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永成(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
立足本職 不忘初心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好務
文/李永成(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

《法華經》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即稚子之心,真純潔凈,引申為純真、本源的意思。在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中,來往多少事物都是轉瞬即逝,而留在人們心中的,只能是最動人、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東西。1921年秋,中國共產黨的先驅者們懷著一顆為民求解放、謀幸福的寶貴初心,成立了中國共產黨,正是懷揣著這顆初心,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贏得了億萬民心,凝聚起無堅不摧的力量,從井岡山到古田,從瑞金到延安,從西柏坡到北京,從而贏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勝利。我們今天所處的幸福安寧,凝聚了無數革命先驅的犧牲和奮斗,永遠不能忘卻,要紀念、發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初心是寶貴的,它就如一顆最簡單、最純樸的種子,播種在我們的心田中。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忘過去的崢嶸歲月,不斷強化理想信念,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公安機關肩負著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重大政治和社會責任。要完成肩負的歷史重任,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公安工作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確保公安機關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行使職權,確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黨和人民手中。
不忘初心,就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常常被比為載舟的水,喻為種子的土地,視為枝葉的根本,對于和人民群眾面對面接觸的人民警察,人民的重要性如何強調都不為過。“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中國共產黨在95年的風雨歷程中,毅然茁壯成長,謀求的不是私利,而是把群眾利益擺在私人利益之上,贏得群眾支持,成就偉業的。“心無百姓莫為官”。為官一任,手握公權,就要為民辦事。作為基層公安機關的黨員干部,如何做好公安工作?就是要不忘初心,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常以人民之心為心,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堅定地相信和依靠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鑄好“魂”,定好“神”,不斷清除思想上的原灰塵,以敬畏之心對待名利得失,以進取之心對待事業和工作,堅持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把人民群眾的事當做自己的事,把群眾的小事當做大事,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入預防打擊犯罪,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不忘初心,就是要堅持做好本職工作,繪制一幅具有公安特色的“警察夢”藍圖。對于警察來說,擁有一個共同的中國夢,那就是“平安”。平安是公安工作核心和工作主線,它是警察的夢想,是警察的職責。它不是生產力和財富可以用數字來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種內心的體驗和感覺,始終與百姓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息息相關。完成這一戰略任務,是警察的歷史責任,也是警察的初心和前行目標。要完成這一戰略任務,需要的是立足本職,扎扎實實做好公安各項工作。
知行要合一,責任必擔當。
——河南省信陽市公安民警培訓學校校長 謝澤亞
公安民警要在公安工作的實踐中學習提高政治素養、提升思想境界,積極探索真理,著力解決問題,不斷增長才干。要勇于干事,敢于擔當,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對待自己的工作,在責任中體現公安民警的人生價值。(曹春明 推薦)
——要懷揣初心,強維穩能力,全力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當前,受各類因素綜合影響,各地進入“風險社會”,各類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社會風險點、敏感點較多,各類矛盾糾紛燃點較低,易造成各種不穩定因素,引發廣泛的社會影響。對此,公安機關必須強化情報信息搜集研判,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做好重點人員管控工作,完善應急維穩處突方案、機制,不斷提升維護穩定能力,才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為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要本著初心,務公安主業,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打擊犯罪是公安機關的主業,群眾看公安,關鍵看破案。人民群眾歷來就把破案當做衡量公安機關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標。對此,公安機關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結合實際,充分利用合成作戰工作平臺,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區域性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八類案件的偵辦力度,重點打擊“兩搶一盜”、“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等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多發性侵財犯罪;深化禁毒斗爭。震懾犯罪,減少犯罪,從而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只有發案少,秩序好,才能保持初心,才能獲得群眾認可和支持。
——要堅定初心,創新防控機制,營造良好治安環境。“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世界變化日新月異、民眾訴求水漲船高,治安隱患層出不窮,社會治理壓力日漸加大。對此,公安機關必須充分整合警力資源,延伸 “應指工程”和城區背街小巷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突出行政管理手段,強化公共監管力度;狠抓安全隱患排查和重點地區整治,強化社會管理創新舉措,充分聽取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呼聲,重點在社區“網格化+網絡化+信息化”管理、戶籍改革和人口管理等方面,依法管理,探索創新,深入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將公安管理與服務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
——要謹記初心,規范執法行為,讓人民群眾信法。“治國者,圓不失規,方不失矩,本不失末,為政者不失其道,萬事可成,其功可保”。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執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執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治國理政,法律是重要依據,也是根本準繩,如果不講規矩、漠視法律,怎能促進社會公平、創建平安環境?對此,公安機關必須加強法治教育,全面推動法治公安建設,完善執法考評和各種執法檢查制度,依法、公正、文明、理性執法,讓群眾看到公安機關執法,提升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
——要俯首初心,強基層基礎,夯實公安工作根基。“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加強公安基礎工作是促進公安事業發展的重要改革要求,也是全國公安廳局長座談會精神的重要內容,事關全局,事關長遠。對此,公安機關必須強化基層基礎工作,強力推進派出所勤務指揮室建設,積極推動派出所勤務模式轉型,逐步實現集接處警、信息研判、指揮調度為一體的新型警務機制。扎實推進社區(村)警務工作,提升社區民警專職化水平,做好派出所信息采集、人口管理、治安防控、矛盾化解、服務群眾等基層基礎工作,落實好便民利民措施,有效服務人民群眾。
——要牢記初心,到群眾中去,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名之事,毫末必去”。群眾工作是社會管理的基礎性、經常性、根本性工作,群眾工作的好壞,是檢驗社會管理成效的重要尺度。對此,公安機關必須始終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緊抓民生之本、解決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憂。要穩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適時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服務發展措施,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要進一步完善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等制度機制,不斷提高群眾工作的制度化水平;要堅持傳統與創新相結合,把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傳統方式與應運而生的新方法結合起來,及時總結推廣群眾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進一步增強群眾工作主動權,切實提升社會管理實效;要深化扶貧攻堅,共商脫貧路徑,完善脫貧措施,提升幫扶成效,堅決打贏扶貧攻堅這場硬仗。
——要鐫刻初心,抓好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隊伍的戰斗力。沒有信念,無論再富有,團隊的生存都只能是短暫的。“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一事當前,有什么選擇,會怎么行動,取決于如何認識這件事。而理想信念,就決定著一個人、一個團隊、一支隊伍能不能站更高的位置、以更廣的視角看待世界。對此,公安機關必須下大力氣提高公安隊伍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職業道德水準,嚴格按照“五個過硬”的總要求,始終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強化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堅持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方向,堅持政治建警、素質強警、從嚴治警、從優待警,以鑄牢忠誠警魂為根本,以強化科學管理為核心,以增強能力素質為重點,以培育優良警風為保障,著力打造一支信念堅定、執法為民、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過硬工作隊伍,真正使公安隊伍成為維護公平正義之師、守護人民安寧之劍。
身在警營,當以竹為師,不做“墻上蘆葦”和“山間竹筍”。
——重慶市開州區公安局政委 袁昌德
竹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物質載體,同時也完美契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新時期的人民警察,就要像竹子一樣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定力。(汪文勇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