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映竹 阮殿華 楊學明
(云南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91)
完善服務型政府回應的思考
楊映竹 阮殿華 楊學明
(云南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91)
政府回應是公共行政理論中的新興范疇,也是公共行政實踐過程的直接產物,近年來一直是各國政府與國際組織所共同關注的話題。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政治民主化進程也在不斷地深入推進,民主行政作為現代民主政治的一種基本價值理念,它要求政府必須對民眾的基本要求作出回應并積極采取行動加以滿足。然而,面對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所呈現出的多元化的利益訴求,政府并未能切實轉變職能,同時給予及時有效的回應,政府的回應能力還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因此,建立完善的回應機制是實現我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建設中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服務型政府的建立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服務型政府;政府回應
政府回應,亦稱政府反映性或政府回應性,它有政府應答、反應之意。美國學者格羅弗·斯塔林(GroverStarling)在其《公共部門管理》一書中認為,回應是政府對公眾關于政策變革的接納和對公眾的要求做出反應并采取積極措施解決問題。①政府回應是政府與社會公眾間的上下互動的過程,公民通過有效理性的政治參與把需求信息輸入到政策系統中,而政府經過法治化的程序,使各方異見在穩定的政治秩序范圍內得到整合,并以法律或政策的形式輸出去,進而影響到政府與公眾間的關系維持與改變。政府回應實際上就是還政于民,是政府與公民之間的良好合作。倘若政府忽視這一過程,沒有適當履行政府責任,那是一個不稱職的政府,一個缺乏合法性的政府。從根本上來說,服務型政府回應的目標就是要求政府秉承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依法在職責范圍內開展行政管理活動,權力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對公眾自下而上的需求做出有效回應的過程及其相關制度安排。
最近幾年,我國政府為著力增強政府回應能力,豐富公民參與的途徑和渠道,不斷地創新政府回應機制。政府回應相關制度制度不斷地形成和推廣,法律不斷完善。但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改善。諸如政府回應遲緩、結果不透明、服務理念偏差,官本位思想嚴重,權力本位的意識滲透到每一個社會角落。公務員的權力本位思想導致行政倫理失范,漠視民眾的利益,公民本位的價值取向被忽視;公民政治參與意識薄弱,甚至對政治系統的輸入和輸出完全采取漠然的態度。參與政治活動,消極、被動和不自愿的心態等等。
2.1 增強服務型政府回應的現實途徑
政府自身建設層面:首先必須重塑回應主體理念,強化服務行政理念。在新公共服務理論的指引下,政府的角色是服務,而不是管理,應由過去管理行政理念轉變為服務行政理念。政府回應要求政府以樹立服務行政理念為前提,提高政府回應能力就需要轉變行政理念。因此,政府要轉變行政理念,就應該樹立公正平等、責任信用、依法行政的新公共服務理念。
其次,地方政府層級設置過多,容易造成機構臃腫、人浮于事、政府回應性差、行政成本高等問題。因此,優化行政組織結構,加強扁平化政府建設尤為迫切。建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是我國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必經之路,擴大行政機構的管理幅度,減少中間層級,政治信息能夠順利準確地傳達。
社會層面:(1)培育市民社會。從政府回應的定義中不難看出,政府職能的定位主要依據于市民社會的需求。政府行政能力的高低、回應速度的快慢、行政服務意識的強弱均與市民社會和政府的利益博弈有關,也與公民對政府的監督緊密相關。從這個意義上講,有怎樣的市民社會和公民,就有怎樣的政府。因此,要培育市民社會,大力提高全民素質,以此來增強政府回應的效能。(2)完善網絡服務。完善的電子政府并不僅僅是對相關政策信息的簡單公布,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網絡這個平臺回應民眾需求,為群眾提供切實的服務。政府網站在公布信息和提供服務時還需要設立各種反饋平臺。
2.2 構建服務型政府回應的探索
2.2.1 加快我國憲政建設
憲政是國家依據一部充分體現現代文明的憲法進行治理,以實現一系列民主原則與制度為主要內容,以厲行法治為基本保證,以充分實現人權為目的的一種政治制度。以憲政為指導才能克服如官本位意識濃厚,服務意識比較淡薄等問題。此外,構建服務型政府必須以憲政為平臺,才能保證公共管理的良性運作。首先,憲政下的服務型政府是民主政府。只有憲政民主才能導致服務型政府的產生,憲政的人民主權原則為服務型政府建設提供根本依據。憲政的民主制度為服務政府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憲政下的服務型政府是法治政府。要建設服務型政府,就要提升憲法權威、實施依憲治國、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
2.2.2 加強地方(縣級)政府回應能力
地方政府長期持續和穩定地作為國家結構的基本單元而存在,對我國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地方政府在政策體系中既是中央政策的執行者,又是地方具體政策的制定者,承擔著將貫徹中央政府大政方針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效整合的責任,其與人民接觸最為頻繁,因此,個人認為地方政府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可以說關系著整個改革的興衰成敗。地方政府回應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是我國服務型政府回應建設的重要部分。最后要優化地方行政組織結構,加快扁平化建設。努力打造“陽光政府、法治政府、責任政府”。
注釋:
① Groverstarling,,Managing in the Public Sector.The Dorsey Press.1986.PP.:115-125.
楊映竹,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3級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方政府治理。阮殿華,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4級行政管理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治理。楊學明,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14級社會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組織社會學。
D630
A
1672-5832(2016)04-01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