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林 金 鑫 孟 醒
產前磁共振成像在診斷胎兒側腦室擴張中的應用價值
徐敬林 金 鑫 孟 醒
目的 探討產前磁共振成像(MRI)在診斷胎兒側腦室擴張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于遼寧省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接受檢查的116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孕婦均通過超聲檢查診斷為疑似胎兒孤立性側腦室擴張,并于72 h后行MRI檢查。分析MRI診斷結果,比較不同程度側腦室擴張胎兒神經系統疾病發生情況。結果 經超聲診斷為疑似側腦室擴張的116例患者中,MRI檢查確診為側腦室擴張98例,主要表現為胼胝體缺如、腦室周圍蛋白質軟化等;側腦室寬度為10~12 mm患兒43.9%,側腦室寬度在13~15 mm患兒占34.7%,側腦室寬度為17~20 mm患兒16.3%,側腦室寬度在20 mm以上患兒5.1%;其中單側側腦室擴張51例,占52.0%;隨著側腦室側腦室寬度的增加,胎兒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生率呈遞增趨勢。結論 產前MRI在診斷胎兒側腦室擴張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尤其是中度或重度擴張的胎兒需進一步進行檢查,以確定是否存在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磁共振成像;超聲診斷;胎兒;側腦室擴張;臨床價值
胎兒側腦室擴張屬于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畸形疾病,產前篩查對于診斷該疾病具有重要意義。超聲是目前產前檢查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影像學手段[1],也是側腦室擴張的首選檢查方式。但由于超聲影像學技術的組織與空間分辨率較低,難以辨別氣體、骨組織等形態,因此檢查結果受到較大影響。而磁共振成像(MRI)能夠提供更為全面和精確的胎兒神經系統畸形信息,進一步明確側腦室擴張的病因,包括孤立性側腦室擴張、顱內結構畸形、腦積水等因素。本研究就產前MRI在診斷胎兒側腦室擴張中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檢查的116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孕婦均通過超聲檢查診斷為疑似胎兒孤立性側腦室擴張,并于72 h后行MRI檢查;年齡20~41歲,平均(28±7)歲,孕期19~40周,平均(31.7±1.6)周。
1.2 檢查方法 超聲檢查采用多普勒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3.5~4.0 mHz。超聲檢查的范圍為胎兒各個器官系統,包括胎盤、臍帶。首先對胎位進行定位,對于側腦室的觀察主要選擇丘腦平面、頭圍平面等。通過超聲探頭得到丘腦水平橫切面圖像、側腦室水平橫切面圖像,然后將聲束平面平行與胎兒頭頂方向移動,或從顱頂逐漸向下平行移動。側腦室前角的寬度是指腦室外側壁至中線的距離,后角寬度為側腦室脈絡叢明后緣內外側壁內緣的距離。側腦室前后角的寬度超過10 mm即為側腦室擴張。
MRI檢查選用美國GE1.5T磁共振,8通道相控陣體部線圈,層厚為4.0~8.0 mm,帶寬62.5 kHz、激勵次數選擇0.71。采用T2加權成像檢查,設定參數為:重復時間為為6000 ms、反轉角度為150°、回波時間為80 ms、掃描時間為17~24s、矩陣為326× 512;同時采用T1加權成像,重復時間為180 ms、反轉角度為70°、回波時間為160 ms、掃描時間設定為19 s。指導孕婦取仰臥位,對于無法取仰臥位的孕婦采取側臥位,足部先進,檢查過程中嚴格控制其的吸收頻率。測量得側腦室寬度,取其平均值。側腦室寬度的測量方法為:在MRI圖像上經丘腦橫斷面上方側腦室三角區域測量外側壁與內側壁之間的最大距離,位于大腦的正中線,根據具體寬度對胎兒進行分組:A組側腦室寬度為10~12 mm;B組側腦室寬度在13~15 mm;C組側腦室寬度在16~20 mm;D組側腦室寬度在20 mm以上。
1.3 觀察指標 分析MRI診斷結果以及不同程度側腦室擴張胎兒與神經系統疾病的關系。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MRI診斷結果 經超聲診斷為疑似側腦室擴張的116例患者中,MRI檢查確診為側腦室擴張98例,主要表現為胼胝體缺如、腦室周圍蛋白質軟化等。側腦室寬度為10~12 mm患兒43例,占43.9%;側腦室寬度在13~15 mm患兒34例,占34.7%;側腦室寬度為17~20 mm患兒16例,占16.3%;側腦室寬度在20 mm以上患兒5例,占5.1%。其中單側側
腦室擴張51例,占52.0%。
2.2 不同程度側腦室擴張胎兒與神經系統疾病關系分析 隨著側腦室側腦室寬度的增加,胎兒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生率呈遞增趨勢,見表1。

表1 不同程度側腦室擴張胎兒與神經系統疾病關系分析
3.1 胎兒側腦室擴張機制及相關因素 胎兒時期,腦組織中的含水量較正常人明顯要高,腦脊液的含量與胎齡呈反比關系[2]。在某一段時間內,腦組織在充滿腦脊液的顱骨腔中發育,腦脊液由腦室內脈絡叢室管膜上皮細胞產生,主要作用為調節顱內壓力大小。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腦脊液由蛛網膜顆粒吸收,只有少部分通過脊膜吸收,維持動態平衡狀態。在這一動態過程中,如果受某種異常因素影響很可能會導致腦脊液的分泌或吸收異常,進而出現腦室擴張及積水[3]。發生部位不同會直接影響腦室擴張程度與表現。例如病變部位位于第四腦室孔或者以上部位,腦脊液的水平較高、壓力上升,則表現為側腦室與第三腦室擴張,或者第四腦室擴張;如果梗阻部位發生于第四腦室與蛛網膜下腔之間的通道上,則可導致蛛網膜顆粒吸收功能障礙,使蛛網膜下腔出現積水現象。
臨床中引發側腦室擴張的因素多種多樣。就整個妊娠期來看,胎兒的側腦室很可能出現暫時性功能失調。其中超過半數的單純輕度側腦室擴張癥狀能夠在出生前恢復到正常水平,具有明顯可復性,但是這一類胎兒仍然需要謹慎隨訪。而由于其他因素例如染色體異常、先天性發育不足等造成的腦室直徑擴張則可能不會恢復。此外,宮內感染等因素造成的腦膜炎若沒有能夠盡早控制,胎兒顱內會出現纖維組織增生現象,進而對腦脊液循環孔道造成阻塞?;蛘唢B內炎癥也有可能會造成蛛網膜下腔粘連閉塞。
3.2 產前MRI在診斷胎兒側腦室擴張中的價值 胎兒側腦室擴張與是否伴隨出現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具有密切關系,所以在產前加強篩查對于胎兒健康非常重要。常規超聲手段是診斷與篩查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首選方式,具有儀器簡便、成本低廉、快捷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超聲檢查也有其局限性,本身的空間分辨率較差、且疾病的診斷結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醫師的水平,可對實際的檢查結果造成一定影響。本研究中116例患者最終確診的只有98例,其中17例患者誤診。通過MRI檢查還能夠進一步發現胎兒合并的其他中樞系統疾病,且檢查不受呼吸、胎動等因素的影響。MRI屬于多平面呈現技術,空間分辨率較高,相比超聲診斷視野范圍更大,能夠較為直觀的得到胎兒的腦室系統解剖結構和病變結果[4],對于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學依據。
妊娠期間,胎兒的側腦室大小相對于其他器官和組織更為穩定,因此,臨床中將胎兒側腦室三角區域寬度超過10 mm判定為腦室擴張,通常將其分為3類:10~15 mm為輕度腦室擴張;16~20 mm為中度擴張;超過20 mm則為重度擴張。但也有研究認為,12 mm是一個重要分界,擴張程度在12 mm以上的胎兒產后大腦發育情況較12 mm以下的胎兒更差[5],因此本研究中將胎兒腦室擴張分為4組進行研究。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側腦室寬度的增加,胎兒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生率呈遞增趨勢。需要注意的是,MRI檢查同樣具有一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費用較高,不適應于存在幽閉恐懼等禁忌證的孕婦,此外,有研究認為MRI產生的熱效應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危害[6]。
綜上所述,產前MRI在診斷胎兒側腦室擴張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尤其是中度或重度擴張的胎兒需進一步進行檢查,以確定是否存在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1] 姜小力,鄧學東,李曉兵,等.胎兒胼胝體發育不良的超聲和磁共振對比觀察[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1,27(2)∶357-360.
[2] 鄭偉,閆合理,侯敏,等.四維彩超診斷胎兒左上肢缺如、右前臂缺失并復合畸形1例[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1,32(1)∶49-49.
[3] 高健,王方娜,馬麗爽,等.微陣列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在產前診斷胎兒顱內間隙異常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8)∶1221-1224.
[4] 侯東敏,張鐵娟,馬建榮,等.超聲診斷胎兒單純性輕度側腦室擴張的臨床意義[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2,47(1)∶52-54.
[5] 傅文英,孫耕妹,趙佩英,等.胎兒側腦室輕度增寬的超聲測量結果與臨床預后的關系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11)∶1243-1244.
[6] 趙連新,王光彬,楊林林,等.產前MRI在超聲診斷胎兒側腦室擴張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產前診斷雜志(電子版),2012,4(3)∶11-15.
The clinical value of prenat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fetal lateral ventricular dilatation
Xu Jinglin Jin Xin Meng Xing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renat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fetal lateral ventricles.Methods From October 2014 to May 2016 in Liaoning city of Dalian province women and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for examination of 116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all pregnant women by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suspected fetal isolated lateral ventriculomegaly,and H MRI was performed in 72.MRI diagnosis results were analyzed,and the incidence of fet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 in different degree of lateral ventricles was compared.Results 116 cases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suspected dilated lateral ventricles in patients with MRI were diagnosed as dilated lateral ventricles in 98 cases,mainly for agenesis of corpus callosum,periventricular protein softening;lateral ventricle width is 10~12 mm in 43.9%,the width of the lateral ventricles in 13~15 mm patients accounted for 34.7%,the width of the lateral ventricle from 17 to 20 with MM 16.3%,the width of the lateral ventricles in children with more than 20 mm 5.1%;the unilateral ventricular dilatation in 51 cases,accounting for 52%;with the increase of lateral ventricle width of lateral ventricles,the incidence rate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of fet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Conclusion Prenatal MRI is of high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fetal lateral ventricular dilatation,especially if the fetus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expansion needs to be further examined to determine if there are othe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MRI;Ultrasonic diagnosis;Fetus;Lateral ventricular dilatation;Clinical value
R445.2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1.074
遼寧省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遼寧大連 11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