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宏
河北省辛集市田家莊鄉史家莊學校
?
小學英語趣味教學淺析
張彥宏
河北省辛集市田家莊鄉史家莊學校
趣味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趣味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教學英語的方法。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豐富的知識信息,和諧輕松的教學氣氛,這都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
小學英語;趣味教學
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以下介紹一下我這幾年來教學中試用的方法:
小孩子天性好動,樂于參與游戲活動。若能將知識溶于游戲之中,讓學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戲中練習所學的知識,在蹦蹦跳跳中學習英語,學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雖短短幾分鐘,但卻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我在教人體部位的單詞face,mouth,nose,ear時,我將幾個學生叫到黑板前,讓他們做“Touch your face/mouth/nose/ear”等動作,做對的,下面的同學說,“Yes!”做錯了,下面的同學就說,“no!”也可以由教師說:“Touch your face.”讓全班同學做動作。通過這一游戲,學生就很容易地掌握了這些單詞。又如在練習26個字母時,可預先將26個字母的卡片分別放在26個同學的手里,讓其收藏起來,當老師說:Where is M?拿M卡片的同學將卡片高舉過頭,大聲地讀:M!M!學習數詞時,可設計“Find your neighbour”的游戲來練習。教師把一些數字卡片如“36、37、38、40、42”等發給一些學生,讓他們自由組合,拿著“36、37、38”卡片的學生就會挨在一起,高舉卡片分別說“thirty-six,thirty-seven,thirty-eight”,接著一起說:We are neighbours.這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潑有序,學習興趣趨于濃厚,提高了教學質量。
節奏明快、旋律優美的英文歌曲,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節課堂氣氛,又能加深記憶、鞏固所學知識。孩子們生來就好唱愛跳,再加上用英語演唱,自然會引發他們的興趣,并會以能唱英語歌曲而驕傲。針對學生天生活潑好動的性格,所以我給每首兒歌都編了些簡單的動作。
關于一些日常活動類的詞匯,學生很容易混淆,于是我編了這樣一首兒歌教學生:叮鈴鈴,鬧鐘響;get up, get up,快起床;背上書包go to school;go home , go home快回家;Bye bye, bye bye;See you, see you是再見;Good night道晚安!學生邊說邊做相應的動作,甭提多高興了。再如,動物類單詞的兒歌:dog小狗汪汪汪; cat小貓喵喵喵; bird小鳥飛得高; monkey小猴真調皮;zebra斑馬跑得快; elephant大象鼻子長;tiger老虎真威風;panda熊貓真可愛。在誦讀歌謠的同時,我還讓學生根據歌曲的意思自己編動作,孩子更是喜歡。有些孩子的想象十分豐富,動作編得比教師還要好。憑借歌謠的魅力,不僅讓學生思想解放,思維活躍,而且在練習歌謠的過程中,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自創節奏配合歌謠,使之讀起來朗朗上口,更有學生將快板運用到歌謠誦讀中,這讓我為之驚訝,原來學生的創造力是如此之大。學生的潛在智慧是無窮的,因此教師應該善加利用,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托蘭斯曾認為:創造地發展,必須在自由而安全的氣氛中才能進行。因為學生在沒有精神壓力、沒有心理負擔而心情舒暢、情緒飽滿的情況下,大腦皮層容易形成興奮中心,思維最活躍,實踐能力最強。這就是說學生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學習,他們有不怕失敗的心理,有自由發揮、充分交流的機會,有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因此,教師要徹底改變教學觀念,把自己當作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學生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意見;要營造一種活潑、積極、主動的教學氛圍,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關心,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要讓學生的身心感到愉悅,讓他們的思維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以使學生肯于思考,樂于參與,把緊張的學習過程轉變成愉快的學習活動,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參與自主探究學習活動。同時,教師還應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主探究的信心,增強其參與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使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得以培養。在課堂上,要注意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創設不同的情境和氛圍,特別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對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要及時肯定、贊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促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
語言離不開環境,離不開實踐。英語學習也同樣如此。書本知識學得再好,缺乏英語語言環境,學生不能學以致用,也只能算是“啞巴英語”。這就要求教師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給學生提供濃厚的英語語言學習氛圍。從學生一年級學英語開始,我就開始堅持規范的英語課堂用語,如“Hello!”“Good morning!”等。同時,我還要求學生課后也要運用簡單的句子互相打招呼。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用和累積,學生對這些日常交際語手到擒來,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學生也能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探究新知。
如在教學節日這一課時,教師可在元旦那天進行教學,精心布置好教室,張燈結彩,并滲透有關元旦的語言及文化,然后讓學生學唱歌曲《Happy New Year》,并在歌聲中互贈禮物或相互問好,最后讓學生再來模擬表演這部分的內容。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完成了英語學習,還可以將Teachers’Day、Women’s Day、Children’s Day等適時進行,既讓學生了解一些節日的來歷,又讓他們為這些節日策劃活動。學生在期待這些日子到來的同時,對英語學習必然充滿了興趣和渴望,同時還能培養一定的人文精神。
我們的老師一定要積極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通過激趣的各種方式和方法,打造成一個充滿無窮樂趣的課堂。在輕松,愉快的前提下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教學目標。
[1]楊偉葉.激發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1(28).
[2]徐春霞.英語興趣教學法之淺探[J].新課程(上).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