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舉
河北省張家口廣播電視大學
?
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劉鵬舉
河北省張家口廣播電視大學
開放教育是伴隨市場經濟發展而誕生的一種成人教育模式,在教學過程、師生關系、師生角色以及成績考核等方面與傳統教育有很大進步,雖然如此,實踐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突出表現為學生自主學習難、對教師作用的誤區、考核方式不全面、小組活動缺位等,為此需要從全方位考核制度的建立、以教師為切入點的高效教學設計、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和學習小組作用以及給予教師增補教材內容自主權等等方面進行對策研究。
雖然開放教育較傳統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培養出的學生能夠在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中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發展方向,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業選擇所學專業和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但由于開放教育模式產生的時間還不長,從學生學習到辦學機制等方面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1)學生自主學習難以到位。開放教育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不只局限于教室,學生是否到課堂來聽課完全取決于學生自己,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工作特點和學習需要自主地選擇學習時間。為了及時解決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開放教育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渠道地與學生建立溝通。學校雖然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材料,但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充分利用。
(2)對教師作用認識存在誤區。開放教育的師生關系與傳統教育相比“距離”較遠,師生之間通過面對面的交流的時間縮短,教師由課堂教授轉化為導學。教師以文字教材、CAI課件以及其他多種教學渠道進行交流。面授時間的縮短使得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必須壓縮教學內容,面授導學時只將教材中的關鍵內容和難點進行講解,而學生對教師的這種教學方法并不十分理解。
(3)考核形式單一、考核結果含金量縮水。開放教育的考核采用書面考試和平時作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應該說非常符合開放教育學生的學習特點,但是在實際操作上有些地方還需要改進。開放教育的面授課有的時間很集中,以至課程講完后學生還沒有把作業拿到手,當學生把作業拿到手后如果遇到問題又不能得到教師的及時解決,會出現學生完成作業質量不高的問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開放教育的考核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4)考核內容約束與學生創造學習之間相悖。開放教育的教學使用電大統一編寫的教材,考試由中央電大統一出題目,出題范圍局限在文字教材。這樣的考核方式加大了教師的教學難度,教學中教師只能僅僅扣教材,如果結合社會現實舉例或者論及一些學術前沿的東西學生根本不加理睬。因為學生認為教師所講雖然結合了社會現實,學生覺得教材以外的知識對于其直接目標無多大意義,對學生的結業考試作用并不大,學生到教材外主動求學的愿望會大為下降,結果學生學習是為了考試,為了考試就必須以教材為依托,這樣的結果與培養創造性人才的開放教育的初衷是相悖的。
開放教育有很多優勢,并且在社會發展中擔負著終身教育的使命,在辦學資源短缺的情況下迎合社會需求而出現的一種教育模式,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不但會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而且還會損失學生的學習質量。筆者擬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出實施對策。
(1)考試制度創新。前文述及,開放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為了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學校為學生開設了多種教學資源,以便師生之間最大限度的溝通。由于開放教育的學生學習過程不同于全日制學生,所以在對學生最終的成績評定時應該更加注重對其學習的全程進行考核。筆者認為學生某個學科的總成績可以由以下幾部分得出:卷面、作業、論文(課堂發言或課堂作業)、班主任評價、任課教師評價,各部分的占比分別為:60%、15%、10%、5%、10%。這樣的考核方法設計中降低了卷面成績的比重,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全方位表現的比重。
(2)強化自主學習資源。目前,電大在線教學平臺的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特別是中央電大的教學平臺,各專業都有比較多的教學資源,但是,真正的遠程教育要求各門課程的教學資源應更加實用。學習任何一門課程中的任何章節,可以很容易地查看該內容的輔助資料,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也可以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的條件只是制約學生學習效果的一個方面,學習資源的可用性是另一個方面。
(3)從教師入手搞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根本指導思想是要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自身發展、妥善處理好知識增長的無限性和學生學習時間的有限性的矛盾、在分析學生學習需求與目的的基礎上為達到最佳的預期教學目標而對教學活動做出規范的知識體系,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
(4)通過組長制度切實加強小組學習。小組學習目前還不能對學生學習發揮有效作用,但小組學習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學校應該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對學習小組的組長創造學習上的便利,如給予比較好的考核成績或減免學費等,激勵小組長盡職盡責。
在開放的經濟社會中要求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能夠分析和把握經濟社會的新現象,學生在自主學習基礎上追求個別化學習,學習方式更靈活,學習渠道更加多樣化,師生之間的關系互動化。教學過程真正以人為本,將課堂從教室內走向教室外,更加靈活和全面地實現完成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