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宏
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淶水小學
?
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之路
劉彥宏
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淶水小學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要求就是要不斷培養創新型的人才,這就需要在教育上不斷進行創新,進而也就需要有創新能力的語文教師。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方式與方法進行討論,以供大家參考。
小學語文;教學;創新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講求創新教育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不斷培養學生的觀念及思想,在思想上達到創新,在教學的方式方法上達到創新,進而培養出創新的人才。
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因為語文教學生認識漢字,從而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表達。在學習語文之初,老師應該向小學生講清楚語文學習的目的及重要性,讓學會明確語文學習的目標,從而激發學習語文的動機,并端正語文的學習態度。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小,因此,在講解語文的作用時,不可以進行理論的說教,應該聲情并茂地引導學生了解語文,學好語文;比如,小學生喜歡閱讀故事讀物以及科普讀物等,依據學生的喜好,老師就可以對學生說,學好了語文,就可以讀各種各樣的故事書,就不用求媽媽整天給你講故事了;小學生喜歡科普知識,而且經過調查很多小學生在小學時的愿望就是成為一名科學家,根據小學生的愿望追求,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好語文,就可以看懂更高級的科普書了,就離科學家的愿望近了一大步!通過這樣具體事例的引導,學生就會在潛意識中了解語文的重要性,并下定決心好好學習語文,端正語文的學習態度。
傳統教育中,由于師道尊嚴,課堂氣氛緊張,學生往往不敢想、不敢說,這種現象顯然極不利于樹立創新精神。教師要喚回學生的自信。在語文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營造寬松的氣氛,放手讓學生自由學、思、疑、問,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課堂上敢說敢想,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從而樹立自信。
怎樣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呢?首先,教師要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地方,在學生喜歡的領域里活動時他們才會投入、才會自信。一位教師在執教《赤壁之戰》時,問:“同學們,有誰知道《三國演義》里的小故事嗎?”班上只有一位平時愛看書,膽子特別小,上課從不舉手的男生有點按捺不住了,坐在位子上開始講起來,老師和同學都很吃驚,這時老師巧妙地說:“聽說你特別愛讀這方面的書,你能大聲地把你知道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嗎?相信同學們會鼓勵你的!”老師用手勢示意,同學們都鼓起掌來,那位靦腆的男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站起來自信他講述著相關故事,雖然語言不是很通順、流利,但他大聲地發言了。講完后,老師和學生們又報以熱烈掌聲,表揚他的進步。老師的語言應流露出對學生的信任,總以積極肯定的態度對待他,兩次掌聲讓課堂氣氛活躍,促使學生積極思維,提高自信心。另外,教師要放手讓學生進行各種活動,發揮能力。
在創造性思維活動中,求異思維占著主導的地位。這是因為求異思維是求同思維的發展,往往能產生某種新奇的思想,這是求新、創新的基礎,是創造性思維的主導環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利用教材引導學生突破思維定勢,多角度多方向思考,特別注重巧設問題,引發思考和爭議,訓練學生求異思維的能力,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激發創造力。在學完《草船借箭》后,我請學生簡要發表意見評價文中人物。學生反復讀書,合作交流,互相爭論,儼然是一個個優秀的評論家,結果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曹操真是英明一世,糊涂一時,在命令士兵射箭約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里不見對方有任何進攻,就應該想到其中是否有詐,派幾個士兵前去‘偵察敵情’不就真相大白了嗎?”“我也認為這位大軍事家臨陣指揮時應變能力不強。在不明對方虛實的情況下,可想一個兩全之策――放‘火’箭。……一個問題引來了一番具有獨到見解的評論,閃爍著創新的光芒。重要的不是出現了問題答案的多樣化,而是顯示了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力。這個巧設問題引發爭議、評論的過程,也就是培養學生求異思維、創造精神的過程。
創新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征是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才轉化為創新能力。否則,創新意識會淡化,創新精神會消退,創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樓閣。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課外活動具有實踐性、趣味性、靈活性等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助于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培養和鍛煉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此,語文教師應利用學校圖書館,開展閱覽導讀服務活動,使學生在課內學到的知識得到實踐和拓寬,讓學生思想的火花在撞擊中迸射,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在辯論中得到鍛煉。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創辦學生自己的報刊、文學社、廣播臺。創新能力要靠教育和實踐來挖掘,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干,發揮他們自己是主人翁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讓他們體會成就感,為不斷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繽紛的舞臺。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充實了學生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認識社會,提高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和語文實際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創新意識的語文實踐活動也使學生學到了書本上所缺乏而學生真正需要的知識與能力,從而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創新能力。
總的來說,當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想真正提升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創造能力,教師就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得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大的提升,同時開闊學生的思維,激發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鄧玉蓉.談談小學語文朗讀訓練教學的方法[J].試題與研究2012(4)
[2]羅玉蓉、楊萬瑩.小學語文情境教學體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