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鈺奕
(暨南大學 廣東 廣州 510632)
淺析阮元在粵期間的對外政策
仇鈺奕
(暨南大學 廣東 廣州 510632)
阮元在粵擔任兩廣總督期間,致力于加強海防,加強軍備,堅決打擊和抵制英國殖民者販賣鴉片和滋生事端,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即使面對著當時復雜的外部環境,阮元依然鼓勵和保護正當的海外貿易,正確處理與西方各國的關系,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沖突。
阮元;在粵;對外政策
阮元,字伯元,江蘇儀征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卒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卒后,宣宗成皇帝御制祭文,稱其“極三朝之寵遇,為一代完人”。[1]阮元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歷任山東學政、浙江學政、浙江巡撫等要職,在其擔任兩廣總督期間所取得的成就尤為人稱道。阮元于嘉慶二十二年(1817)被調任為兩廣總督,一直到道光六年(1826)離任,在粵長達九年之久,他無疑在處理中外關系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面對當時復雜的環境,他能夠審時度勢,正當處理與外來國家的關系,為守護祖國海疆,捍衛國家尊嚴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廣州是當時附屬國來華朝貢的重要通道,也是外商們進行正當貿易的重要場所。兩廣總督除了需要處理更多的正當性對外事務之外,也面臨著重重難關的考驗。當時的兩廣地區鴉片走私嚴重,外商賄賂粵海關;國際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日益頻繁,西方國家極力想把中國變成他們的殖民地,一些外商還極度藐視中國法律不斷地滋生事端,殘殺中國民眾,造成中外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如何緩和中外間的關系對時任的兩廣總督來說是個嚴峻的考驗。
1.1 正當性往來
清朝入關后代替明朝成為東亞的宗主國。順治元年(1644年)規定:“外國朝貢,以表文及方物為憑。該督撫查驗的實,方準具題入貢。”[3]據載:“是時(道光五年十月),暹羅國遣使來進例貢,并為該國世子鄭福求請敕封。”[2]各國使團除了向清廷繳納額定貢物外,還攜帶大量貨物、銀兩,通過合法的渠道采購、銷售。
但是,“外國借著朝貢,或依附于朝貢形式,才能與中國通商;因此通商附屬于朝貢,商業受制于政治意識形態”[5]。并且朝貢有著嚴格的時間規定,如清廷規定琉球二年一貢,暹羅三年一貢,所以朝貢一直是政治上雙方地位互相認可的一種方式。
其實中國對外的交流更多的是依靠大部分的商人們通過正規的渠道通商而實現的。他們通過廣州“十三行”來進行貿易,并且嚴格遵守《防范外夷規條》,如禁止外商在廣州過冬,禁止華商向外商借貸等等。除了從事大宗的進出口商品貿易,如茶葉、生絲等之外,從阮元上奏請定兩米之例也可得之,外商還會進行糧米等生活必需品的買賣。即使只有通過廣州的公行才能進行貿易,且管理嚴苛。但直至19世紀上半葉,中國還仍處于出超地位,英、美等國來華貿易時需要攜帶大量的白銀來購買。
1.2 非正當性往來
按照正常的經濟貿易,外商很難在中國打開市場。為了改變現狀,一些非法洋商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而英國以鴉片輸入,交易益盛。初期十六年間,約占輸入品六分之一,后期則達二分之一以上。”[4]其他國家也紛紛效尤,嘉慶二十二年,粵省查獲了詐搶美利堅走私商船匪犯。雖然嘉慶帝在回督臣蔣攸銛的上諭中提到“以美利堅商人奧地此次攜帶鴉片,致被戕多命,雖取禍有由,然究系初次來廣,不諳例禁……遂量加賞恤,放洋回國,令此后永不準再來。”[5]但是,也從側面看出,美國也開始步英國后塵,嘗試向中國輸入鴉片。
除私運鴉片之外,還偷運銀兩等禁品出洋。嘉慶十九年,在予督臣蔣攸銛的上諭中也提到:“近年以來,夷商賄通洋行商人,借護回夷兵盤費之名,每年將內地銀兩偷運出洋,至百數十萬之多,并將外洋低潮銀兩運進,任意欺蒙,以致內地銀兩漸形短絀。”[5]
面對中國政府嚴格的通商條例和重稅,外商也想著與中國政府談判,以圖增加貿易港口來擴大在中國的市場。據載“嘉慶十三年,英人恐法國自葡人之手,奪據澳門。乃遣海將度路利率戰艦十三艘進迫香山”。[6]以兵艦入中國海面非正常政治交往之必要,故嘉慶帝嚴飭粵督吳熊光抗詞拒絕,并且封禁水路,斷絕英人的糧食供應。
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阮元身為高級官員長期代表清政府處理“夷務”。阮元不得不積極主動地去了解西學,但是同時針對中西方文化、貿易沖突也能審時度勢,采取正確的手段,堅決捍衛民族尊嚴。
2.1 嚴海防,筑炮臺
阮元對于英國殖民勢力的滲入有正確的認識。一八一七年十二月初四阮元去海口登上沙角膠臺查閱水師,而后去伶仃洋遍查內外的形勢以及當時在澳門的夷商們的情形,親自實地考察,他認為“西洋貿易,惟英吉利國貨最多,性尤狡黠。”[7]面對強敵,阮元剛到任不久就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他認為廣州省城南海中的大虎山是內外適中的要道,遍覽內外形勢和澳門的夷市以后,便奏建了大黃窖、大虎山兩門炮臺,增添兵丁駐防。“福案,此時洋面無多盜,所以建膠臺添兵者,暗防英吉利貨船之桀驁也。”[8]并密陳預防英人事宜的方略:“英人恃強桀驁,性復貪利。以目前情形論,似宜多鎮以威,未便全綏以德。否則所求或遂,所望愈奢,貪得之心,曾無厭足。倘敢擅入內洋,即隨機應變,加之懲創,一則停止貿易,一則斷其食用買辦,一則開炮火攻。”[9]認為英國只是恃其船堅炮利,但一旦上岸就無拳無勇,主張撫馭諸國,讓彼不敢侵犯。這體現了阮元的先見之明,對英國等列強有著防范之心,清楚地了解他們的意圖。
阮元對海防高度重視,多次檢閱水師,精心策劃加強廣東的海防力量,為廣東沿海贏得了一片安寧。
2.2 鼓勵和保護正當性貿易
由于阮元對西學采取積極主動了解的態度,所以在其擔任兩廣總督期間能夠正確處理與西方各國的關系。針對合理正當的貿易活動,阮元采取鼓勵和保護的政策。據載洋商因無多利可圖,所以來粵的米船逐漸變少,“阮元等奏請定洋米易貨之例”[2],為洋商在粵通商提供更大的優惠政策,“仰懇圣恩,準令各國夷船如有專運米石來粵,并無夾帶別項貨物者,進口時照舊免其丈輸船鈔,所運米榖可以源源販運,似于便民綏遠,均有裨益。”[8]又則道光三年(1823年)九月,廣東省城西關發生了一場大火,延燒洋行夷館,阮元奏請加以撫恤。道光帝在給阮元上諭中提到:“著照所請,加恩將該夷人應交稅銀十四萬二百四十三兩零全行豁免,以示體恤。”[10]阮元一直按照上諭中“如該夷人恪守舊章,照前貿易,仍當一例懷柔”的政策執行,這也表明阮元并非像地主階級中的頑固派因循守舊、盲目排外,他能看到正常的貿易所帶給中國的巨大利益。
2.3 嚴厲打擊非正當性的犯罪活動
阮元鼓勵正當貿易,但在涉及到國家主權的問題上堅決不讓步。英、美等國為了改變出口貿易的窘境,開始向中國輸入鴉片。阮元堅決反對販運鴉片,一律嚴加禁止,道光元年他“奏嚴禁夷船鴉片,查拿各處賣鴉片匪徒,拿獲澳門總頭葉恒樹。復辦理黃浦不許帶煙之船入口,出具有煙愿罰貨入官結,洋商出具保結,摘去洋商伍敦元等三品頂戴,有諭旨在案。”[11]他深知廣州作為國家與外溝通的渠道,一旦鴉片從此處流通到內地,那么后果不堪設想。所以阮元于通海口岸地方并關津渡口,無論官船民載,都逐一認真查拿,確保貨物中不加帶鴉片。
同時對外國人在華的犯罪活動,阮元也嚴格按照清朝律令行事,遇到涉外民事,一定已發制裁,據理力爭,打擊夷人的囂張氣焰,堅決維護中國人民的利益和國家的尊嚴。道光二年,停泊在近海的英國皇家兵船土巴資號船員登零丁島補給水,與當地農民黃奕明家發生沖突。英人持槍將黃奕明及女婿殺害。阮元立即飭令東印度公司大班咸臣交出兇手,在遭到拒絕后,他據理力爭,“指出:‘該大班既在粵省承管該國事務,該國兵船傷斃民人,豈能借詞推諉?’隨即根據舊例,將英國貨船一律封艙,聲明交出兇手后方準開艙下貨。”[5]
2.4 兼采西學
阮元主政兩廣時,注重本地文化事業的發展,開設學海堂,編修《廣東通志》。尤為注意的是,在其編修的《廣東通志》里專門置列了《外蕃傳》,詳細地介紹了佛朗機、和蘭、意大里亞、英吉利、法蘭西、咪利堅等國家。《廣東通志》所記《外蕃傳》以西歐諸國為主,介紹國家多達83個。阮元聲言:“外蕃一門為他志所罕見。”[12]這就使得阮元對國外特別是對逐漸走在世界前列的西歐國家有個清楚地認識,這也為他在粵期間能夠正確處理與外國關系的重要依據。
除了涉獵國家眾多以外,還詳細地介紹了西方各國的社會結構。所編修《廣東通志》中介紹了西方國家的政教關系。據載:“大西洋有教化治世二類。貿易者治世類,夷僧則教化類也。”[9]介紹了西方的婚姻制度,據載:“其婚娶,男子三十,女子二十。通國之中,一夫一婦,無有二色者。”[12]同時還介紹了西方各國的文字制度、官俸制度、社會救濟等事。這表明阮元并非只對西方各國有個大概的認識,而是較為全面地了解。說明其認真務實的治學態度以外,更是表明他并非做的是淺談即止的書面文章。
阮元于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至道光六年(1826年)在粵主政,他深受百姓愛戴,調任云貴總督時,眾人前來相送,越華書院劉樸石寫序贊道:“我朝百九十年來,名卿宰相帥廣之久于其位,而盛名足以壓百蠻,明略足以訓群吏,慈惠足以洽黎庶,學問足以式秀髦,威令足以整師旅,系人去思不已者,惟宮保大司馬阮公為最。”[2]所受贊譽可見一斑。他能夠審時度勢,恰當處理與外國之間的關系,對當時兩廣和國家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首先,這些政策保證了正常貿易的進行。阮元上奏請定洋米易貨之例就是一明證。阮元所提供的便利條件吸引了大量的外國商船來華貿易。“道光元年至十三年(1821—1833年),英、美來華商船有所增加,英船共916艘,平均每年70.4艘;美船共493艘,平均每年40艘。”[10]隨著貿易的不斷擴大,粵省的關稅收入也不斷增加。道光元年至十七年(1821—1837年),平均每年關稅為152萬兩。[13]作為這段時期的主要主政官員—阮元對此作出的貢獻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這些政策確保了粵省的安寧,維護了國家的法度和民族尊嚴。針對惡意觸犯中國法律的外國人,阮元所采取的強硬措施,使得外國人的行為有所收斂。據載:“大人嚴飭洋商,必得兇犯,方登船欲獲犯,而此犯即拔刀自刎死。”[2]以致于洋人兵船自其離任后,才敢再次來粵。阮元的威嚴可想而知,所采取的強硬措施也的確起到了保境安民、以示國威的作用。
最后,阮元的對外政策對日后的政局也產生影響。道光二十一年正值中英大戰正酣,阮元曾致書欽差伊里布條陳應對措施,主張實行“堅壁清野”的政策。伊里布在上呈奏疏中卻說:“且以招撫英夷與驅策咪夷兩事相較,亦屬此善于彼,阮元之策似亦不為無見。”[14]無論阮元的政策是否被采納,但都是基于他主政兩廣十年的經驗所提出的。而他兼采中西之學的思想對后來人影響甚大,阮元面對現實,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龔自珍曾稱贊阮元“仰能窺天步,俯能測海鏡,藝能善輥彈,聰能審律呂。”[15]
阮元在粵主政近十年,雖身居高位,卻恪盡職守,并不養尊處優,處處廉潔自律,政績卓著,興文教,立學堂,靖洋面,通貿易,深受百姓愛戴。作為地主階級的一份子,他能都兼采中西之學,正確處理與外國的關系實屬不易。他在學術上取得輝煌成就,推動了嶺南學派的進一步形成和擴大,為嶺南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作為一名封疆大吏,他的政績也尤為贊譽,他的國防思想、關心國計民生的品格在今天看來仍然值得發揚光大。他的對外政策保護了正當的貿易往來,捍衛了國家尊嚴,保護了中國人民的利益,這和他在國學研究所做出的貢獻一樣,都是應該值得肯定的。
[1] 張鑑.雷塘庵主弟子記·附錄一[M].
[2] 張鑑.雷塘庵主弟子記·卷六[M].
[3] 大清會典·卷五零六[M].
[4] 蕭一山.清代通史(第二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5] 章開沅.清通鑒(第三冊)[M].長沙:岳麓書社,2000.
[6] 印鸞章.清鑑·卷九[M].
[7] 張鑑.雷塘庵主弟子記·附錄二[M].
[8] 張鑒.阮元年譜[M].北京:中華書局,1995.
[9] 清史列傳·卷三六[M].
[10] 清宣宗實錄·卷四六[M].
[11] 張鑑.雷塘庵主弟子記·卷五[M].
[12] 阮元.廣州通志·卷三百三[M].
[13] 方志欽,蔣祖緣.清廣東通史(古代下冊)[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4] 張鑑.雷塘庵主弟子記·卷八[M].
[15] 張鑑.雷塘庵主弟子記·附錄三[M].
仇鈺奕(1991-),女,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
J18
A
1672-5832(2016)04-0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