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琴+胡艷+董玉梅+魏春群
[摘 要]食品安全是所有國家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在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大會上,食品安全被確認為公共衛生的優先領域。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并且處在身體、心理發育成長的黃金時間。對他們的食品安全認知、態度、行為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學校、年齡、性別對他們食品安全意識的影響,探究最受歡迎的食品安全教育形式,為學校食品安全教育提供建議,為家長指引孩子了解食品安全知識指明方向,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為提高國民整體食品安全意識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食品安全;公共衛生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253
近幾年,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食品質量問題事件也屢見不鮮,三聚氰胺、地溝油、瘦肉精、染色饅頭 、鎘大米等,這些食品使人們的身體健康受到了極大的威脅也給社會的安定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食品工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引起了政府和消費者的高度重視。[1]在整個食物鏈中,食品安全與生產者、消費者、食品企業和政府四個角色都有責任并且環環相扣。[2]消費者是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參與者。而在消費者當中,有一群特殊的群體,他們就是小學生。如果他們能有食品安全意識,都有食品安全監督的社會責任感,食品質量安全就會大大提高。[3]
對于什么是食品安全,有觀點認為:“食品安全,不僅是個法律上的概念,更是一個經濟、技術上的概念。”迄今為止,學術界對食品安全尚缺乏一個明確的、統一的定義,連世界衛生組織在此問題上也無所適從。[4]我國學術界在食品安全的認識上主要觀點是:食品安全是指生產者所生產的產品符合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需要,并經權威部門認定,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的情況下不會導致對健康的損害。[5]深入了解食品安全的定義才能更好地為后面的調查奠定基礎。
1 食品安全意識調查概況
1.1 樣本基本特性描述
隨機抽取北碚區的8所小學中3~6年級的50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包括朝陽小學、華光小學、人民路小學、實驗小學、中山路小學、澄江小學、重師附小。回收問卷486份,有效問卷477份,有效回收率為95.59%;其中男生229名(48.01%),女生248名(51.99%)。其中包括的年齡段有8歲8人,9歲51人,10歲67人,11歲173人,12歲175人,13歲3人。
1.2 性別分布
男性229人,占調查總人數的48.01%;女性248人,占比51.99%。
1.3 年齡分布
調查對象中6~8歲的8人,占總人數的1.6%;9~11歲的291人,占比61.00%;12~13歲的178人,占比37.31%。
2 調研結果及分析
2.1 食品安全認知
小學生獲取食品安全知識的途徑主要來源于老師講授,其比例占72.53%,其次就是電視68.97%,一半以上(53.88%)的小學生也選擇了互聯網這一途徑,家長只占到了48.21%。科普書籍以及報紙雜志也分別占43.61%、37.11%,專家講座占24.74%,只有少部分(17.82%)的同學會互相交流食品安全知識。
2.2 食品安全態度
2.2.1 對問題食品的態度
當小學生在購買食品后發現食品有質量問題時,有40.67%的小學生選擇自認倒霉,直接丟掉,也有一部分學生(21.80%)會去找店主換另外一份,但1.05%的同學會選擇繼續食用,不過還有39.29%的同學會到有關部門去反映這件事。
2.2.2 對學校開展食品安全教育的形式的態度
學校開展食品安全教育是加強小學生食品安全意識的重要途徑。回收問卷顯示他們最喜歡的形式是觀看教學錄像(73.17%),其次就是綜合實踐課(51.36%),老師專門講授占48.22%、張貼宣傳畫占38.99%、同學交流占35.43%、專家講座占34.59%,還有20.96%的同學選擇了自學。
2.3 食品安全行為
2.3.1 食品購買的場所
小學生購買食品的場所主要是超市,有6.7%的同學選擇去小賣部,還有0.84%的同學選擇去路邊攤購買小吃。
2.3.2 食品購買的偏愛的類型
超過一半的學生(66.67%)都選擇購買綠色食品,而選擇購買燒烤或油炸食品的也有18.45%,15.93%的小學生偏愛購買麥當勞等快餐。還有7.55%的學生選擇購買膨化食品。
2.3.3 食品購買時關注的方面
他們在購買食品時最關注的是食品的生產日期、有效期與保質期(82.18%),比較關注QS標志(71.28%),其次就是生產加工廠家(57.65%),41.30%的小學生比較關注價格,還有30.82%的人關注食品的色澤、口感。1.47%的同學還關注其他方面,比如配料,成分等。
3 討 論
對于近8年發生的重大問題食品事件,大多數的小學生都有所了解,但了解的事件都比較少,在羅列的6個事件中,一般的孩子都只知道2~3個,全部知道的只占13.84%,當然全部不知道的小學生也占有2.10%的比例。94.34%的小學生都愛在超市買食品,在購買過程中,82.18%的小學生都比較關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由此看出他們的購買行為還是比較正確的。
學校對小學生食品安全意識的影響:①小學生獲取食品安全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學校的老師,所以學校在小學生的食品安全知識來源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②學校進行食品安全知識教育對小學生購買食品類型的選擇產生了影響,在學校沒講過食品安全知識的學生中,購買膨化食品、燒烤油炸類、麥當勞類的學生數量較多,而在學校經常講食品安全知識的學生中,他們購買這些食品的比例略有減少。所以經常對小學生進行食品安全知識教育有助于小學生正確選擇健康有利的食品。
性別對小學生食品安全意識的影響:①性別不一樣,對待問題食品的態度也不一樣。對待問題食品,女生(42.74%)選擇“丟掉”的人數高于男生(38.42%)。選擇“換一份”的男生人數(24.45%)比女生人數(19.35%)多,當然其中也有些人(1.05%)選擇繼續食用,但男生比例(1.31%)高于女生(0.81%)。到有關部門投訴的女生人數(40.32%)比男生人數多(37.99%)。總體而言,女生的食品安全意識略高于男生。②性別不一樣,選擇接受食品安全教育的形式也不一樣。在選擇接受食品安全知識教育的形式中,女生選擇觀看教學錄像、張貼宣傳畫、同學間互相交流、上綜合實踐課這幾個選項的比例高于男生,而愿意自學的男生多于女生,選擇老師講授和專家講座的男生女生人數大致相當。所以,男生和女生接受食品安全知識教育的形式是不太一樣的。所以選擇食品安全教育的形式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性別。
年齡對小學生食品安全意識的影響:調查對象的年齡有8~13歲的,但由于8歲和13歲的人數只有8人和3人不具有代表性,所以不在此題研究因素當中,因此研究對象為9歲的51人,10歲的67人,11歲的173人,12歲的175人。總體來看,不管是哪個年齡的小學生最喜歡的食品安全教育形式都是觀看教學錄像。最不受歡迎的形式就是自學。隨著年齡逐漸增大,選擇教師講授、觀看教學錄像和張貼宣傳畫形式的比例越來越大。所以,在選擇食品安全教育的形式時,不必考慮小學生的年齡。
4 建 議
①小學生最喜歡的食品安全教育形式是觀看教學錄像,其次就是綜合實踐課。所以學校就可以根據此結果在綜合實踐課上專門設置關于食品安全的課題,比如讓學生們收集近幾年發生的問題食品事件,怎樣鑒別常見問題食品,播放有關食品安全教育的視頻,讓孩子們知道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識,能夠正確地購買食物,能夠正確對待問題食品。②老師和家長都在孩子的信息獲取途徑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他們應該專門為孩子講解一些關于食品方面的常識,把最新的問題食品動態與孩子或學生交流分享,讓他們提高防范意識,避免引發不良事件。③老師在選取食品安全教育的形式時要考慮到小學生的性別,性別不同,選擇的形式也應不一樣。
參考文獻:
[1]胡相云.在校高職學生食品安全意識分析[J].重慶工貿職業學院學報,2013(1):46.
[2]李瓊雋,劉喬.某大學在校大學生食品安全意識及行為調查[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9):178-179.
[3]劉漢霞.食品及食品安全概念探析——兼論我國《食品衛生管理法》的完善[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5,7(4):20-22.
[4]李新生.食品安全與中國安全食品的發展現狀[J].食品科學,2003(8):25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