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會從
河北省無極縣北蘇鎮中學
?
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淺析
孟會從
河北省無極縣北蘇鎮中學
在“新課改”的大旗下,許多語文教師都深刻地認識到“自主、合作、探究”這種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并且孜孜不倦地實踐著。眾多的語文教師不約而同地采用了“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實踐這種理念。我認為要使“小組討論”產生“效益”。
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策略,它是將班級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成學習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參與的任務式學習活動。以學習目標和任務為導向,以設疑、常識、引導、體驗、比較、探究為基本方式,講求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有機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通過小組學習這一形式,減輕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能獲得較好的學習成效,并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提供幫助。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積極提倡的有效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應該是基礎。學生的合作學習也是如此,如果小組成員沒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那么他們的合作也是虛無失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們還應該加強學生的自主能力。
(1)激發情感,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在學習中,學生的認知、情感、技能、態度等諸方面應獲得和諧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真正積極參與的關鍵是教學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師應千方百計地去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內在的動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
(2)自學思考、激勵自主嘗試。讀書離不開思考,自學更是如此。“學而不思則罔”要使書本上的知識成為自己的知識,自學就是兩者的橋梁,這是自主學習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創設自學氛圍,提供自學空間,提出自學要求,要盡量找到新知識的生成點,直接或間接提供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的停靠點,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的自學,為學生自主嘗試創造條件。
(3)質疑問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學貴有疑,“疑”是學習的需要,是思維的開端,是創造的基礎。質疑問難是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重要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敢問、會問、善問,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勇氣和精神。
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群活生生的有知、有欲、有求的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審美感受。一堂生動的語文課是免不了要碰撞的,有碰撞才會激起思維的浪花,才會進步。
我在上《愚公移山》這篇課文時,學生心中一直有個疑問:愚公移山這件事,在我們現在看來是件近乎愚蠢的事了,為什么還要向他學習呢?我當初在備課時,沒考慮到學生有這么強烈的疑惑,只是想把這個問題作為課堂小結的內容用幾句話帶過,看來形勢跟我事先預料的有偏差,怎么辦?我順勢提出建議:小組討論愚公移山的利弊。討論進行得很激烈。有一半的人認為愚公值得贊揚。另有近一半的人認為愚公的做法不值得贊揚。還有幾個學生有不同看法。贊成者認為愚公移山雖苦雖累,但為己利人,是一件好事;反對者覺得愚公移山耗時耗力,害己害孫,不若搬遷,圖個省事;有不同看法的學生認為應辯證地看待這件事……在這樣的碰撞中,學生的思維火花被點燃,體驗自然就深刻了。其實,這種碰撞就是語文教師送給小組最好的禮物。小組討論會因碰撞而活躍,會因碰撞而精彩,會因碰撞而進步!我們要善于捕捉碰撞的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合理分工、明確職責、相互尊重、差異互補是小組合作學習取得實效的關鍵,“讓每一個人都動起來”才可能“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首先按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親和等把四人分成一組,每組中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組長輪流當,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意識。例如: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通過收集資料、分享資源、討論疑惑、代表發言、整理組合新的內容,每個小組角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這樣,保證了每個組員的全程有效參與,也培養了學生合作交往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確實能活躍語文課堂氣氛,但同時也很容易使課堂教學產生看似熱鬧實則混亂的局面。這就需要建立一套合作常規,并通過訓練使之形成習慣。小組內必須對組員進行明確的分工。教師應根據不同活動的需要,在小組內設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組成員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有些活動性或操作性強的內容,可根據實際需要給組內成員安排不同的任務。例如學習了《孔乙己》一課,學生表演課本劇時,我要求每組推薦一名導演,學生們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在組長帶領下討論分工合作。一會兒工夫,節目就開始了,孔乙己、小伙計、店掌柜、長衣幫、短衣幫、小孩子等先后出場,生動的話語,形象的動作,同學們演得入情入境,與文本產生了共鳴,小組合作演課本劇既理解了課文內容,培養了想象與創造能力,又激發了興趣,增強了合作意識。
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善于洞察學生的合作需要,抓住時機,恰如其分的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對于那些學生力所不能的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那些力所難及的問題,則讓學生合作解決,而那些力所不及的問題。則需要老師引導解決。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合作性學習的適時提出,是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的,尤其是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的,有利于他們的探究與創新。抓住合作學習的特點,讓合作學習這朵課改之花在語文課堂上越開越盛,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健康成長,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
[1]朱麗娟.淺談初中語文專題整合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年08期.
[2]徐洪.初中語文合作學習中教師角色的轉換探討[J].課外語文2014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