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云昆
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公安局指揮中心
?
那曾經疼且幸福著的母愛
查云昆
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公安局指揮中心
塔西佗曾經說過,“當你能感覺你愿意感覺的東西,能夠說出你感覺東西的時候,這是非常幸福的東西。”,自己曾經嘗試著寫點關于幸福的東西,但覺著幸福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想找幾件能雋刻在生命歷程中的幸福只能用針尖在沙土中挑了。記得有人說過,母親健在的日子,自己永遠是一個孩子。是啊,母愛如甘霖一樣,永遠滋潤自己孩子的心空;而孩子則象貪婪的小羊羔,永遠只想沐浴在母親溫暖如春的懷包中吮吸著母汁。
我是農村放牛娃堆里爬出的大學生,自己從跳下牛背到省城讀書,后參加工作到娶妻生子,而伴隨我生命歷程中最難于釋懷的,是母親無聲的愛。我出生到現在,母親無時無刻都不厭其煩地重復著每一個簡單的動作和每一句樸素的言語,透視的則是“舔犢情深”的深意。母親是一個地道的農村婦女,勤勞,賢惠,任勞任怨,和父親一道省吃儉用,將我們兄弟姊妹七人拉扯大;現我們都已成家立業了,我的大侄女六年前出嫁并有兩個孩子,現母親享受著“四世同堂”的天倫之樂,每每過年過節聚在一起,我們一大家人團聚在母親的周圍,其樂榮榮,母親臉上笑開了花,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父親在女兒出生前夕因病離開了母親。
有人說過,往事是一本難于忘懷的舊日歷,總是讓人把日子翻得痛苦,輕松的被不經意地扔掉,沉重得又叫人背負不起。在參加工作之前,我家里都是窮窮的,母親跟父親想盡了一切辦法讓我的四個哥哥娶妻生子,并順利讓兩個妹妹出了嫁。早在我工作之前,家里就欠了很一大筆債,有好大一部分是哥哥妹妹結婚時的債務,部分是我讀書時欠的債,對于一生都在貧困線上掙扎的父母而言,哪怕是100元無疑是天文數字,為此,二老常常被債務壓彎了腰。記得母親在得知我考上大學并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晚上,她流了淚,父親一言不發,抱著水煙筒在門邊上“咕咕”地吸個不停,拌著煙霧繚繞的是父親被水煙嗆的咳嗽聲。我知道,當時二老的心情用“悲喜交加”來形容最為妥當,喜的呢,是我終于能夠跳出“農門”;悲的呢,是家里沒有一分錢,能不能讀書,她們心里沒有底。但是母親沒有退縮,因為父親生性懦弱,靦腆,加之哥哥們結婚不久也背負了一些債務分了家,帶著妻兒各奔前程去了,為此,家里一切用度及大務小事都有母親一人撐著。為湊夠我到省城讀書的學費和生活費,到處告貸,但每每帶著希望出去都是帶著失望而歸,就連她的親兄弟都不會借一分錢給她,原因只有一個:窮,借了還不起!是啊,這印證了“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格言,可謂“世態炎涼”!
我非常喜歡路遙《人生》這篇中篇小說,尤其是對描寫主人公高加林第一次提著母親連夜趕做的膜膜夾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縣城趕集時復雜心態的那段內容我至今記憶尤深,高加林拐進山拗里試喊“賣膜膜哩”這幾個字,結果“賣”字還未出口眼淚就掉了下來。我想母親給我借錢交學費的境遇應該跟這差不多。后來,母親求爹告奶借到了一部分錢,還差一些,我就放下了曾經覺著非常體面但不失高貴的學生架子去找熟人家借錢,記得第一次在人家門前猶豫許久方敲開門,在說明來意后,借錢的“借”字還未能從嘴唇邊飛出時我自己噙在眼框的眼淚倒先蹦了出來,那時我方理解母親跟我到處借錢且借不到錢時的復雜的心態,但母親從來沒有在我面前提到過。現每每提及那段往事,母親和我都是感慨萬千。
母親給子女的愛是無私的,也是最多的,記得在我到省城報到讀大學的那天上午,母親起得老早,將我舊且洗的發白的衣物不知整理了幾遍,她眼睛里充滿了血絲,我估摸著,她一夜沒合眼,在送我到村口時,母親雙眼噙著淚花,不知是為我的離家而泣還是為我長大而激動的流淚,因為,長大,對于窮人家的孩子來說,就是要在比別人困苦的環境下撐起一片藍天!老人家用沾滿老繭的手心把我皺了衣領撫一偏又一偏,便再三叮囑我要好好照顧自己;尤其是在我上車的那一刻,她用粗糙龜裂的手指在我臉頰輕輕抹過,我感覺到楞楞的疼,她用自己的血汗編織的愛,驕傲而又無私地奉獻給自己的兒子,為的是什么?生生死死,圖得又是什么?不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一只碧海晴天下遨游天際、在逆風劍雨中笑遨江湖的雄鷹嗎?她的每一個細微的動作莫不透露出溫暖,流露出愛意!
記得離家到校軍訓完畢恰逢國慶,學校放假。盡管才離家月余,但感覺度日如年,非常想念家鄉,想念慈善的父母。于是,我乘車回了家。許是歸心似箭的緣故,發現家門上鎖,嬸告訴我,母親在挖地時,我徑直沖到地中。日子的犁耙在她臉頰上犁過的溝壑里流淌著晶瑩的珠線,迎著晨曦忽亮忽亮,乾指緊握的鋤頭在那枯瘦的臂彎里無力地翻躍——還有十多公尺沒掘完的土地在那弱不禁風的瘦弱的身軀下開始震顫!母親倏爾用沾著泥土的手指撥了撥緊貼額角的幾根銀絲,歇了歇,又揚起鋤頭。老人家許是太專心的緣故,竟沒有發現站在她對面田頭的我。人生最大的記憶,莫過于這微微的一瞥。我眼眶再也扯不住的淚花兒汩汩亂竄——我流淚了。但我流的是淚,母親未嘗不在泣血!母親還是發現了我,她一下子丟掉了手中的鋤頭,向我躑躅而來,那種驚喜的樣子,恐怕是用所有的語言來形容都會蒼白無力!她用粗糙龜裂的手指擦了擦我眼角的淚痕,口中不住地呢喃,“你什么時候回來的?怎么回來也不在家,媽這就回家給你做飯去……”。我的眼淚止不住下流,她用手背(因為手掌上沾滿了黃泥土)刮擦了一下衣襟上的泥土,輕輕地撫到了我的眼角……
打那以后,我奮發讀書,抱定決心,不管讀書還是工作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介時好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為此,我在讀書時節都非常的節儉,不吃早點,午飯啃一兩個饅頭,有時兩三個星期甚至一月不打一次牙祭,身材保養的比較“苗條”,當時的情狀就是面皮焦黃兩腮瘦削無肉,現女兒每每看到當時我的照片都不敢確認我就是她爹,用“人比黃花瘦”來描寫最為恰當不過了,所以大學畢業后也只有50公斤多一點,再瘦再緊的衣服穿在自己的身上后都覺著很是肥大,穿衣褲的感覺就象竹竿掛衣服一樣!每每回到家中,母親看到我瘦削的身形都是暗暗的垂淚,但盡可能地為我做上一頓全家自認為最為豐盛可口的飯菜給我補身子。
現每每回想起自己讀書時的艱辛,回想起母親借債時的種種尷尬,那種滋味真的很難受!尤其是在省城讀書的時節,每每想到自己家里窮,覺著吃不如人,穿不如人,心下十分沮喪,后來英國的一個哲人的一句話改變了我,并作為人生座右銘來時時警惕自己,“以往的日子,我常為自己沒有鞋穿而倍感煩惱,后來,我發現了有好多人沒有了腳,于是,我就不再去想鞋。”,也正是這句話促使我不斷努力,不懈追求,致使有今天的我及幸福美滿的家庭。一天,女兒在背誦孟郊《游子吟》時讓我解釋“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含義,我連比帶畫向小家伙解釋著這句話的意思,女兒一臉茫然,在她看來,用針縫衣服不可思義。隨著韶光流逝,母親已踏入古稀年輪之中,我亦接近不惑,昨天中午時分,我帶女兒去逛書店時買了一本《朱自清散文集》,下班回到家,吃飯尚早,我就躺在沙發上看文集,夕陽西下,陽光透過窗戶照在沙發上,文集的第一篇就是《匆匆》,當看到“……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時,在感慨自己韶光易逝、早生華發的同時突然暼見滿臉滄桑、溝壑縱橫母親滿頭銀絲,步履蹣跚,已不再有一絲我們兄妹孩童時分那種高大、偉岸樣子了。記得高中時分讀過一篇關于描寫母親的文章(具體是那一個作家我記不得了),有這樣一句描寫母親的句子令我終生銘記,“在凄風冷雨中,母親是裊裊升起的一縷炊煙;在茫然四顧的深夜里,母親是遠方閃爍的一盞油燈;在朝霞瑰麗的早晨,她是山邊一泓清潔的池水;在夕陽如火的傍晚,母親是路旁一棵樹葉婆娑的梧桐…”,是啊,在我生命歷程中,不管是漆黑的夜晚還是遭遇挫折和困境,母親會是一縷炊煙,一盞油燈,一泓清潔的池水,一棵樹葉婆娑的梧桐!
夕陽,像一只熟透的柿子,被調皮的孩子摔碎了,果汁湛滿了天際!看著母親從廚房里端出飄香可口的飯菜,微紅的夕光映在母親倉老的臉上,我發現母親在叫我跟妻吃飯時嘴角露的一絲絲甜甜的微笑,那是一種久違的幸福言語的再現。愿母親老人家在有生之年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