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華
承德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閆營子小學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精準化在課堂中的運用
趙鳳華
承德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閆營子小學
在生本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已經得到彰顯。教學目標的改革作為一個新亮點正日益為小學教師接受并實踐。制定小學語文課堂的精準目標,通過精準化方式深入研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實施,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現將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精準化在課堂中的運用過程論述如下:
生本;教學目標;精準;語文課堂
對于一堂課的教學,既要根據具體的學習內容,制定明確的語文知識、能力目標,又要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還要考慮學生應該經歷怎樣的學習過程,獲得怎樣的學習方法,形成什么樣的學習習慣。這樣,使語文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這三個方面的目標在同一教學過程中實現。
比如,教《爬山虎的腳》一課,設計的教學目標是:(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爬山虎的葉子與腳的特點,知道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2)在閱讀過程中,能對不懂的地方提出疑問,并主動探究解決;(3)繼續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體會和再現課文所描繪的事物,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4)了解作者是運用哪些生動、準確的語言進行表達的,學習并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之后,教師又注意了對教學過程的整合,使這三個方面的目標在同一過程中實現。比如,檢查預習時,當學生說出自己已經知道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問題時,老師就這樣提示學生:下面我們來深入地學習課文,看一看對于預習中你已讀懂的內容,通過進一步的學習有什么新的認識,對于讀不懂的問題能不能自己讀書解決。這一方面是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又是在引導學生學會經歷學習過程:對于已經讀懂的內容不要滿足,對于沒讀懂的內容要力求通過自己讀書探究解決。再如,在學生通過讀書想象,了解到爬山虎葉子的美麗與可愛后,老師就進一步總結鼓勵:我們就應該這樣一邊讀一邊想,不但讀懂了課文,而且還獲得了美的體驗。這既是對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讀書,就應該邊讀邊想;而情感的熏陶,需要潛移默化地體驗和感悟等。
這樣,學生在主動的閱讀實踐過程中,不僅認識到了爬山虎的葉子與腳的特點,而且喜歡上了爬山虎這種植物,同時也學到了一些閱讀的方法,有利于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形成,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的過程。而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抱著為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的態度,做教學的有心人,從而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加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語文實踐活動。通過一項項內容的學習,學生所得到的不僅是一個個結論,而且通過自己能動地聽說讀寫、思考、體驗等實踐活動,悟出了怎樣去讀,怎樣去想,怎樣去說,怎樣去寫,從而掌握了一些讀書方法、表達方法等,真正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學會學習的過程。比如,還是《爬山虎的腳》一課的教學,在認識爬山虎葉子的美麗與可愛時,教師就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可以把描寫爬山虎葉子的句子多讀幾遍,然后展開豐富的想象,試一試能看到怎樣的畫面?而認識爬山虎腳的特點時,學生仍舊像剛才那樣一邊讀一邊想象,并把想象到的爬山虎腳的樣子畫了出來,有的學生還邊讀書邊對照實物來認識。這樣,學生在大量的讀書、想象、思考、感悟、觀察、表達的語文學習實踐中,不僅學到了語文知識,形成了閱讀能力,還獲得了審美的體驗,學會了學習。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允許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專題性、探究性、綜合性學習是實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
在《爬山虎的腳》一課的教學中,首先,教師是以學生的學習需要來確定自己的教學著力點。先讓學生自學:課前預習課文,查閱有關資料或進行實地觀察。然后,讓學生談一談已經知道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靠小組的力量來解決,最后把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選擇,最后確定了這一課的學習重點。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參與教學目標的制訂。在進一步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又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讀書、思考、交流找到問題的答案,讀一讀,想一想,畫一畫,說一說。而且特別重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允許學生探究中的失誤;鼓勵學生隨時質疑,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進行探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閱讀。如,對于爬山虎腳的認識,喜歡畫畫的可以邊讀邊想象,然后畫一畫;帶來實物的也可以邊讀邊對照實物來認識。這樣,學生擁有了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就更有利于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主動學習的能力,進而實現了創造性的學習。當然,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教師的主導作用仍然十分重要。教師適時、適度地引導是實現學生創造性學習的重要條件。
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精準化教學目標設計與實施策略的教學效果優于常規教學,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濃厚,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記憶、應用不同程度的學生均有提高。尤其是在教學時間中用課例、案例方式詮釋三維目標教學策略的應用,不但可以發展語文教師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等能力的品質,而且在“學后做,做中學”的過程中,證明課程目標與課堂目標聯系更加緊密,抓住精化進行內化,并能夠用來解決課堂教學目標精準化問題,也有助于教師成長和教學水平大面積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