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雄
興趣教學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陳正雄
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提高文言文的教學質量,值得每位語文教師潛心探究。在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興趣教學法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文言文教學手段,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介紹了興趣教學法在文言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興趣教學法 初中文言文 應用策略
文言文是我古代先賢的智慧結晶,在初中語文教育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學生對文言文普遍存在畏難心理,導致文言文教學陷入困境。筆者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還在于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找到教學突破口。現將筆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應用興趣教學法的具體策略進行詳細的闡述。
巧妙的課堂導入可以先聲奪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課堂導入方式多種多樣,包括介紹作者生平事跡、介紹作品創作背景、講述趣聞趣事、引入名言佳句、播放相關視頻等。巧妙的課堂導入,能夠讓學生對作者和文言文本身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令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以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核舟記》一文為例,筆者在教學之前,特地在網上搜索了我國“核雕之鄉——舟山村”的相關信息,對核雕的制作工藝與流程進行歸納整理,同時下載了大量精美的核雕作品,并將這些資料制作成PPT課件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過來,學習興趣高漲,《核舟記》這篇文言文的教學也自然而言的進展得十分順利。巧妙的課堂導入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學習熱情,是整節課堂能否高質高效的先決條件[1]。
對于初中學生,尤其是小升初的初一學生而言,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一切新鮮的事物都能吸引他們的注意,當然也包括文言文的學習。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并以此為契機,采用情境誦讀的教學手段,活躍文言文課堂的教學氛圍。以人教版七年級《論語十則》為例,筆者曾在網絡上看到一位溫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這樣做的:在解釋重要字詞及疏通文義之后,讓學生模仿古人搖頭晃腦的讀書方式進行自由誦讀,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所有的學生都搖頭晃腦,不亦樂乎,課堂氛圍輕松活躍,學生沒有任何壓力,消除了文言文學習的畏懼和壓抑心理。在此基礎上,這位語文老師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孔子是在何種情境下向學生說的這一番話。如此一來,學生既輕松的記住了課文內容,也實現了與古人和經典的對話。這位老師的做法不僅教活了課本、教活了知識,也活躍了課堂和學生的思維。以此為基礎,循序漸進,此篇文章的教學就是水到渠成了。筆者在教學中也嘗試了此種方法,實踐證明有效的情境誦讀法,能活躍課堂氛圍,令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高[2]。
由于文言文這種文體與現如今人們的表達方式和寫作習慣相去甚遠,學生普遍存在理解上的困難,所以我們可以應用情景再現的方法,復活當時的情境,以此取得練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多媒體以其生動、形象、直觀等優勢,被廣泛應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實現了聲音、圖像和視頻的融合,令單調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構建活躍生動的學習氛圍。所以,在文言文教學中,可以巧妙地應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在八年級《水調歌頭》教學中,筆者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王菲版的《但愿人長久》一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八年級上冊的《三峽》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三峽分光,讓學生領略三峽美景,然后讓學生閱讀課文對比書中三峽與視頻中三峽的異同之處;在九年級《隆中對》的教學中,筆者以動畫效果展示有關頌揚諸葛亮的名聯名句,讓學生對諸葛亮這個歷史人物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些教學情境創設的方法的運用,都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帶去了深刻的情感體驗。
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創造思維是教育教學的重點所在,而語文學科在學生想象力和發散思維的培養上更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初中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語文的優勢,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思維和能力。雖然教無定法,但是語文老師應當爭做教學的有心人,主動拓展課外知識,讓學生深刻領悟教材,在學習中得到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全方位訓練,從而不斷提高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例如,在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時,筆者要求學生就生活實際,向大家講述自己曾經策略性的勸解別人的案例;在教學《石壕吏》時,讓學生將該文改編成劇本,進行情景表演;在講授《論語》時,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切身的體會談感想說感悟等等[3]。
文言文是我古代先賢的智慧結晶,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所以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語文老師應當堅定自身教學信念,采用形式多樣的興趣教學法,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推動初中文言文教學工作更好地開展。
[1]周成榮.激發學生興趣,展現文言魅力——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思路淺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0):82,219.
[2]李鈺娟.以興趣為引導的初中文言文教學策略[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3.
[3]于洋.愉悅原則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作者單位:沙灣區葫蘆鎮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