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崔致遠佛教思想芻論

2016-12-07 01:41:47余國江
東北史地(學問) 2016年3期
關鍵詞:思想

余國江

崔致遠佛教思想芻論

余國江

[內容提要]崔致遠生于新羅,長于唐朝,最后返回新羅,復雜的人生經歷造就了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崔致遠受唐代三教融合思想的影響,以儒學為基本立場,積極入世,逐漸加深對佛教的認識和體悟。在新羅末期國政衰落、政治理想無法實現的情況下,最后歸隱山林,與高僧結為道友而終老。對崔致遠佛教思想的個案探析,有助于了解佛教思想東向傳播的渠道和復雜過程。

崔致遠佛教思想三教融合儒學

崔致遠(857-?)是朝鮮半島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生于新羅王京,12歲入唐求學,18歲中賓貢進士,曾在唐朝入仕,先任溧水縣尉,后入淮南節度使高駢幕府。中和五年(885),崔致遠回到新羅,受到憲康王的重用,任侍讀兼翰林學士等職。真圣女王時,受到排擠,出為富城、泰山等郡太守。最后隱居伽倻山,不知所終。有《桂苑筆耕集》、“四山碑銘”等傳世。①

崔致遠在唐生活長達16年,深受三教融合思想的熏陶,歸國后積極傳播唐文化,對朝鮮半島的儒學、佛教、道教、風流道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儒學方面,崔致遠自稱“儒門末學”,勤于儒道,對新羅儒學思想地位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貢獻。高麗顯宗時被追謚為文昌侯,配享孔廟,后人甚至稱譽其為“東國儒宗”、“百世之師”,備受尊崇。道教方面,崔致遠在唐期間就與道士有所接觸,并為高駢寫了大量齋詞,歸國后又著有道教口訣,成為朝鮮半島內丹學的鼻祖。佛教方面,崔致遠為新羅王室、寺廟撰寫了大量愿文、傳、贊、碑銘,與大德名僧也多有交往,“最后帶家隱加耶山海印寺,與母兄浮圖賢俊及定玄師結為道友,棲遲偃仰以終老焉”②。崔致遠的思想變化與其所處的環境和人生經歷有著極大的關系,不同時期他對儒、釋、道三教思想也有不同的感受。作為中舉入仕的“尼父生徒”,崔致遠如何接受釋、道二教的思想并加以融會、實踐,這些思想又對其本人、又通過他對朝鮮半島文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這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一、崔致遠佛教思想的萌生

崔致遠的家世不詳,但據《大崇福寺碑》,其父崔肩逸曾為人撰寫碑銘,可能是有一定佛學修養的儒士。③崔致遠離家入唐時,崔肩逸誡之曰:“十年不第進士,勿謂吾兒,吾亦不謂有兒往矣。勤哉,無隳乃力!”④經過6年苦學,崔終于履父愿金榜題名,其后浪跡東都洛陽,筆作飯囊,寫有詩賦一百余首。調任溧水縣尉后,祿厚官閑,公私所作詩文頗多,后結集為《中山覆簣集》五卷。遺憾的是這些作品現幾乎都已散佚,難以為據。

廣明元年(880)冬,崔致遠溧水縣尉任滿后進入高駢幕府,專掌筆硯,寫作了大量表狀公文,其中有數篇涉及僧正、佛寺等(見文末表一),透露出崔致遠對佛教的最初認識。先看關于任命弘鼎為淮南道僧正的兩份狀文。《奏請僧弘鼎充管內僧正狀》云:

右件僧,跡洗四流,心拘八政,演法于有緣之眾,致功于無遮之言。伏自翠華遠省于風謠,丹詔屢征于月捷。兇渠未滅,銳旅猶勤。弘鼎常令僧三十人晝夜轉念功德,張開覺道,教化闔城。所愿早覆梟巢,便回鸞駕。雖不關于至理,實自發于精誠。⑤

《謝許弘鼎充僧正狀》云:

右件僧,臣先具狀申奏,請充當道管內僧正,仍賜紫衣,伏奉敕旨依允者。伏以弘鼎久勤轉念,輒具薦論,能資十地之因,遽荷九天之寵。元戎獲請,喜三教之并行;法侶歡呼,驚一佛之或出。唯冀永持功德,上報慈悲。茍不能蕩火宅之余災,則何以稱水田之華服。必可潛燃慧炬,助滅妖氛。⑥

這是崔致遠代高駢寫給朝廷的兩篇狀文。文中記述在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后,弘鼎率領30名僧人日夜轉念功德,教化百姓,并為唐僖宗祈愿。在僖宗敕旨任弘鼎為僧正后,第二篇狀文再次表達“永持功德,上報慈悲”的精誠之心。其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喜三教之并行”一句。唐代雖然推重儒學,但也大力扶持佛、道二教。而且,六朝以來融合三教的傾向到唐代已經逐漸成為社會思想的主流。所以雖有韓愈等人排佛、反佛,但在當時的影響并不顯著,更多的士人則對佛、道采取包容、親近的態度。崔致遠受時代風氣影響,很早就形成了三教融合的思想。

其次,從狀文中可以看出,僧人固然要追尋“至理”,而對于皇帝的精誠亦十分重要。這種見解當然與兩篇狀文的性質和目的有關,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崔致遠的認識。同樣的看法也見于《天王院齋詞》:

某也手握兵符,心抱將略,欲展焚枯之力,愿成拯溺之功……伏愿舍利佛、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教既東流,跡能西降,遠救閻浮之地,暫離兜率之天。問疾語言,不競維摩之說;稱名功德,可逃羅剎之災。唯愿共泛慈航,齊揮智劍,寢驚濤于苦海,掃妖氣于昏衢。則乃慧燈照天帝之心,法鼓破波臣之膽。靜銷諸惡,暫開方便之門;廣庇眾生,無惜慈悲之室。⑦

崔致遠代作的這篇齋詞,表達了幕主高駢希望拯救時局、掃除群兇的壯志,同時渴望舍利佛、觀世音菩薩普施“慈父之恩”,靜銷諸惡,廣庇眾生。佛教是出世的,為信眾廣施方便解脫法門,同時又與統治者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體現出入世的一面。兩篇狀文中,崔致遠都以儒學為基本立場,特別強調了佛教在護持統治、教化眾生方面的積極作用。

在《求化修大云寺疏》中,崔致遠把佛教的這種功用說得更為明確:

夫教列為三,佛居其一。其如妙旨則暗裨玄化,微言則廣諭凡流。開張勸善之門,解摘執迷之網……所愿廣運慈航,徐搥法鼓,深資功德,靜刬妖魔,百官榮從于鸞旌,萬乘遄歸于象闕。次愿太尉廓清寰宇,高坐廟堂,演伽葉之真宗,龍堪比德,舉儒童之善教,麟不失時。克興上古之風,永致大同之化。⑧

“教列為三,佛居其一”,仍是“三教之并行”的一以貫之。不過在崔致遠看來,三教并非完全同等。“其如妙旨”、“微言”指關于佛教的各種理論,“玄化”即圣德教化。也就是說,佛教的精妙佛理暗合儒家思想,僧人運用這些妙旨可以助益于教化百姓。所要達到的目標,從近處講,是平定黃巢亂軍,僖宗及百官重回長安,太尉高駢建功立業;從遠處講,是“克興上古之風,永致大同之化”,即重興堯舜禹之風,達到儒家理想的大同世界。

崔致遠在唐朝接受的思想中,本質的部分是儒學。他屢屢自稱“尼父生徒”、“儒門末學”,頗有積極用世之志。在高駢幕府期間,雖然寫有不少關于道教、佛教的齋詞,不過多是公務之作,其中體現出的三教并行而以儒學為最終旨歸的趣向,仍然是十分明顯的。崔致遠的道教思想明顯受到高駢的影響。高駢既是崔致遠的上官,也是其思想、詩文方面的師友。在政治失意后,高駢開始不理軍政,專心神仙道教之事。在應天節、三元節等道教齋節時,崔致遠為高駢撰寫了大量齋詞,也結交了不少道士。⑨通過這些活動,崔致遠不斷增進對道教的認知。這一時期,崔致遠還是以儒學士人的視角來對待佛教和僧徒,強調的是佛教對社會的實際功用,其對佛教理論并無多少體悟。

二、崔致遠佛教思想的發展

中和四年(884),崔致遠離開揚州歸國,次年返回新羅。歸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高駢的失意與部分同僚的排擠。然而,當崔致遠以“淮南人新羅兼送國信等使”的身份回到新羅后,卻迎來了憲康王的重用。在憲康王、真圣女王兩朝,崔致遠先后任侍讀兼翰林學士、守兵部侍郎、知瑞書監事、富城郡太守、泰山郡太守等職,除了代憲康王、真圣女王撰寫給唐朝皇帝的上表等,還奉王命為王室、佛寺、高僧大德撰寫了大量的愿文、像贊、碑銘(表一)。

新羅與唐朝的情況有所不同。唐朝社會的主流雖然是儒、釋、道融合,但治國方面仍主要以儒學思想為主。新羅則是儒、釋并重,初期的王室佛教十分發達,后期則盛行由入唐求法僧傳回的禪宗。崔致遠在這一時期,既為王室撰寫愿文、像贊,也為禪宗高僧撰寫碑銘,佛學修養不斷精進。尤其是在“四山碑銘”中,崔致遠與這些高僧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通過彰顯禪宗高僧在安邦濟民方面發揮的巨大作用,大力宣揚儒、釋同歸的思想。⑩崔所撰《大崇福寺碑》開篇即云:

臣聞,王者之基祖德而峻孫謀也,政以仁為體,禮以孝為先。仁以推濟眾之誠,孝以舉尊親之典。莫不體無偏于夏范,遵不匱于周詩。聿修芟秕稗之譏,克祀潔蘋蘩之薦。俾惠渥均濡于庶匯,德馨高達于穹旻。然勞心而扇暍泣辜,豈若拯群品于大迷之域;竭力而配天饗帝,豈若奉尊靈于常樂之鄉。是知敦睦九親,實在紹隆三寶。矧乃玉毫光所燭照,金口偈所流傳。靡私于西土生靈,爰及于東方世界。則我太平勝地也,性茲柔順,氣合發生。山林多靜默之徒,以仁會友;江海協朝宗之勢,從善如流。?

崔致遠首先指出,王者為政治民,在于“政以仁為體,禮以孝為先”,如此才能濟眾尊親。不過,像武王那樣為暍人扇熱解暑(扇暍),像大禹那樣憐恤罪人(泣辜),在百姓陷入危困之后再施以仁德,不如先把百姓從“大迷之域”中解救出來。從這一點來講,“紹隆三寶”,光大佛教,正可以達到儒家所追求的“敦睦九親”、百姓和諧的境界。

此外,僧侶既精于佛教至理,也秉承“仁”、“善”。崔所撰《朗慧和尚碑》云:

(憲康王)因垂益國之問,大師引出何尚之獻替宋文帝心聲為對。太傅王覽謂介弟南宮相曰:“三畏比三歸,五常均五戒,能踐王道,是符佛心。大師之言至矣哉!吾與汝宜惓惓。”?

朗慧和尚曾入唐求法,返回新羅后創立圣住山禪門,但也“少讀儒家書”?,所以在憲康王(太傅王)下令垂問時,朗慧和尚以何尚之應對宋文帝的話作答。“三畏比三歸”之句,就是把儒家和佛教同等看待,符合佛心的同時也實踐了王道,這也間接反映了崔志遠的政治思想和治國理念。

在《真鑒禪師碑》和《智證大師碑》中,崔致遠更明確地地闡述了自己對儒、釋關系的看法。《真鑒禪師碑》開宗明義地說:

夫道不遠人,人無異國。是以東人之子,為釋為儒,必也西浮大洋,重譯從學,命寄刳木,心懸寶洲,虛往實歸,先難后獲。亦猶采玉者不憚昆丘之峻,探珠者不辭驪壑之深。遂得慧炬則光融五乘,嘉肴則味飫六藉。競使千門入善,能令一國興仁。而學者或謂身毒與闕里之設教也,分流異體,圓鑿方枘,互相矛楯,守滯一隅。嘗試論之。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禮》所謂“言豈一端而已,夫各有所當”。故廬峰慧遠著論,謂如來之與周孔,發致雖殊,所歸一揆,體極不兼應者,物不能兼受故也。沈約有云:“孔發其端,釋窮其致。”真可謂識其大者,始可與言至道矣。?

“道不遠人,人無異國”是崔致遠的不朽名句,從中可以看出,崔致遠是站在超越教派和國家的“至道”的角度來看待儒學和佛教的。從獲取儒學或佛理的方式而言,新羅留學生和留學僧都要“西浮大洋,重譯從學,命寄刳木,心懸寶洲,虛往實歸,先難后獲”;從目的和功用而言,佛教是“競使千門入善”,儒學是“能令一國興仁”。所以當有人認為儒學和佛教分流異體、互相矛盾時,崔致遠引了六朝時期佛教代表人物慧遠和士大夫代表人物沈約的話來批駁。慧遠在士大夫中影響甚大,其所著之論即《沙門不敬王者論》。?儒學、佛教雖然形式(發致、出處)不同,但終極目標(所歸)卻是一致的。沈約受齊竟陵王、梁武帝等影響,也精于佛理,其語出自《內典序》:且中外群圣,咸載訓典,雖教有殊門,而理無異趣。故真俗兩書,遞相扶獎,孔發其端,釋窮其致。?崔致遠在繼承這些思想的基礎上,再次確認了儒學和佛教都是“至道”的一部分,可以等量齊觀。《智證大師碑》亦云:

五常分位,配動方者曰仁心;三教立名,顯凈城者曰佛。仁心即佛,佛目能仁。?

“仁心即佛,佛目能仁”,如果將這種看法稍作展開,可以說,在崔致遠看來,儒、釋、道就是即儒即釋即道的關系,三者都合于“至道”。

崔致遠將儒、釋、道三者同樣看待,既是受三教并行思想的影響,也是對新羅社會現實的迎合,更是自身佛教思想自然發展的結果。在為王室撰寫的愿文中,主要頌揚佛教的無邊法力和慈悲恩惠,而在為禪門高僧撰寫的碑銘中,在表彰高僧不畏艱難求取無上心法、濟世救俗普渡眾生的行跡之外,則更鮮明地闡發自己的思想見解和政治主張,并希望通過這些影響上至新羅王、下至百姓的整個新羅社會。禪門高僧在上輔君王、下安百姓方面起到了的巨大作用,給崔致遠以某種希望。在末世,只要能踐王道、救百姓,無論是新羅固有的風流道等傳統文化,還是由唐朝傳入的儒、釋、道,都應該充分倡導和利用。崔致遠就是在這樣的情勢下,懷著經世致用之心,深入了解了以禪門高僧為代表的佛教,深化了自己的佛學思想。

三、崔致遠佛教思想的成熟

崔致遠晚年政治失意,退出仕途。從這一時期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其思想的變化。在返回新羅的最初10年,崔致遠在各類作品中反復強調儒、釋、道三者在治國和教化方面的共通作用,倡導新羅傳統文化和儒、釋、道的融會。而在失意隱退后,則主要是談論佛理,抒發自己的種種宗教體驗。

海印寺是崔致遠晚年歸隱之地,現在能確定寫作年代的最后幾篇作品(見文末表一)都與海印寺有關。海印寺由順應、利貞兩位大師所創建(802),是新羅華嚴宗的重要道場之一。崔致遠任防虜大監天嶺太守時曾作有《贈希朗和尚》詩六首,是希朗和尚在海印寺講《華嚴經》,崔致遠未能前去聽講而作的寄贈之作。?在詩中,崔致遠一面盛贊希朗和尚講經之功德,一面也分享了自己對佛理的感悟。其第六首曰:

三三廣會數堪疑,十十圓宗義不虧。

若說流通推現驗,經來未盡語偏奇。?

“三三”者,即三世之說。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各有三世,合為九世。“十十”者,即十玄之說。十玄門同一緣起,無礙圓融,隨有一門,即具一切。?崔致遠在此既推重《華嚴經》的妙義和奇語,但又有所持疑。

數年后,已經歸隱的崔致遠似乎對“十十圓宗義”有了更深的領悟。在為華嚴宗實際開創者法藏和尚撰寫的傳文中,他仿法藏和尚《華嚴三昧觀》中“十心”的體例,將其身世行跡分為族姓、游學、削染、講演、傳譯、著述、修身、濟俗、垂訓、示滅十科。其案語云:

愚也雖慚郢唱,試效越顰,仰彼圓宗,列其盈數,仍就藏所著《華嚴三昧觀》直心中十義而配譬焉:一族姓廣大心,二游學甚深心,三削染方便心,四講演堅固心,五傳譯無間心,六著述折伏心,七修身善巧心,八濟俗不二心,九垂訓無礙心,十示滅圓明心。深悲兩心,互準可見。?

不按時間、事跡先后次序,而把傳主的生平與其佛學理論聯系起來列為十科,這在佛教傳記作品中大概僅此一見。崔致遠之所以如此創新,源于其對華嚴宗和法藏和尚佛理的深刻理解和共鳴。在該傳的跋文中,崔致遠又特意記述了撰寫傳文時的種種“顯應”,并辨析夢覺與佛教的關系:

傳草既然則在夢而欲黜夢,其猶踐雪求無跡,入水愿不濡者焉?書不云乎,有大夢,然后有大覺,如睡夢覺,故名佛也。抑且王者以乾坤謫見,每慎方來;庶人以書夜魂交,能防未兆。譬形端影直,豈心正夢邪?人或不恒,巫醫拱手。茍冥應悉為虛妄,念大亦涉徒勞耶?聞昔尼父見周公,高示得傳說。信相金鼓,普眼山神,皆托靈游,能融妙理。故兩朝僧史,亦一分夢書。?

崔致遠說人生正如一場大夢,只有夢醒覺悟才能成佛;佛教傳揚妙理,也常借助于“靈游”。他將自己的行為、受到的“現驗”與佛教如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站在佛教的立場來理解佛教、體悟佛理,在各方面都自覺地向其比附和歸依。這表明崔致遠在經過數十年的認識、實踐之后,其佛教思想已經成熟,后與浮圖賢俊、定玄結為道友,棲遲偃仰以終老,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結語

崔致遠生長在新羅和唐朝晚期,仕途坎坷。正如金富軾所言:“致遠自西事大唐,東歸故國,皆遭亂世,屯邅蹇連,動輒得咎”?,最后只能歸隱山林。然而崔致遠飽經世俗風雨,收獲的是在思想上的圓融成熟。在揚州期間,崔致遠主要是從公務的角度接觸佛教,所以對佛教的理解并不深入。返回新羅后,與華嚴宗和禪宗各派都多有交往,從高僧的事跡中,崔致遠獲得了共鳴,認識到佛教在治理國家和教化百姓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他在《鸞郎碑序》中說:“國有玄妙之道曰風流,設教之源,詳備仙史。實乃包含三教,接化群生。”?已清楚地闡明了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張。對其而言,儒、釋、道、風流道等,既是宗教哲學,更是治世理念。通過全面的融攝總合,崔致遠成為新羅晚期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

表一  崔致遠與佛教有關的部分作品

13大順二年(891)至景福元年(892)前后14景福二年(893)15 16 17 18 19贈希朗和尚(六首)有唐新羅國故曦陽山鳳巖寺教謚智證大師寂照之塔碑銘并序(智證大師碑)海印寺妙吉祥塔記新羅伽倻山海印寺結界場記海印寺善安住院壁記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法藏和尚傳)利貞和尚贊乾寧二年(895)乾寧五年(898)光化三年(903)天復四年(904)天復四年(904)

[注釋]

① 關于崔致遠的生平,參見方曉偉《崔致遠思想和作品研究》,揚州:廣陵書社,2007年,第209-284頁。

②? 金富軾:《三國史記》卷46《崔致遠傳》,奎章閣本。

③?????崔致遠著、李佑成校譯:《新羅四山碑銘》,韓國:亞細亞文化社,1995年,第114頁,第256-258頁,第182-184頁,第194頁,第125-129頁,第205頁。

④⑤⑥⑦⑧ 崔致遠撰、黨銀平校注:《桂苑筆耕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13頁,第93頁,第95頁,第518-519頁,第561-562頁。“其如”,疑當作“真如”。“搥”,黨先生原作“槌”,誤。

⑨ 崔致遠《桂苑筆耕集》中收錄了不少道教齋詞,又有《留別女道士》詩。另中韓都有學者認為崔致遠在唐曾入終南山修道,恐怕不確。高國藩:《論崔致遠的詩》,韓國中國學會:《國際中國學研究》(創刊號),1998年,第60頁。

⑩ 關于崔致遠“四山碑銘”的思想,參見拜根興、李艷濤《崔致遠“四山塔碑銘”撰寫旨趣論》,載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15輯),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65-277頁。

?? 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261-262頁,第220-221頁。

? 沈約著、陳慶元校箋:《沈約集校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77頁。

?《贈希朗和尚》的撰寫時間,參見金程宇《讀崔致遠佚詩札記》,《古籍研究》2005年卷下,第33頁。

? 崔浚玉:《國譯孤云先生文集》(下),寶蓮閣,1982年,第54頁。

? 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1,《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5卷《經疏部三》,第123頁。

??崔致遠:《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0卷《史傳部二》,第280-281頁,第286頁。

? 金富軾:《三國史記》卷4《新羅本紀》。

責任編輯:趙欣

K242

A

1009-5241(2016)03-0077-05

余國江 江蘇揚州大遺址保護中心館員 江蘇 揚州 225000

猜你喜歡
思想
轉化思想的應用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聚焦補集思想的應用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遞推思想及其應用
中等數學(2018年3期)2018-08-01 06:42:02
學思想 悟思想 用思想
中國鹽業(2018年21期)2018-03-05 08:06:10
把握轉化三要素 有效滲透轉化思想
聚焦補集思想的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性爱网|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欧美成人第一页| a毛片在线播放|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国产二级毛片| 国产va在线|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亚洲一级色|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日本久久网站|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黄色福利在线|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一|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免费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国产乱论视频|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高清自拍视频| 成人在线亚洲|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www网站|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天天色天天综合|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毛片网站观看|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在线欧美a|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日本| 不卡视频国产|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伊人91在线|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婷婷伊人五月| 91啦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91在线高清视频|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国产视频 第一页| 国产午夜不卡| 91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乱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