean Piaget,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2]孫曉青.對學校教育評價指標的研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4).
[3]呂志江.順應電大生學習心理 改革鄧小平理論教學[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02).
[4]王正明.踐行道德策略性知識的意義及教學設計[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04).
(作者單位:吉林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
本文系2015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建構主義理論視域下大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研究成果,編號24-17,課題批準號GH150590。
夏船(1975-),女,吉林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