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喜
河北省張家口市下花園區定方水鄉定方水中心校
?
小學語文課堂的巧妙調控
黃 喜
河北省張家口市下花園區定方水鄉定方水中心校
課堂調控是教師對課堂上學習情境的創設控制,對教學時間的合理分配,對達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的策略使用,對課堂氣氛的調節,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指導應用。課堂調控不同于執行教案。課堂調控不同于“課堂以教師為權威”。
1.簡化教學內容。
實施了人教版教材后,我們都不難看到:新教材的內容在量上多了很多。低年級第一冊拼音部分就有四個復習,六個單元;第二到第四冊教材都有八個單元,每一冊教材當中都包括八篇識字,三十四篇左右的課文。每篇需要認識的新的漢字的數量比原來的教材有大幅度的增加。低年級的孩子年齡小但要承載的東西比起其他年級的學生要多得多。而我們有的教師認為低年級的學生懂得太少,覺得講得越細,孩子就理解得越深;讀得越多,孩子就學得越好,對教學內容難以割舍;還有的老師覺得教材既然都這樣編排出來了,如果不教那么考試考出來怎么辦?所以對教學內容不敢割舍。
案例陳述:《學會勸阻》
理論闡述:不同學生所能承受的教學內容是有一個度的,教學內容太多,構成教學節奏太緊,使學生的心理節奏一直處于急促、緊張的狀態,學生精神長時間緊張,容易疲勞。這疲勞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導致學生游離我們的課堂。因此作為教師要學會象盧勤老師說過的故事《蹲下來看孩子》中的那位媽媽,蹲下身來,真實地感受一下孩子眼中的世界。正視學生的學情,以教材為例,截取部分,簡化教學內容,那么課堂上就可以放慢腳步,和學生真誠的互動,關注他們的不會,并竭盡我們教師的全力引導他們從不會到會,課堂上就一定能夠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溝通。
再看我們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整個教學過程以文章教學為主,一篇文章的內容是很豐富的,假如我們不對講課的內容進行調控,那么在稍縱即逝的40分鐘里,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既要完成讀通讀順課文和識字寫字的保底工作,又要理解文章內容,進行相關的語言文字訓練,什么都面面俱到,必定什么都不能到。在語文課堂中對于一些長的課文,要合理擠出有效的教學時間實現“長文短教”,做到立足文本,一課只求一得,落實字、詞、句的低年級的訓練重點,就足夠了。
其實,舍棄有時是為了更好的獲得。
2.簡化教學語言。
課堂調空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課堂常規的訓練。但常規訓練不能靠課堂上教師喋喋不休的提醒,春風化雨的激勵評價,不要過多地讓學生齊念“課堂常規口訣”。學生的行為總在反復,造成我們老師每天也得重復差不多的語言,時間一長,容易使學生形成聽覺疲勞,甚至是聽覺倦怠。因此我在課堂上就經常采用一些肢體語言進行調控,效果很好。比如:
課堂上的目光提問;迫切需要發言的學生建議他們可輕輕搖動自己的小手;注目傾聽;擊掌兩下,表示要安靜……諸如此類肢體暗示學生一旦掌握,在師生之間形成一種默契,實現無聲無息地輕松調空。
說到低年級的課堂,不能不提到“趣”。而關于趣的營造,方法更是多。有表演、故事、競賽、游戲激趣,大型公開課上低年級的老師為了調控,還有把教學的環節以闖關形式出現,不停吸引學生的眼球,自始至終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曾有一個研究教育的人士說過:不愛學習的學生哪兒都有,不愛聽故事的學生一個也找不到。所以我今天要講的就是怎樣運用故事情節趣化低年級的課堂。
在拼音的學習中,借以學習拼音知識的插圖與插圖之間,并沒有什么邏輯聯系。而這些毫無關聯的插圖,又與每一節課學習的拼音知識緊緊相連。那么,單純地以圖教學拼音知識,容易產生單調、無味的課堂教學。如果能將這些零散的沒有邏輯聯系的插圖,串聯起來,協調于統一的有趣的情境中,就能讓拼音學習成為剛跨入小學校門的孩子進行的一種輕松、快樂的學習活動。
1.板塊變化。
課堂其實是一個氛圍場。課堂的基調影響學生的聽課情緒。低年紀的課堂調空很講究動靜搭配的問題。語文課中的“動”能激活低年級學生學習的情緒,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靜”則有利于學生的深入思考,使課堂處于安靜的狀態。如果語文課上“動”多“靜”少,就會出現表面上熱熱鬧鬧,但學生的思維很少參與學習,因此課堂雖然活躍但卻顯得浮躁;如果“靜”多“動”少,學生就容易疲憊導致課堂沉悶壓抑。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的間隔變換,有助于學生消除疲勞,保持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
2.語言變化。
首先追求語氣語調上的變化。比如講述重點時,可提高音量,減慢語速,適當重復;學生注意力分散時,可暫時變換聲調,喚起無意注意;因為現代生理學研究表明:人在一種單調的聲音刺激下,令大腦皮層很快的進入抑制狀態。而抑揚頓挫,具有節奏感的教學語言,則打破著這種單調的催眠刺激。
其次追求內容上的變化。如課中的寫字指導常常有讀準音、觀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動手在田字格中練習書寫幾個步驟。教學時可以把這些習慣性的說法改成:和生字寶寶打招呼(讀準音)、找找生字寶寶的家(觀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送生字寶寶回家(動手在田字格中練習書寫),把原本枯燥的識寫以孩子們熟悉的生活情境加以呈現,讓學生把生字寶寶當成朋友一樣去愛、去呵護和生字一起游戲,體驗交往的快樂,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
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的情況千變萬化,教學對象千差萬別,表現各異,必然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機智靈活地運用調控策略進行調控,真正處理好課堂教學中“開放”與“規范”的關系,實現“開放”與“規范”的和諧統一,使我們的課堂經常見到“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學生小手直舉,小嘴常開”的理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