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之
(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院 天津 300204)
拉美文化與歐洲文化的淵源研究
黃敏之
(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院 天津 300204)
拉丁美洲文化以其異彩紛呈的獨特性屹立于世界文化大觀園中。除了瑪雅文明、印加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等本土文化之外,拉美文化也受到了歐洲文化的深刻影響。隨著歷史的變遷和種族的融合,現代拉丁美洲文化是一種以歐洲基督教文化、土著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為基本成份的混合文化結構。本文從拉丁美洲文化與歐洲文化的淵源為切入點,探討拉美文化受到的歐洲影響,以及現在呈現出的面貌。
文化;拉美文化;歐洲文化;淵源
拉丁美洲有著神秘而悠久的歷史文化,從公元前1500年開始,在拉丁美洲的土地上就開始出現文明,本文探討的是西班牙語拉丁美洲文化與歐洲的文化的關聯。古老的瑪雅文明、阿茲臺克文明和印加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璀璨明珠,以它們為代表的印第安文明給拉丁美洲文化定下了神秘而深邃的基調。不論是中世紀黑暗的教會,還是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三次文化巨變,都是歐洲文化的一部分。歐洲文化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影響了世界上許多其他文明的進程。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為代表的伊比利亞半島文明就通過他們的殖民活動,對拉美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拉美文化真正進入世界文化舞臺正是從歐洲文化的入侵開始。它們的淵源要追溯到哥倫布遠航開啟的三個世紀的殖民地時期。當時的拉美殖民地文化,從本質上講是歐洲文化的擴展和移植。這種文化移植隨著歐洲人在殖民地的傳教活動而一步步加深,最終取代了土著文化,成為了拉美殖民地時期文化的主題與核心,并為現代拉美文化奠定了基礎。歐洲文化對拉美文化的影響涉及宗教、語言、文學和精神生活等方方面面。
槍炮和《圣經》實際成為西班牙對美洲征服的兩種手段,后者主要是從精神和文化層面上的征服。天主教作為殖民地惟一居于支配地位的意識形態,左右著人們的世俗和宗教生活,成為了拉美的思想文化基礎。移植美洲的天主教會本著忠君護教的精神,從一開始就對印第安人進行著精神征服,為殖民地社會秩序的建立提供理論和實踐的支持。一些傳教士為了更好地傳播天主教、基督教,不僅去了解土著人的偶像崇拜儀式,還學習和研究印第安人的語言。在這個過程中,融合了歐洲天主教文化的新宗教分支就產生了,形成了具有拉美特色的宗教流派。比如瓜達盧佩圣母、奇金基拉圣母、科帕卡巴納圣母等都是拉美特有的宗教元素。這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傳教方式推動了歐洲基督教文化在拉美大陸的傳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拉美多樣文化結構的形成。
語言的方面,哥倫布將西班牙語帶去了美洲大陸。于是,西班牙語隨同這位海軍上將一起到達新大陸,在這片遼闊的大陸上廣為傳播,并不斷發展。西班牙人面對新的物種新的土地,需要借助一些土著人的詞匯來命名新的事物。這種方法久而久之成為了拉丁美洲方言詞語的一個重要來源,而這些方言詞語則是使西班牙語更加豐富的因素。經過數百年的演變,美洲的西班牙語西班牙化了,同時半島上的西班牙語也美洲化了。20 世紀后南美國家陸續獨立,大量來自意大利、德國、東歐的歐洲移民不僅改變了拉普拉塔地區的人口結構,更對這一地區的語言產生影響,形成了這一地區獨有的口音和詞匯特色。
哥倫布的《航海日記》是西班牙語美洲最早的文學作品。而拉美文學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它的宗主國西班牙,可以說早期的拉美文學是西班牙文學在拉美的翻版。拉美文學中各種不同流派的產生和形成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對外來文化的借鑒和吸收,特別是歐洲文化。魔幻現實主義的產生便是拉美作家將法國超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用于拉美現實的結果。印第安人的信仰、習俗、意識形態與當時文藝復興后以理性主義作為衡量事物標準的歐洲文化大相徑庭。無意識、下意識、直覺、幻覺,甚或迷信是他們解釋自然變故的思維方式。世界上的各種文學現象也都能從拉美文學中找到對應的流派。
不僅如此,拉丁美洲各個歷史進程中的思想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歐洲思潮的影響。比如,拉美的獨立運動就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法國啟蒙思想的啟發。拉美知識精英對西方文化的學習,促使他們對于文化民族主義的重要性認識更加深刻。像何塞·馬蒂、萊奧波爾多·盧貢內斯、何塞·巴斯孔塞洛斯、阿萊杭德羅·科恩等人都有過在歐洲生活或學習的經歷,這使得他們受到良好的西方文化的熏陶與訓練。他們的思想更能反映出拉美文化對于西方新思想的接受??梢哉f,歐洲思潮一直深刻地影響著拉美各項事業的發展進程。
然而,現在拉美文化所呈現出來的面貌并不是歐洲文化的跟隨者,而是世界文化大觀園中獨樹一幟的存在。這種改變,與其自身土著文明的特殊性密不可分,也應考慮到發展過程當中包括歐洲文化在內的各種文化的影響。近現代拉美文化的基本結構是一種混合文化,它形成于殖民地時期,獨立后又得到鞏固和發展。印第安文化、黑人文化的頑強,在惡劣的環境下的存續,本身就對拉美多樣文化結構的形成貢獻良多,而且反作用于歐洲文化,迫使其適當調適,慢慢形成了現代拉美文化的雛形。在近代的發展過程中,它又受到了東方文化的影響,進而形成了現今獨具特色的拉美文化。
智利偉大詩人巴勃羅·聶魯達曾說過“我,歷經滄?!?。如果用這句話來形容拉美文化,實在是既貼切,又實在。拉美文化歷經4000年,可謂滄海桑田,在那里有印第安人的呻吟,也有非洲黑奴的吶喊,也有歐洲、東方等多元文化的印記。拉美文化不正是在呻吟和吶喊中從昨天走向今天和明天的嗎?
[1] 劉文龍.拉丁美洲:文化碰撞的悲喜劇.[J]世界縱橫:1998(1).
[2] 趙虹.拉丁美洲混合文化的形成和原因.[J]社科縱橫:1997(1).
[3] 李德恩.文明對話與文明比較:多元化的拉美文學和拉美文化.[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1(11).
[4] 靳呈偉.拉美文化多樣性的表現成因及維護.[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3(5).
[5] Menédez López,Javier: Enciclopedia lingüística hispánica,Madrid: CSIC,1962.
[6] [秘]歐亨尼奧·陳-羅德里格斯.拉丁美洲的文明與文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7] 劉文龍.拉丁美洲文化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GO4
A
1672-5832(2016)04-01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