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艷芬++肖延昌
摘要:全民節約意識對于經濟發展、國民綜合素質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大學生節約行為普遍缺失,主要表現為節約型意識與節約行為之間存在溝壑。本文探討影響大學生節約行為養成的主要因素,通過強化“四化”即節約的常態化、質量化、示范化、引導化,建立節約型校園,提升大學生的節約意識,強化節約行為。
關鍵詞:大學生;節約意識與行為;節約行為養成
Undergraduates behavior of saving nurturance education research
Abstract: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sav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At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lack savings behavior, mainly for economical gap between consciousness and saving behavio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udents save action to develop and strengthen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by saving the normalized, quality, demonstration, guide, and build a conservation-minded campus, promote students saving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the saving behavior。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aving consciousness and behavior; Savings behavior
近年來,創建節約型校園,培養節約型人才,如何養成大學生的節約行為,校園教育面臨很多問題。
1.大學生節約行為養成的影響因素
1.1外部因素
1.1.1高校節約觀重視不夠
當前高校普遍存在節約型校園管理制度的欠缺和執行力度差。由于絕大部分高校的能源使用費用還是由學校買單,因此也極少有高校將具體的能源使用費向廣大師生公示。大學生沒有相關本校能源消耗量信息,即便有節約意識,但不知道自己小小舉動會有效果嗎,往往弱化了節約行為。
高校管理層對于節約校園重視度不夠。欒彩霞等調研發現,“節約型校園建設”示范高校的組織機構比較健全,均成立了綠色校園管理委員會,由校長或主管副校長擔任委員會主任、各職能部處的領導擔任委員,主抓全校的綠色校園建設工作。而普通高校,校領導還沒有對節約型校園以及綠色校園建設產生足夠重視。部分高校建立相關節約型校園組織機構,流于形式;大部分高校沒有主管機構牽頭,校園能源管理還僅僅是后勤集團、或水電中心的工作和責任,沒有把節約管理體制納入行政專職崗位范疇,節約管理的方式類似 “項目管理”,相關項目活動結束,節約活動也就減弱或進入自發自愿進行,違背節約型校園建設的初衷。學校管理層的節約管理弱化,在校大學生對于節約認識僅限于幾次節約活動,沒有達到大學生從節約意識到節約行為的強化、升華。
節約型校園投入經費不足。目前高校在節能監管體系建設補助資金和校園節能改造專項資金投入少,教學設備、節能燈、用水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資源浪費,與我們日常宣傳的節約用電、用水形成一定的反差,大學生所見不同程度的浪費與節約意識形成發差,從而弱化節約行為。
1.1.2校園節約文化滯后
校園節約教育手段滯后,宣傳教育效果不理想。當前高校節約觀教育主要是通過課堂講解、標語張貼、報紙宣傳、校園廣播宣傳、政策文件宣講、浪費和破 壞公物檢查等途徑展開的,而在電視、網絡等大眾媒體宣傳方面卻非常滯后。而且節約文化傳播渠道、范圍非常狹窄,宣傳普及力度小,一陣風、形式主義現象在高校節約觀教育中非常普遍,這就很難使節約觀教育收到實效性和長效性。很多高校受功利主義教育理念的影響,目前尚沒有把勤儉節約教育、綠色教育納入到教學規劃,既沒有節約課程安排,更沒有節約專門教材的編寫。同時傳統的校園節約檢查和節約評比活動也越來越少
1.1.3校園網絡文化環境對大學生節約價值觀誤導
世俗化價值觀污染的校園網絡環境,大眾傳媒的娛樂性宣傳倡導奢侈浪費理念,以不可抵擋之勢與高校校園文化相互碰撞。同時校園文化發展環境的自由化、多元化趨勢也在不斷助長奢侈、浪費、消費主義等觀念在學生群體中的傳播乃至泛濫。“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污染問題在網絡環境中以信息污染的形式出現……對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危害極大,造成正義感和責任感缺失,原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動搖并形成錯誤的方法論”。校園網絡節約文化建設水平、宣傳力度、大學自身利用程度,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節約意識與行為。
1.1.4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當今社會的風氣我們可以用 “物欲橫流”來形容,高校是大學生群體的聚集地,大學生朝氣蓬勃、好奇心重、思維活躍的特點,使得高校成為新鮮事物和新風尚的主要傳播起源和傳播高發地,而大學生辨別能力有限。因此,某些社會風氣會通過所謂 “時尚”的偽裝影響到高校大學生群體,于是某些高校中出現 “飲食消費向廣告看齊、服裝消費向名牌看齊、娛樂消費向流行看齊、人情消費向成人看齊” 的消費現象,而這些社會觀念的形成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節約意識與行為。
1.1.5新型消費方式影響到大學生的節約行為
電視、網絡媒體對消費主義的過度宣傳、營銷,更加營造了消費至上、享受生活的社會消費氛圍。社會輿論導向的偏差,使部分大學生消費觀改變,追求時、尚名牌,盲目追求外在的個性,網購大力度促銷等,使大學生浪費不必要的金錢和物質資源,使勤儉節約變成小氣、寒酸的代名詞。
1.2內部因素
1.2.1家庭節約觀教育失衡
現代大學生家庭條件普遍較好,很大一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家長的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認為節約教育無用,不如學好專業課來得更實惠。目前我國的家庭節約教育的缺失,導致家長出于溺愛心理縱容學生花錢,同時過于關注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節約行為的道德理念養成。家庭節約行為教育對大學生道德人格和生活習慣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家庭節約教育的缺失,嚴重抑制了高校節約行為教育的發展。
1.2.2自身節約觀意識不夠深化
大學生自身成長經歷,從小學到高中的功課、作業等高分的功利式學習環境, 多數家庭里的優越環境,家長從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的角度出發會額外給子女撥款,在金錢上的大力支持和勤儉節約教育上的忽視,大學生原始的節約意識淡薄,短期的宣傳活動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大學生的節約意識與行為的養成。
2.探索大學生節約行為養成途徑
2.1節約行為常態化、質量化
首先,高校必須加強對節約型校園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學校可以成立專門的節約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各責任單位要成立聯合檢查組,確保建設節約型校園文化活動的有效進行。
其次,要健全節約型校園文化建設的考核機制,將建設節約型校園文化納入校內各單位的日常工作內容,并成為各單位工作業績增長考核指標,對各級單位存在的資源節約和浪費現象進行相應的獎懲,對先進事跡和典型事例進行及時總結和推廣,對表現突表現進行表揚。高校定期將能源使用費、剩菜剩飯浪費情況向廣大師生公示,再結合相關的節能獎懲制度,將能有效鼓勵行為節能。營造就餐環境,推行“光盤行動”。為加強食堂剩菜剩飯監管,加強廚師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菜品質量,滿足同學們就餐多樣化需求。
再次,高校自籌與國家投入相結合,逐步改善節能設備如教學設備、節能燈、用水等方面,逐步改善非人為因素造成的資源浪費,使大學生視覺形成節約型校園概念,在不同程度強化了自身的節約行為。
2.2節約行為示范化、引導化
東方節約文化植入。中國素有倡導節儉的光榮傳統,國人素有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國人就把勤儉節約視為治國的一個重要方略,把勤儉持家作為家庭建設的法寶。2000多年前, 老子將“儉”視為為人處世的“三寶” 之一,孔子把“儉”和“溫、良、恭、讓”同視為君子應該具備的五種德行。清代思想家魏源認為“禁奢崇儉,美政也”。節約文化的古為今用,以講座、動漫、宣傳畫等形式,深入人心,潛移默化改變大學生的節約意識與行為。
樹立典型,模樣示范。學校的領導和老師以身作則,教師隊伍的群體示范,發揮大學生群體中學生干部和“領頭羊”的教育,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深化大學生勤儉節約的思想意識。通過節約的示范效應,強化大學生節約意識與行為。
建設綠色課程體系。以生態文明理念為指導,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和調整專業結構、課程設置,加強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教育,培養具有良好綜合素質和堅實專業技能的專門人才。如每學期為在校大學生設置“資源可持續發展”等通識課程,通過綠色課程教學,使每個學生在大學階段可以接受資源環境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課堂教育,普及節能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提升學生的節約意識,強化節約行為。
引導大學生消費觀養成。正確引導在校大學生消費觀,改變盲目追求時、尚名牌,盲目追求外在的個性,盲目的網購、商場購等消費行為,理智、合理的利用和支配現有金錢和物質資源,從節約意識到節約行為的升華,同時避免了由于盲目購物帶來的快遞包裝的環境污染,環境污染治理的人工成本也由此增加等等。
建設校園二手物品平臺。將二手自行車、舊書籍、舊棉被、淘汰的手機等可以再次利用的廢棄物轉入校園二手物品平臺,提高利用率,減少校園垃圾產生,同時可以深化大學生的節約行為。
參考文獻:
[1]欒彩霞.中國高等院校綠色校園建設現狀及問題探討.環境可持續發展,2014.6:71-74.
[2]張 光 慧.大 學 生 網 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機 制 創 新 研 究[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9,64.
[3]程志宇,劉邵嵐,鄧玉琴.大學生資源節約型消費行為的養成教育.當代教育論壇,2014.01:259-261.
[4]劉禮金,陳鴻碩.節約型校園建設背景下的高校廢棄物回收物流研究.物流技術,2015.10;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