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賢新 徐恩林
橫峰:“頑疾”是這樣治愈的
文/黃賢新 徐恩林
江西省橫峰縣電動三輪車非法上路、營運問題由來已久,其不安全的行車現狀、不合法的尷尬身份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一系列挑戰。2015年1月,橫峰縣從創新社會治理的角度綜合施策,使全縣城鄉范圍內電動三輪車非法上路行駛情況得到有效遏制。
政府重視、部門聯動是電動三輪車整治工作的前提。一是成立科學的運作機構。他們改變以往一名常務副縣長加三名分管副縣長的整治組織架構,改由副縣長、公安局局長周志強擔任指揮長,政法委、宣傳部、政府辦、公安、信訪、交管、交通、工商、質監、城管、殘聯、人社、民政、各鄉鎮及縣廣播電視、傳媒中心、報社等單位“一把手”為指揮部成員。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負責整治期間考評督查。新的指揮協調架構,避免了多頭請示匯報、統一了指揮口徑、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建立密集的調度制度。創建“電動三輪車整治工作微信群”,實行每日工作調度制,早上布置當天任務,傍晚各單位匯報戰果,有問題隨時解決。如今,這項工作機制依然還在運行,有效防止了電動三輪車非法上路問題死灰復燃。三是建立嚴肅的問責機制。對宣傳不到位、摸底不細致、查處不力或出現反彈的鄉鎮和單位,以縣“兩辦”名義下發紅頭文件通報批評,每通報一次扣除年度考評分2分。對各參戰單位起到了極大的警示教育作用。

細致排查
整治工作開展前,橫峰民警上街宣傳《整治通告》,并逐車登記人車信息。縣公安局科信大隊研發了一套集車主個人信息、家庭成員情況、車輛購用信息以及人車動態管理等于一體的“電動三輪車管理系統”,實現了隨時調閱、分類管理、長效監管。橫峰縣通過多種形式的全面深入摸排和甄別確認,掌握了登記在冊非法電動三輪車757輛,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礎。
行動指揮部用半個月的時間做足宣傳文章,確保做到鋪天蓋地、家喻戶曉、盡人皆知。他們組織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簽訂《拒絕乘坐非法三輪車承諾書》,組織萬人簽名活動??h公安局會同教育局,深入全縣74所中小學校,組織開展“拒乘非法三輪車,從我做起,從身邊人做起,從現在做起”大型簽名活動。全方位、全覆蓋的宣傳工作,極大地壓縮了非法三輪車營運市場空間,奠定了非法三輪車整治工作思想基礎。
政策幫扶、疏堵結合是徹底根治電動三輪車違法載客問題的重要舉措。非法三輪車整治涉及的群體較為特殊(大部分為殘疾人、下崗工人、失地農民),車輛收繳后這部分人員的生計、出行是整治工作必須面對的問題。橫峰縣政府對這一問題不回避、不推卸,根據前期排查掌握和分析研判的情況,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幫扶措施。一是落實車主生活保障。組織殘聯、民政、勞動人事部門對生活確實困難的400余位從業人員落實低保救助。協調工業園區企業提供就業崗位,引導從業人員就地擇業,切實解決有關車主的實際困難。二是增加公交運力。進一步加大公交運力保障,一次性增加出租車20輛、公交車18輛,并加強對出租車、公交車、班線客運車行業的規范管理,提升服務水平,有效解決運力不足、群眾出行困難的問題。三是確定殘代車車型。公安交管部門通過市場調研,確定了一款符合國家規定、便于殘疾人操控的車型,并購置了一輛樣車擺放在大隊展示。該款車型最大的特點是單人單座、無法營運。合法車型的推廣使用,既解決了殘疾人的出行問題,又從源頭上遏制殘疾人代步車非法營運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