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敏
河北省圍場縣朝陽灣學區中心校
?
小學語文教學貴在堅持創新
劉 敏
河北省圍場縣朝陽灣學區中心校
在語文教學的改革中,要依照新課標理念,堅持以語文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激發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七彩生活的快樂天地之間,采用新穎靈活、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碰撞學生的探究火花,捕捉學生的創新靈感,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是學生自愿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力。因此,要想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必須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喜歡語文課,愿意和老師成為合作伙伴,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形成興致勃勃、樂意學習的心態,喚起學生的自主參與愿望。同時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創設生動活潑、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參與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激發他們自主探究的興趣。
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將學生從“被動狀態”喚醒,并領入“主動狀態”。充分挖掘教材內容,設計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和自由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在語文藝術的海洋里學會自主探究,勇于創新展示。現代詩歌的語言美、畫面美、意境美是融為一體的,正如專家所言,詩歌雖然短小,但并不好教,教得不好就味同嚼蠟,索然無味;教得好則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引起共鳴,從中得到思想的啟迪,情感的滿足和美的享受。
如:《金色花》和《紙船——寄母親》時,我用動畫配歌的方式讓學生反復聆聽、感受體驗并大聲誦讀詩歌,待學生對詩歌內容和意境有了整體感悟之后,就鼓勵學生分小組各自說話發言,讓學生帶著好奇、帶著疑難、帶著自信走向同學,走向老師,養成自己動腦、動口、動手的自主探究習慣。然后再通過小組討論、同坐交流、群體交流解決難點,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的方法。經過一番認真的自學和準備后,學生紛紛發言:詩中表現了孩子頑皮、好動;表現小孩活潑、風趣的樣子;表現了母親孩子的親密無間;家庭的溫馨快樂……。對于學生的踴躍發言,我及時給予了鼓勵和表揚。面對課堂上營造的濃厚學習氣氛,我及時引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邁進詩歌的藝術殿堂,共同感受詩人的內心世界吧!”
第一遍我放錄音,讓學生合上書、閉上眼靜靜傾聽誦讀;第二遍時用電子琴按原譜彈奏《小貓釣魚》這首歌,讓學生用自己聰明的耳朵來聽辨、感受歌曲,進行想象和再創造。然后讓學生跟伴奏音樂輕聲演唱《小貓釣魚》這首歌,再次感受體驗歌曲的旋律美和小貓釣魚的全過程。待學生進一步熟悉歌曲后,我又循序漸進地啟發誘導:“同學們想一想?除了演唱歌曲,進行想象,你們還能用其它什么方式來表現小孩活潑、風趣的樣子和風趣過程呢?”大家搶著回答:“老師,加上表演動作會更形象;可以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表現”。于是我就鼓勵學生自由結合,討論表演方案,學生的合作熱情空前高漲,各小組討論的非常熱烈,根據大家的想象設計,我贊成大家分角色表演微型語文情景劇,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表演才能。這一下同學們都樂壞了,每個小組編排一個微型語文情景劇。有的學演媽媽,有的演寶寶,有的扮小鳥、蜻蜓、蝴蝶,有的扮小魚、大魚,還有的擔任劇情解說員。為了讓大家表演得更形象,各小組還分頭制作了簡易的小鳥、魚、蝴蝶、蜻蜓頭飾,我也以耐心慈祥的媽媽的扮演者加入了表演的行列。就這樣一個又一個不同表演風格的微型語文情景劇,在孩子們的歡歌笑語中一一上演,就連一些平時不愛說不愛動、甚至有些調皮的孩子都積極投入了精彩的展示之中。通過自學詩歌和自編、表演微型語文情景劇,使學生真正領悟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否則將一事無成”。孩子們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你追我趕地主動參與,自然而然的情感體驗,既學會了自主探究的方法,又體驗了創新展示的愉悅。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生動鮮明的教學情境,多種激勵的機制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興趣。而設計疑問,提出問題,即教師要結合新舊知識和學生的知識能力現狀,獨具匠心地設計一些激疑性、探究性、遷移性、發散性問題,造成“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完而未完,意味無窮”的教學境界,更能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或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為“自主探索學習”作充分的心理與智能準備。
在教學《生命,生命》的過程中,當學生在對作者的身世和課文內容有了深刻感悟之后,我及時的拓展延伸到寫作練習,并用十分信任的話語鼓勵大家:“同學們,平時你們都是聽父母和老師講述生命的寶貴和人生的感慨。今天你們想不想自己嘗試一下,當一位小小演說家的快樂?請你們試著用自己的生活積累和生活經驗,說說你對生命和生活以及人生的看法和思考。根據同學們以往學習的寫作知識的積累,我相信大家有這個能力,只要你們充滿自信,多角度思考、自由想象和大膽創作,就一定能寫出一番非同尋常的人生感慨來。”同學們聽完我的話,紛紛自信地投入了小組討論、個人寫作實踐活動中。經過一番動腦、動手、動口的創作勞動之后,孩子們寫出了各自不同的感受,其中有幾位是這樣寫的:
就生命本身而言,我更欣賞冰心。她說“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不管自己是否快樂,生活就是生活。其實,快樂是不需要做作的,它會傳染,一個快樂的老師一踏進教師,學生就感受到了,這是強顏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