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張 倩 王云龍
?
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李海燕 張 倩 王云龍
目的:探討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現狀及其影響因素, 為相關部門采取措施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用“中國心血管病人生活質量評定問卷”(CQQC),對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住院納入標準的284例冠心病患者用筆試問卷和訪談形式相結合的方式評估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以及影響生活質量的因素,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經過筆試問卷調查發現,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問卷得分為(78.62±28.31)分,處于中低等水平;通過訪談形式調查,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單因素分析,初篩出與CHD患者QOL有關聯的因素分別為: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醫療費用來源、康復運動、治療手段、病程;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法對影響CHD患者QOL的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康復運動和病程是影響CHD患者QOL的危險因素。結論: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處于中下水平,而且影響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醫療費用來源、康復運動、治療手段、病程等,而康復運動和病程是影響CHD患者QOL的重要危險因素。只有加強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科學認識,才能采取切實可行的預防和干預措施,從而不斷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
冠心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
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1]。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是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2-3]。現在國內外冠心病臨床救治已經達到了既系統又規范的治療水平,但是CHD 疾病本身、治療手段和心理社會因素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狀態,使其生活質量(quality of life,QOL)下降[4]。隨著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轉變,QOL作為評價人類健康的一個綜合性的指標,可以更加全面地評價疾病對患者的影響[5]。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且年輕化的趨勢,因此非常有必要對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只有真正科學的認識了影響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才能給予正確的干預措施,從而不斷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為此,研究者采用“中國心血管病人生活質量評定問卷”(CQQC),對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住院納入標準的284例冠心病患者用筆試問卷和訪談形式相結合的方式評估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以及影響生活質量的因素,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住院納入標準的284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1)符合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會(ISFC)及WHO的診斷標準,心功能2~3級者。(2)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有一定理解能力和書寫能力者。(3)自愿參與研究,并且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者。(4)無嚴重的器質性病變和嚴重并發癥者。排除對象:(1)既往有精神病史者。(2)有嚴重的器質性病變和嚴重并發癥者。(3)有癡呆病史或其他原因而無法交流者。本研究經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并與研究對象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168例,女116例。年齡44~72歲,平均年齡(51.8±7.2)歲。文化程度:初中:94例,大專82例,本科及以上106例。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一般人口學資料問卷。采用自制的一般人口學資料問卷進行調查,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學資料,包括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醫療費用來源、康復運動、治療手段、病程等。(2)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評價。采用“中國心血管病人生活質量評定問卷”(CQQC)[6]進行評價,該問卷包括體力70分(體力狀況和有無參加康復運動2個問題)、病情26分(心絞痛、心悸、呼吸困難、對疾病的認識、生死觀5個問題)、醫療狀況6分(對治療和醫務人員的滿意度2個問題)、一般生活17分(飲食、睡眠、自我感覺、娛樂、性生活5個問題)、社會心理狀況26分(抑郁、焦慮、記憶力、智力、生活信心、親人關系、夫妻關系7個問題)、工作狀況9分(工作能力、人際關系2個問題)6個項目,24個條目。該問卷完成時間約4 min,得分范圍0~154分,證實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 調查方法 采用CQQC對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住院納入標準的284例冠心病患者用筆試問卷和訪談形式相結合的方式評估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以及影響生活質量的因素,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筆試問卷采用集體測試的方法,首先由調查者在調查前向患者說明研究的目的、意義和填寫的方法,并在每份調查表的尾頁都附有調查填表的說明,讓患者配合工作,采用匿名調查的方式認真如實的填寫問卷,問卷當場發放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284份,回收有效問卷280份,有效回收問卷98.59%。訪談形式由調查者單獨與患者進行約談。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或SNK-q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Wald概率統計法)。檢驗水準α=0.05。
2.1 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現狀 經過筆試問卷調查發現,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問卷得分為(78.62±28.31)分,處于中低等水平。
2.2 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在α=0.05水平初篩出與CHD患者QOL有關聯的因素分別為: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醫療費用來源、康復運動、治療手段、病程,見表1。

表1 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分,
2.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法對影響CHD患者QOL的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康復運動和病程是影響CHD患者QOL的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3.1 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現狀 近年來,冠心病在臨床上的診療技術水平發展迅速,甚至終末期冠心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心臟移植技術也是非常成熟。但是隨著人們對健康觀念的轉變和醫學模式的遞進,CHD患者治療的最高目標不再僅僅是注重延長患者的生命,QOL的評價已經成為人們對CHD患者生活水平和健康狀況的評價指標,而且在CHD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中人們也認識到了QOL評估的重要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對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只有真正科學的認識了影響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才能給予正確的干預措施,從而不斷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通過我們的筆試問卷調查發現,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問卷得分為處于中低等水平。這可能跟CHD患者經過短時間的住院治療,大部分患者的心臟功能并不能達到良好的康復,還需要出院后長期服藥和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會增加患者的精神壓力,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關。
3.2 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分析 本研究采用QQCC問卷通過筆試問卷來評估不同的人口學特征和臨床特征冠心病患者的得分并進行統計學分析。在單因素分析結果中顯示:男性患者QQCC得分高于女性,這可能跟男性比女性心理承受能力強,易接受患病的現實并以積極的心態與疾病對抗,具有較好的精神健康狀態[7]有關;年齡>60歲的患者得分低于≤60歲患者,這可能與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身體各項機能都有所下降有關;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患者得分高于僅有初中水平的患者,這可能與有大學文化程度的患者,患者的社會地位、醫療資源、經濟水平以及對自身疾病的了解和得到的社會支持都優于初中文化程度的患者,這樣患者治療更有信心有關;有配偶患者評分優于喪偶和離異患者,這可能跟配偶是患者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患者最重要的社會支持系統,是患者的主要照顧者,不僅是在生活上給予照顧,更多的是在情感上給予支持有關。醫保或農合患者得分優于自費患者,這可能與冠心病是一個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醫療費用非常高,自費的患者需要完全由自己支付醫藥費,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且患者家庭也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患者因付不起醫療費用選擇保守治療甚至是放棄治療,嚴重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有關;經過介入治療患者生活質量優于藥物治療患者,這可能跟介入治療是治療冠狀動脈狹窄的主要方法,介入治療的效果明顯優于藥物治療的效果有關。
3.3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法對影響CHD患者QOL的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法分析結果表明康復運動和病程是影響CHD患者QOL的危險因素,這可能跟CHD患者經過短時間的住院治療,大部分患者的心臟功能并不能達到良好的康復,心臟康復需要一個過程,研究證明[8],出院后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和訓練等連續護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康復運動能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促進側支循環建立,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有關;有研究證實,病程越長,患者在日常生活方面容易出現更多問題,病程對QOL 的影響呈現正相關性影響[9]。這可能與隨著患者病程的延長,患者對戰勝疾病的信心被消磨,而且醫療費用高,患者心理壓力大,對家人有虧欠等情緒,會導致患者產生自暴自棄的情緒,從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有關。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處于中下水平,而且影響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醫療費用來源、康復運動、治療手段、病程等,而康復運動和病程是影響CHD患者QOL的重要危險因素。只有加強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的科學認識,才能采取切實可行的預防和干預措施,從而不斷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
[1] 陳偉偉,高潤霖,劉力生,等.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3摘要[J].中國循環雜志,2014,29(7):487-491.
[2] 胡 威,郭志剛,陳 君,等.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關性分析[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09,29(2):307-309.
[3] 董 然,陳寶田,劉韜帥,等.80歲以上冠心病患者非體外循環不停跳下冠動脈旁路移植手術治療的臨床特點及療效[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0,10(11):2089-2091.
[4] 張穩柱,宋明才,梁嘉永,等.超高齡冠心病患者部分血運重建的療效觀察[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09,29(1):177-179.
[5] 嚴臘梅,陳建寧,孫 煒.冠心病患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評價[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2):156-158.
[6] 劉江生,馬琛明,涂良珍,等.“中國心血管病人生活質量評定問卷”及其常模的測定[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2,21(2):105-108.
[7] 陳 瑩,于 磊,萬崇華,等.消化性潰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J].廣東醫學,2014,35(24):3886-3889.
[8] 郝云霞,周 政,劉慶榮,等.從心血管專科發展看護理在心臟康復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6):645-649.
(本文編輯 崔蘭英)
Analysis on current statu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 Hai-yan,ZHANG Qian,WANG Yun-long(Beijing Anzh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29)
Objective:To explore current statu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impact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A total of 284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dated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department were treated with"Chinese questionnai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QQC).A combination way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as us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mpact fa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Results:The scores of questionnaire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78.62±28.31),which was at the middle and low level.The interviews presented an analysis of impact factors for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fter 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QOL of CHD patients were age,gender,educational level, marital status,source of medical expenses,rehabilitation exercise,treatment and course of disease.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QOL factors of CHD patients by using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nd course of disease were two risk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he QOL in patients with CHD.Conclusion:Many factors can lea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levels,and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These factors included patient age,gender,educational level,marital status,medical expenses,rehabilitation,treatment method and course of disease.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nd course of disease ar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for QOL in CHD patients.Only by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impact factors for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practical preventive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be implemente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ronary heart disease;Quality of life;Influencing factors
100029 北京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李海燕:女,本科,主管護師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81100126)
2016-05-26)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