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課堂教學既是高效的課堂,同時也是靈動的課堂。所謂靈動課堂是指課堂教學充滿靈氣、富于動感、充滿生機、富有激情,師生活動始終處于積極狀態,學習效果明顯的教學課堂。缺乏靈動的課堂,僵化死板,死氣沉沉,師生互動缺乏激情,學生昏昏欲睡,學習效果低下。沉悶的課堂氣氛,嚴重制約了學生學習效果。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實現課堂教學的靈動多變,是每一個教師所應重視的。
一、師生互動一臺戲
充滿靈動的課堂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活動的結果,師生之間飽滿的熱情是構成課堂靈動生發的重要條件。首先,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用自己飽滿的熱情帶動整個課堂教學,使課堂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同時,教師也要用自己的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在富有激情環境中學習,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靈動的課堂離不開教師的精彩語言。很難相信,一個語言貧乏的教師會有靈動的課堂教學。其次,課堂語言是教師基本功的體現,一個優秀的教師首先要有扎實的語言功底。靈動課堂要求教師的語言幽默風趣,生動活潑。幽默風趣的語言能使課堂增色,讓學生在會心一笑中放松心情,緩解學習壓力。生動的語言可以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形象,使學生易于接受所學知識。適當的肢體語言有助于課堂氛圍的調節,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配合適當的肢體語言演繹教學文本,也可用適當的肢體語言引起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搖曳多姿。最后,教學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基本流程,也是靈動課堂的基礎,絲絲入扣的教學環節是靈動課堂的保證。嚴密有序的教學環節,可使課堂教學干凈利落,一氣呵成。
課堂常規教學環節大致分為五個環節:1.導入語;2.新授課;3.課堂練習;4.課堂總結;5.布置作業。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這五個環節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呈現,高明的教師會將這五個環節不露痕跡的加以展示,并且做到游刃有余。導入語的設計或者以故事講起,或者以情景進入,或者提問,或者激趣。總之,只要能使課堂快速進入有效的狀態,就是好的導入。其他如新授、課堂練習、課堂總結等,這些環節的進行,都要嚴密有序,切忌散漫拖拉。
二、營造輕松愉悅、快樂的課堂氛圍
靈動的課堂,離不開輕松愉悅,快樂的課堂氛圍。教師要善于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枯燥的課堂學習變得快樂。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引導學生端身正坐,保持朝氣蓬勃的狀態。學生的坐姿端正與否,直接影響到課堂學習效果的好壞。端身正坐,脊柱挺直,可使學生處于精、氣、神飽滿的狀態。精、氣、神集中而有力,能使課堂的能量迅速提升。坐姿歪斜,脊柱扭曲,頸項不正,整個課堂中學生精、氣、神渙散無力,如一盤散沙,很難形成高效有序的能量流。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適時提醒學生,保持端正的坐姿,旺盛的精力。第二,對于學生呼吸的調節。教學中,很少有教師關注學生呼吸的調節,其實呼吸的調節非常有益于課堂學習。實驗表明:3次深呼吸可以緩解70%的緊張情緒。教師在指導學生呼吸調節時,要告訴學生采用逆腹式呼吸,盡量做到細、勻、深、長、慢,吸氣要飽滿,然后閉氣4-5秒,呼氣時緩緩吐出,用時4-5秒,也要注意細、勻、深、長,不要一下子呼完。長期做呼吸的調節,不但可以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還可以使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極大改善。
三、高效的提問,精講藝術
課堂教學的靈動性,還體現在教師對學生的提問方面。老師要避免課堂教學的滿堂灌,因為滿堂灌極易引起學生注意力的疲勞。因此教師要設置有思考價值的,內涵豐富的提問。提問的時候,要分層設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尋找合適有效的切入口進行提問。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要適時加以賞識和鼓勵,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同時,教師的提問要注意學生的參與度,要盡可能引導學生全面參與。
教學的靈動性還體現在教師的精講藝術上。教師不能一味滿堂灌,但是在該講的時候一定要講透,這才能營造真正的靈動效果。如果需要精講而不講,不需要講老師反而喋喋不休,學生就會對課堂感到厭倦,學習積極性減退,進而影響學習效果。靈動的課堂在于讓課堂靈起來,動起來,沒有學生開口的課堂,稱不上靈動的課堂。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很多學生不愿意在課堂上發言。因此,很多老師的課堂氣氛沉悶,死氣沉沉,學生學習狀態也不佳。要使課堂活起來,動起來,就要鼓勵學生課堂發言。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采用有意識的提問來讓學生開口,比如換個提問方式,或者換個角色進行提問。對回答問題好的學生,可以進行適當的獎勵,給學生一定的榜樣和示范作用。采用分組形式,讓學生輪流發言。也可以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心聲,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欲望。總之,要采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開口發言的欲望,讓課堂活動起來。
充滿靈動、詩意盎然的課堂教學是積極和諧的教育教學,也是每一個教師追求的教育藝術,我們要做教學的有心人,不斷發現教學中的新鮮事物,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更有靈氣,使每一個老師的教學都成為學生向往的課堂。
(張婧 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第九中學 7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