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寶
河北藝術職業學院
?
讀《當代中國人對西方音樂歷史的觀念變遷》有感
楊 寶
河北藝術職業學院
李應華撰寫的《當代中國人對西方音樂歷史的觀念變遷》一文曾刊登在1997年第3期的《中國音樂學》雜志上。作者在文章一開頭就先指出:本文中所講的“當代”這一概念,時間是界定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
大陸地區的中國學者們在對待“西洋音樂”這一概念從古至今的歷史發展問題上,在對西洋音樂的認識、研究方法以及如何看待等問題在觀念上發生了一定的變遷。文章中暫沒有論及到那些大量介紹西洋音樂方面的文章和書籍,而是僅僅局限于中國人所寫的諸多總述西方音樂歷史發展概況通史的著作,和有關西方音樂歷史的重要的譯著。
文章以時代為坐標,從1949年前的歷史回顧開始。20世紀上半葉,當西方音樂初步引入中國的時候,在以介紹西方音樂基本知識為主的音樂刊物和專著出現的同時,便已經有人開始撰寫有關西方音樂史方面的專業著作了。其中,以王光祈的《歐洲音樂進化論》和《西洋音樂歷史綱要》兩本書具有突出的意義。它們都是以“進化論”的音樂歷史觀所寫成的。當時,這種方法在歐洲才剛剛興盛不久。第一本書之所以取名為《歐洲音樂進化論》,從書名上就不難看出,作者直言不諱的把達爾文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生物進化論思想運用到了研究西洋音樂的方法上,進而將生物進化的思想推廣到了整個宇宙和審視人類社會的觀念,直接運用在了解釋如何促使音樂發展的演變之中。在這本書中,作者對于西方音樂發展各階段的命名是異于現在的研究現狀的,它是從該時期音樂作品的主要創作手法來進行命名。從初始淵源到19世紀浪漫主義的各個發展分期分別命名為:單音音樂、復音音樂、主音伴音分立、主音伴音混合時期。這種分法強調的是,音樂風格隨著歷史的演變而發展進步的觀念。但同時,他也把這個過程看作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演進過程,這顯然與我們現在看待西方音樂發展的觀念是有所不同的?,F而今的西方音樂史研究,并沒有將中世紀、文藝復興甚至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創作定位于比之后的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創作技巧高級、有價值;且書中對于西方音樂的介紹也僅停留在了“歐洲中心論”的范圍,很少涉及西歐意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作曲家和音樂創作的情況。
張洪島翻譯的瑞士音樂學家卡爾·聶夫的法文版《音樂歷史導論》這本書,為當時的國人提供了一種非蘇式的西方音樂史書的撰寫方法。他同樣也反映了王光祈所依據的風格與形態的發展、進化的音樂歷史觀念。概略的敘述了西方音樂體裁、風格、流派的演變,并且涉及到了各個時代的重要的作曲家。后來由他主編的《歐洲音樂史》已經初具風格史的撰寫模式。在這里,我們仿佛又看到了當年像王光祈一樣的中國知識分子那熾熱的愛國之心和對音樂學術真理的執著追求。所不同的是,時代變遷,環境變遷,兩代學者的研究思想也發生了變化。六十年代的音樂工作者們真誠、努力的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指導著對西方音樂史的研究。作者自己也曾經說過:“我們對于古往今來的音樂遺產不能采取虛無主義的態度,而企圖憑空來創造我們的社會主義音樂文化。正確地,既應當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來認識、評價歐洲資產階級音樂文化的思想實質,尋求對歐洲音樂文化遺產的認識和解釋?!蔽覈囊魳肥穼W家們,將康津斯基的講學內容整理成筆記,并編寫成了《西方音樂通史》一書,這種撰寫體例已經不再同于之前那種音樂風格演進式的撰寫方法,而是參照普通歷史的分期來敘述。這在當時曾一度成為全國研究西方音樂的最具權威的依據。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后,我國在西方音樂的研究上,研究的對象更加具體、更加細化,研究目的也更加的明朗,在具體研究的方法上也是多種多樣。研究的領域更加寬泛,更加細致。一些專題性的研究和不同形式的寫作類型,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側重點來進行研究。多樣化的研究方法,更多更豐富的西方音樂專著。研究領域的拓寬和研究問題的加深。如國別史、人物傳記史、樂派史等等?!稓W洲中世紀音樂》、《蘇聯音樂》、以及世界民族音樂的興起,可以說是西方音樂史上的一個重大的突破。在這些專著中,譜例和史料方面的資料更加豐富,介紹的作曲家和作品也大大的增多,治學更加嚴謹,更加的客觀化。在掌握了局體歷史知識的同時,還要了解其他與其密切相關的如哲學、科學、宗教、神話等等的因素。還有關于音樂的曲式、和聲等作曲技法方面的分析。
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西方音樂的研究屬于人文學科領域,它是一個有其豐富、具體學術內涵的學科,有其獨立的存在的價值‘獨立’的含義即它不是從屬于或是屈從于他本體之外的事物,無論是政治實用主義,還是單純的為創作與演奏服務的技術實用主義。西方音樂有自己的歷史沿革的線索及原因,它是一個歷史性的整體,不是分裂的、局部的。我們進行研究不能主觀、人為的將其割裂,或是人意的加以解釋,尤其是用政治事件的歷史簡單得去理解音樂本身的發展?!?/p>
而今,我國的西方音樂史學研究非常的活躍,學術價值也很高?;仡?、總結前人的研究歷程是對今后我國西方音樂史發展更好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