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真
論電影敘事時空的跳躍性之美學特點
何燕真
電影蒙太奇構建電影的完整性和統一性,蒙太奇美學賦予電影獨特的審美特性。愛森斯坦認為蒙太奇貫穿電影的每個層次。電影蒙太奇于電影的作用顯而易見,電影的時空關系也是電影美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并與電影蒙太奇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利用時空的特殊關系,并與蒙太奇技巧結合起來,可以產生新的審美效果。電影時空關系的一個明顯的特征是電影的時空跳躍性。
電影美學;時空;跳躍性
在討論電影的時空跳躍性的美學特點之前,我們需要了解電影美學的概念,從黑格爾所認為的美學藝術哲學而言,電影美學是關于電影的藝術哲學,對于電影的藝術哲學,從關于電影美學的研究中,有相當一部分研究側重電影理論,而忽視美學特性,另一些電影側重美學理論的論述,而忽視電影理論的研究。這是有關電影美學的討論中較為明顯的問題,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電影與美學本身是屬于不同的范疇,電影是屬于感知的視覺形象,而美學更多的是關于哲學范疇,兩者之間的結合需要較長時間的磨合、過渡、成長的過程,電影美學定義的形成至今仍然有諸多不同的說法。
電影敘事時空的跳躍性是電影的時空關系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一般不存在于電影的線性敘事時空結構當中,而是存在于非線性的敘事時空結構當中。非線性的敘事時空結構包括電影的時空交錯式結構、套層式時空結構、瓶貼式時空結構。電影的非線性敘事時空結構中經常使用時空的跳躍性,并通過兩條不同的敘事線索貫穿于影片。通過時空的跳躍性,將不同時空中的人物和事件不斷地展現給觀眾,這種跳躍性的影片表現方式不僅使影片更具有靈活性和跳躍性,更能夠引起觀眾的深度思考,觀眾不再是按照傳統的影片思維欣賞影片,而是趨向于復雜的多線式的影片觀賞。
電影的時空跳躍性的美學特點,主要是從電影的時空跳躍性的角度去分析電影的美學特點。不僅包括電影本身的時空特性,而且包括美學的哲學范疇。我們可以欣賞到電影時空跳躍性的審美特性,其藝術的審美規律,可以欣賞到時空跳躍性所要表現的人文屬性,包括世界、社會和人以及電影所表現的人文精神、關懷和思考。從一個明顯的例子中看,《法國中尉的女人》這是發生不同時空的兩個愛情故事,一個維多利亞時代薩拉和查理的愛情故事,一個是八十年代安娜和邁克的愛情故事。這是兩條不同的敘事線索,也是兩個不同的時空,但是兩個時空所表現出來的人文精神都是一樣的、兩個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都是向往自由的。薩拉不在乎自己身份的卑微,她生活在自己的自由世界中;安娜也是為了追求自由而離開了邁克。影片中,導演通過兩個時空的交錯和融合,帶給影片靈活的敘事模式和構建模式,帶給觀眾多層次的思考,而且兩個時空里的故事所表現出來的人文精神都是一樣的,即是對自由的向往與追求。
同時,影片中兩個敘事時空的跳躍,通過情感延續塑造了完整的影片結構,時空跳躍所表現出的情感延續也是影片中人物追求自由的過程表現。影片中人物的情感有延續性的跳躍,如,薩拉約查理見面,想要跟他敘述十八個月前她的遭遇的時候,查理由于顧及費里曼小姐以及旁人的眼光,所以表現出的憂郁心情。跳躍到另一敘事時空里,邁克和安娜在臥室里,安娜躺在床上,而邁克站在窗前表現出憂郁的表情。在這兩個不同敘事時空里,查理的情緒在邁克那里得到了延續,他們都為自己面臨的愛情問題而煩惱。另一個敘事場面中,薩拉向查理訴說完自己的遭遇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憂郁情緒,跳躍到另一個時空中,是安娜和邁克在海邊,安娜也表現出憂郁的情緒。薩拉的憂郁和苦悶在安娜那里得到了延續。不同時空里的相同情緒是他們面對愛情時的艱難抉擇與思考。
電影敘事時空超越了現實時空的局限,使得不同時空的故事情節以場景環境組合成完美的整體,通過視覺知覺的畫面形式展示給觀眾。觀眾通過觀看跨越了時空的電影情節,再思考電影藝術所帶給人們的哲學思考,對現實社會和現實世界的思考。例如,《羅生門》通過四個不同敘事時空的故事發展,包括武士的敘述、妻子的敘述、丈夫靈魂的敘述以及樵夫的敘述。四個不同敘事時空的跳躍式發展向觀眾展示出人類心理的一個普遍規律,當人們一觸及自己利益的時候,就會扭曲事實的真相,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情境發生。跳躍發展的四個時空所表現出來的美學思考是解釋人性的弱點,人在面臨自身利益時容易編造謊言,無法客觀性地重述過去事件的發展。
電影敘事時空的建構,取決于觀眾的主體經驗,不僅包括現實的時空經驗,還包括對電影敘事中的時空畸變的積極回應。觀眾往往把自己想象成處在電影時空之中,從一個隱藏身體的空間遠點和時間節點建立電影的時空形式。從以上分析的三種非線性時空結構中的敘事時空中,觀眾通過對電影中不同時空的片段敘事,進行分析和歸類,把自己處于這一時空之中,將同一時空形成一條敘事線索,建立完整的敘事結構。當然,時空敘事模式已經出現了新的形式,不再是傳統的順序式從一個時空統一的敘事時空跳躍到另一個時空統一的敘事時空,有時候是將兩個時空放在同一畫面上進行敘事,如,《戀愛大過冬》里面的主角在門口看自己的母親對自己小時候關懷的場景,就是采用兩個敘事時空放在同一個畫面進行敘事的技巧。
欣賞電影之美,以審美經驗為中心進行研究,并且對電影藝術進行本質問題的探討,探討關于電影與現實的關系、電影思維和語言、電影本性以及電影藝術形式等問題。傳統的電影文本保留了現實時空的真實性,跳躍式的時空剪輯方式通過對現實敘事時空進行重新調整和適應,并貫穿于整部影片,給觀眾新的解釋含義,這是電影時空跳躍性所特有的電影美學含義。“從美學角度而言,導演根據自己的藝術構思和安排所創造出的影視空間是一種絕對獨有的美學空間,這是因為它那些人為的、經過安排的和綜合的特征”如,《低俗小說》導演通過三個故事的順序打亂而又重新組合的方式,構建了一種新的敘事時空美學,電影不是按照傳統的電影敘事模式和表現方式,而是以一種靈活的、少見的方式將三個故事顯得混亂卻又有序地表現出來。三個故事雖然順序打亂了,卻告訴了觀眾深刻的美學哲理,人們都有正義有畏懼,也有信仰和追求,影片通過三個故事場景時空的跳躍性,建構一個新的美學空間,弘揚人的信仰與義氣
電影的敘事時空的跳躍式的剪輯方式使得電影不再以傳統的敘事方式展示在觀眾面前,而是以更加新穎靈活的方式展示給觀眾,觀眾在觀看跳躍式時空的電影時會產生與觀看傳統電影時不一樣的審美心理。時空跳躍式的剪輯方式建構了一個新的美學空間,使得觀眾產生不同的審美。如上面所論述的三部影片中,它們是以非線式的敘事時空建構起來的,觀眾不再以傳統的觀影模式和審美心理去評析一部電影,而是以新的美學思維將跳躍式時空的畫面和故事情節重新組合起來,用新的審美姿態去審判一部新的電影,電影在觀眾的讀解下自然而然產生新的美學含義,跳躍式的敘事時空的剪輯技巧給電影美學帶來新的審美特性。
[1]王志敏.電影美學形態研究[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
[2]周清平.中西視界融合中的電影審美時空[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
[3]宋家玲,李小麗.影視美學[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
[4]陳玉通.電影藝術美學散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9.
[5]張瑤均.影視的美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6]王志敏.電影美學:觀念與思維的超越[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
[7]張衛,蒲震元,周涌.當代電影美學文選[D]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8]彭吉象.影視美學[D].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漳州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