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議上發言,呼吁亞太各國堅持開放承諾,提升開放水平,采取有力措施繼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實現以開放謀共贏、以融合促發展。他強調,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和全球經濟合作的先行者、引領者、開拓者,APEC和各成員經濟體要堅定不移地引領經濟全球化進程,發揮亞太引擎作用,推動發展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
“創新、活力、聯動、包容”,這八個字非常給力,極富內涵,具有針對性。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仍然乏力,增長動力不足,貿易和投資低迷,全球性挑戰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經濟全球化遇到波折并進入階段性調整期。從英國公投脫歐到美國大選結果,從中不難發現,經濟全球化的質疑者、徘徊者乃至反對者的力量有所抬頭。然而應該看到,全球化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勢所趨。尤其對于亞太地區而言,開放是亞太經濟的生命線。20多年來,APEC成員堅持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為亞太經濟增長提供了穩定動力。亞太地區不應也不能因為一時困難而停下開放融合的腳步,而是應該用亞太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化的實際行動向世界宣示,亞太對經濟全球化的決心不變、信心不減。
發展才是硬道理。亞太地區要堅持以開放促發展、謀共贏,堅定不移地引領經濟全球化進程。全球化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再復雜、挑戰再巨大,必須也只有通過繼續堅持全球化進程、提升全球化水平才能最終解決。歷史一再表明,搞保護主義是沒有出路的。今天,在亞太發展的關鍵當口,中國將以這種對發展與開放的信心和堅持,推動亞太攜手合作、促進共贏,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正能量。
不可否認,當前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不公平、非普惠現象嚴重,區域經濟合作碎片化、普通民眾對經濟開放的獲得感不足等挑戰突出。因此,亞太不僅要堅持繼續開放,更要堅定不移地不斷提升開放水平,建設公平、包容、普惠、共贏的地區經濟發展新局面。亞太要把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構建平等協商、共同參與、普遍受益的區域合作框架,更加注重同各自發展實踐相結合,更加注重解決公平公正問題;要加快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為亞太開放型經濟提供制度保障,充分發揮亞太重振全球貿易與投資的引擎作用,增強自由貿易安排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維護全球多邊貿易體制。
要實現亞太地區更高水平的開放,關鍵在于要堅定不移地破解區域互聯互通的瓶頸與阻礙。要推動建立覆蓋整個亞太的全方位、復合型互聯互通網絡,推動太平洋兩岸互聯互通建設彼此對接,在更廣范圍內輻射和帶動實體經濟發展。要深入落實北京會議制定的互聯互通藍圖,完善基礎設施、制度規章、人員交流三位一體的互聯互通架構,確保2025年實現全面聯接的目標。
有志者事竟成。改革創新是推進開放的根本保證,也是通往長久繁榮的必由之路。進一步推進亞太地區的開放共贏要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在北京批準《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共識》,為亞太地區走創新發展之路指明了方向。今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通過《創新增長藍圖》,強調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制定了具體行動計劃。亞太各成員應落實好這些共識和原則,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堅定推進結構性改革,強化正面溢出效應。要用改革創新,為亞太開放合作補齊服務業合作等“舊短板”,打造互聯網和數字經濟、藍色經濟、綠色經濟等發展“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