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順
河北省深州市穆村學區
?
運用問題教學方法 提高歷史學習效果
趙建順
河北省深州市穆村學區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創新教育,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就必須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就要求教學中必須創新教學方法:比如啟發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發現法以及問題教學法等。本文以問題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運用為例來進行具體的分析,介紹了問題教學法的積極作用和在歷史課堂上的實際應用。
歷史教學;創新;問題;運用
首先,問題教學法真正的體現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以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師向學生展示問題,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進行思考,加之教師對教學節奏的適當調節,并把教學氣氛不斷搞活起來,不斷豐富教學內容,運用生動的教學手段來把教學效果提高。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和學生的實際相符合。
其次,問題教學法能夠使學生產生問題、思考問題并討論問題。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有了疑問才會有思考,才會有探究、才會有追求真理的動力。而問題教學法就是抓住了這一特點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啟發學生的求知欲,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這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手段,也是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
最后,問題教學法有助于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培養。歷史教學中對學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要對基礎知識進行掌握,能夠對基本的歷史事實以及歷史現象進行明確,并在此基礎上對歷史的基本概念進行了解,從而能夠把歷史發展的線索加以理清,進一步具有對歷史信息正確獲取以及對歷史材料正確處理的能力。另外,還要求學生具有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通過問題的設置來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并對各種歷史事物的共同屬性以及內在規律進行認識,對學生運用分析、綜合、歸納、比較以及概括的能力進行培養。當然,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的擴展也十分重要,通過問題教學法,引導學生在集中和求同思維的基礎上進行發散思維以及求異思維,激勵學生從靜態的歷史時空向動態的歷史時空轉變,從歷史哲學的角度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提出問題的獨到見解。在這里歷史的哲學角度也就是人和自然的關系、人自身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規律等等。
1.問題的設置。
設置疑問的這一過程也就是發現和提出問題的過程,而發現和提出問題則是學生學會創造的一個起點。那么,教師在上課之前就要針對課本的內容設計好若干個問題,并在授課過程中有目的的把這些問題穿插進來,使學生能夠有一個明確問題的概念,再引導學生在書本中發現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學生帶入到歷史情境中去,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并啟發學生有意識的從問題著手,讓問題在整個歷史教學中進行滲透。比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列強瓜分中國的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可以從上一節課的內容入手,向學生提問:大家知道我們上一節課中的《馬關條約》的危害是什么嗎?并循序漸進,再提出甲午中日戰爭之后,清政府向列強大肆的借款,這一借款和如今中國向資本主義國家借款的不同之處是什么呢?帝國主義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來使學生對資本主義借款的本質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可以繼續進行提問:在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瓜分時的情況怎么樣?美國有沒有參與到這一瓜分中來,為什么呢?這樣,學生就能對門戶開放政策有一個比較深刻的理解,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的提出以及學生激烈的研究討論過后,學生就會一步步的從教材中發現問題,從而使學生的問題討論能力得到了提升。當然,教師提出的問題可以由淺入深,這樣,長此以往,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會越來越強,視野也會越來越開闊,并且學生對歷史這門課程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厚。
2.問題的討論。
在學生思考過后,就進入了問題的討論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小組之間進行相互的討論和合作,教師在這時充當的角色是巡回指導,并加以適當的點撥。小組之間合作探究,就是要把所有小組成員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發揮出自己的才智,激發出每一個小組成員的求異思維,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其實,這一過程,最主要的就是要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獨到的觀點,課堂氣氛要盡可能的熱烈。
3.問題的解釋。
這一過程就是讓各小組進行發言,學生和老師共同進行總結,并得出結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積極的發言,教師要及時的給予正面的評價,運用激勵性的語言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即使學生的觀點是錯誤的,教師也不能予以批評,要鼓勵他們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對他們敢于創新的行為進行肯定,并用比較柔和的語言恰當地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在學生激烈的發言過后,教師完整的給出正確的答案。
問題教學法是一種具有啟發性的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采用這種教學法是實施新課程標準的有效體現,也是教育本質得以彰顯的極其有效地一種手段。但是,在問題教學法的運用過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教師要充分做好課前的準備;對所探究問題的質量和水平要正確把握;要注意探究氣氛的熱烈;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能有挫傷和打擊學生積極性的語言或舉動;要對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揮予以重視。只有這樣,才能把問題教學法的作用真正的發揮出來,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1]謝承菊.歷史問題教學法初探[J].陜西教育教學,2008.
[2]計強.中學歷史問題教學與問題設計[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