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茉莉
南昌市洪都小學
?
小學標點符號的學習
王茉莉
南昌市洪都小學
小學生認識并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對準確表達文意,對推動語言的規范化,都有積極意義。不妨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習興趣,多渠道入手,從而提高對標點符號作用的認識。標點符號的教學要與寫作結合,針對性地選擇標點進行講解與練習。
小學語文;標點符號
細節決定一個人的成敗,這是我一直比較喜歡的一句話。現如今學生的在學習的時候大多馬馬虎虎,很少關注標點符號這些細節方面。但是對于小學生的學習,標點符號的學習至關重要,對于課文的理解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小學生認識并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對準確表達文意,對推動語言的規范化,都有積極意義。對于大部分教師來說,小學標點符號的教學確實是件令人頭痛的事情,周期長,知識點零散,且應用廣。面對這些問題,我認為認為不妨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如何讓小學生理解和接受標點符號的重要作用,而不認為它是書面表達中可有可無的附屬品呢?教師不妨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習興趣,多渠道入手,從而提高對標點符號作用的認識。
1.從故事入手。
新奇、有趣的事物,對于小學生而言,總是有巨大吸引力的。學生對故事的需求和接受力比空洞的說教效果更好,教師不妨從此著手,給學生講述一些標點符號誤用或不用而發生的故事,以此讓學生增強對標點符號在書面表達中所起作用的認識。為此,我給學生找了一則古老的故事:
有個書生到朋友家做客,忽然天降大雨,客人便不想回家了,然而主人卻不想留客人住宿,但又不便于直說。于是主人為客人題了一幅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只是這幅字沒有加上標點??腿艘豢?,二話沒說,提筆在字幅上添了幾個標點。主人一看,頓時傻了眼,本來主人的原意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被客人添加標點點后卻變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小小的幾個標點符號,使同樣的一句話出現完全相反的兩種意思。教師應以此教育學生千萬不能小瞧標點符號,應明確學習標點的重要性,從思想上引起重視。
2.從朗讀入手。
在課文朗讀中,標點符號常能給人一定的朗讀語氣和感情的指導。教學時,先給學生出示一個沒有任何標點符號的句子,如“我要跟你去”,讓學生自主朗讀。結果,同學們所讀的語氣、聲調都不盡相同。然后,再把不同的標點給這句話注上:
“我——要……跟——你去?!?/p>
“我要跟你去?!?/p>
“我,要跟你去!”
“我要跟你去?”
學生在標點的指引下,能夠比較準確地把其中的感情通過不同語氣和聲調的朗讀來體現。此舉,又讓學生對標點符號的作用有了切身的認識。
3.從病例入手。
從學生的習作中挑選一些不加標點造成意思表達不清的典型句子或段落,如“老師說了一聲下課我走了”,讓學生討論:作者要表達的愿意是什么?而你是如何理解的?會產生怎樣的歧義?再讓學生總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以提高運用標點的自覺性。
標點符號的使用,是人們日常文字應用和學生作文中最基本的概念組成部分。在對學生的作文教學中發現,許多小學生對標點的使用,概念不是十分清晰。在批改作業過程中,修改最多的不是字詞句,而是標點符號。很多學生不會斷句,而是“一‘逗’到底”。為了強調語氣,大量地使用“驚嘆號”。其實,標點符號的使用并不難,而在于寫作過程中的細致。我在作文教學中,會有針對性地選擇一個標點進行講解與練習。例如我在作文課上關于逗號的使用教學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自己說對逗號使用的認識,進行交流。然后與孩子們一起探討對逗號的認識。大體內容是這樣的:句子內部主語與謂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學生舉例如:“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恒星”;句子內部動詞與賓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學生舉例如:“應該看到,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句子內部狀語后邊如需停頓,用逗號,學生舉例如:“對于這個城市,他并不陌生”;復句內各分句之間的停頓,除了有時要用分號外,都要用逗號,學生舉例如:“據說蘇州園林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薄F鋵嵾@就是一個逗號教學的內容。完成后讓學生根據討論的資料,進行修改這次作文的標點,主要是逗號,然后同桌互改。這樣一次討論練習,學生不僅對標點的認識與應用提高了,也對寫作“一‘逗’到底”進行的更正。
標點符號是一種雖微小卻不可缺少的語言工具,它的價值并不亞于一個文字。有了標點符號,文字才能眉目清爽,易于理解。一個看似平常的標點符號,卻可以增強表達效果,延伸出文本的未盡之意。小學生應學會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但一些學生或不重視標點,不加標點,或不懂得正確運用標點,常常造成語句不通,讀來費力。所以教師要使學生明確明確標點的意義,并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顯得十分重要。
[1]王寶琪;問號和嘆號[J];小學生必讀(中年級版);2011年03期
[2]王慧慧;標點,想說愛你也容易[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年12期
[3]張鎮權;對“想”后面標點符號的看法[J];小學教學研究;200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