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新博
邯鄲市第一中學高三A3班
?
喧囂的世界更安靜
石新博
邯鄲市第一中學高三A3班
有人傾心于青石板鋪就的古巷,青黛瓦檐,斑紅門環,安靜的只剩下雨滴親吻油紙傘的韻律;有人偏愛玻璃幕墻與水泥森林,燈紅酒綠中有高跟鞋的節奏,爵士樂交響,人們的歡笑與痛苦……
而這看似毫無半點相似之處的景致,實則有絲絲縷縷剪不斷的關聯——喧囂讓世界更安靜。
有那么一群人,他們以天地云雨為家,與鳥獸飛禽為伴,他們叫做隱士。能讓他們吟出“去留無意,任天空云卷云舒”的直接動力難道不正是世界的喧鬧與噪雜嗎?能讓他們找回本真得到內心一隅寧靜的不正是外部的繁華與叨擾嗎?假使世界不是那么喧囂,那么隱士也不會出現,因為只是幾聲叫賣,幾句市井之言遠不足以他們的雙腳去追尋安靜與恬淡。只有這個世界足夠吵鬧,才有了終南山的靜謐,才讓世界有了超越先前一切安靜的淡然。
促使人類尋找真正的安靜的不是他物,正是看似水火不容的喧囂,或者我們可以說是物極必反,總之,達到安靜之巔的隱士恐怕要感謝世界的噪雜。
詩詞寫景講求以動襯靜,這個世界也同樣與此有著同一性。西藏游的大熱,讓人們開始檢討內心,捫心自問是否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丟失了內心獨立思考的一隅安然,于是大家背起行囊,去往或近或遠的“西藏”——不在乎目的地,只為了找回內心的安靜。
世界的喧囂襯托出安靜的不易與重要,才使人們覺醒,開始尋找遺失的美好。
喧囂正如辯論賽上的唇槍舌戰,可這表象的嘈雜實為辯手安靜沉思的產物。
喧囂猶如浪花朵朵巨浪滔天,可即使是“兼天涌”也是最安靜無聲的深海處孕育的能量。
喧囂好似管弦嘔啞,可正是聲音混雜震動了人心才讓末了瞬間的安靜升華,緊扣心弦。
正如沒有限制便沒有自由,沒有喧囂為伴的安靜哪里存在呢?
站在車水馬龍的喧囂中,內心對安靜的渴求使安靜的輪廓了然于心,似乎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