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慧
【摘要】整體性閱讀教學模式,即以整體意識、大局觀念為導向,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涵,同時,重視分析段落間關系,形成對文本主題或主旨的整體把握,達到高效性語文閱讀效果、深入了解文本體裁、作者資料等知識,并在整體性閱讀教學過程中實現對學生閱讀能力、實踐能力、概括能力等的培養。本文從整體性閱讀教學特點分析入手,并詳細闡述了整體性閱讀教學實踐路徑,旨在推進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不斷革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整體性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抒情性閱讀、敘事性閱讀、說明性閱讀教學過程中導入整體性閱讀教學方法,有利于對小學生理解性閱讀能力、欣賞性閱讀能力、探究性閱讀能力、創造性閱讀能力的培養。為此,當代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提高整體性閱讀教學意識,繼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規避低效率教學問題的凸顯。以下就是對小學語文整體性閱讀教學模式等相關問題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當前閱讀教學活動的展開提供有利參考。
一、整體性閱讀教學特點
傳統閱讀教學活動在開展過程中注重將第一段作為教學起點,而字詞、句段、語篇作為重點教學內容,繼而通過對文本細節內容的逐一講解,加深學生閱讀內容理解程度。但此種閱讀理解教學模式缺乏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為此,應導入整體性閱讀教學模式:
第一,在整體性閱讀教學模式實踐過程中,為了實現對學生理解性閱讀能力等的訓練,注重將整篇課文作為教學起點;同時,著眼于整冊教材、單元、篇章等的教學;然后,導入統讀法、注讀法、延讀法、朗讀法等靈活性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從課文整體角度出發,感知課文層面,研讀課文局部,整體把握課文主旨。
第二,整體性閱讀教學模式更為注重對學生創造性閱讀能力、理解性閱讀能力等的培養。例如,在敘事性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踐行整體性閱讀教學方法,要求教師應首先帶領學生站在整體感知層面,了解課文中主要人物和事件,即描述了怎樣一件事。然后,站在局部角度,研讀關鍵詞句、重點詞句等,了解課文情節,掌握課文中所蘊含的情感基調、寫作意圖。最后,理解思路,從整體把握層面入手,了解課文內涵,揣摩課文思想,鍛煉學生思維能力,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二、小學語文整體性閱讀教學模式實踐路徑
(一)應用靈活整體性閱讀教學方法
在小學語文整體性閱讀教學過程中分為整體感知層面、局部研讀層面、整體把握層面三個教學階段,為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導入靈活性教學方法。例如,在《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一文教學過程中,為了帶領學生快速掌握課文事件,教師引入統讀法,要求學生利用5—10分鐘時間,對修建拉薩鐵路事件進行快速瀏覽,抓住“把鐵路修到拉薩”關鍵詞,深入分析課文上下文關系,掌握西部鐵路建設中所遇到的重重苦難。繼而待統讀法完畢的基礎上,為了引導學生了解風火山隧道情節,教師在局部研讀階段導入了品讀法和注讀法,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剖析,最后以朗讀法,分析課文整體把握層面,了解文章所傳達的內涵。即在整體性閱讀教學過程中,保持統讀法、注讀法、朗讀法等的靈活應用,有利于豐富閱讀形式,鍛煉學生閱讀能力。
(二)重視單元主題整體性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實現對學生審美情趣、情感態度、思想品質、方法、能力等的培養,因而,在整體性閱讀教學模式實踐中,為了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應注重導入單元主題整體性閱讀教學。例如,某教師在三年級第三單元教學過程中,為了強化整體性閱讀教學模式,將《夜書所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風箏》《秋天的雨》《聽聽,秋天的聲音》作為一個整體性閱讀教學單元,其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闡述了作者的思想之情。《風箏》闡述了秋季時節做風箏、找風箏的童趣。即五篇閱讀內容均與“秋季”主題相關,繼而通過整體性閱讀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了秋季動人情景,深化了學生對“秋季”主題的體驗,幫助學生形成整體性閱讀意識,提高閱讀內容理解效果。
(三)區別看待整體性閱讀教學學段差異
在整體性閱讀教學模式實踐過程中,為了提升整體閱讀教學效果,應注重關注不同學段學生閱讀水平、認知特點等差異性,由此順應學生特點,實施整體性閱讀教學。例如,在一二年級整體性閱讀教學中,應以字詞為主,鍛煉學生閱讀能力,同時,引導學生由字詞延展課文整體內涵,了解課文事件。而在三四年級閱讀教學中,需以句段為整體性閱讀教學核心,然后,站在課文整體層面,由句段分析課文主旨或中心,了解作者情感基調,體驗閱讀中心思想。此外,在四五年級整體性閱讀教學中,應以語篇為主,即在整體性教學中,安排學生對語篇作品進行評價。例如,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為了達到整體性閱讀教學目的,應引導學生站在語篇整體把握層面,分析對伯父懷念情感的表現,同時,聯系上下文,深入分析課文主旨,概括篇幅內涵。
三、結語
綜上可知,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促成學生逐漸產生消極情緒,同時,在枯燥、乏味的閱讀環境下,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始終無法得到提升。因而,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注重踐行整體性閱讀教學方法,即在整體性閱讀教學中,將教學內容劃分為整體感知層面、局部研讀層面、整體把握層面三個階段,然后,運用靈活性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閱讀體驗環境,達到最佳的整體性閱讀教學狀態。
參考文獻
[1]卓愛琴.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究[J].才智,2012(32).
[2]羅光輝,陳兵安,李奇志.小學語文“坐標式”主題閱讀教學研究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9).
[3]李暉.鏈接生活,點擊教學——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5(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