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眾++劉謹銳?オ?
摘要:
大學生是未來國家的建設者,擔負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使命,是實現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的直接踐行者。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要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引導大學生積極進行創業,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意義重大而深遠。本文分析了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對策
為全面推進高校新創業教育,教育部召開了專題工作會議,要求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高等學校要大力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著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落實國家關于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號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通過創業增加就業崗位,加強新創業教育也成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
1.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型教育教學活動,也是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
2.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要努力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的能力,培育適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創新型人才。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非常豐富,可以包括: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創新技能、創業能力、創新方法、創業理論、創業法規與政策、創業心理等方面。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涵蓋個多個學科領域,涉及到創新教育、企業管理、創業教育、心理教育和專業教育等。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方式包括:課內教學、校內實訓、校外訓練、模擬經營和創業實踐等形式。高校還可以通過創業咨詢、委派導師、信息服務、技術支持、資金支持等方式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努力為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需要的場地和政策支持,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專項基金等。
3.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認知不清晰
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的起步較晚,發展的時間也不長,有些高校和在校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認知也不清晰,沒有全面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存在以下幾種錯誤觀念:第一、有些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僅限于傳授理論知識,忽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意識的培養,現有的教育形式過于單一,沒有真正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第二、認為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就是教大學生創辦企業、開公司、辦網店,這是對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的曲解;第三、有些人認為在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并不大,創業不屬于高等教育的范疇,那只是大學生畢業以后的事,是畢業之后找不到工作采取的措施,而且只涉及很少數人;第四、社會上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也不夠認同,對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大學生缺少理解和支持,大學生創業的行為得不到家庭和社會的廣泛支持。
3.2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合理
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第一、很多高校未建立與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對應的課程體系,也沒有創新創業類課程列入必修課,有限的幾門創業類課程也游離在教學計劃的邊緣,很多是以選修課形式出現的,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第二、缺乏創新創業類教材,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創新創業類統編教材,可以借鑒和參考的是某些學者的著作,各高校的教學標準也不一致,影響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第三、現有的創新創業教育類課程較少,在教學計劃中占有的比重較小,理論知識類課程較多,實踐類課程嚴重缺乏,課程設置不合理,無法達到創新創業教育的要求。
3.3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力量弱
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發展較晚,也缺少這方面的專門人才,高校中這方面的師資隊伍也比較薄弱,缺少專門的創業教室,多以兼課教師為主,很多教師是研究生、博士畢業之后直接進入高校工作,雖然他們理論知識比較豐富,但是缺乏實際工作的經歷和企業經營的經驗,更沒有參加過創業的實踐,在成為高校教師之前,沒有接受系統的創業培訓,不具備指導大學生創業的能力,這就造成了創新創業理論和實踐脫節的情況。高校創新創業教師隊伍薄弱的情況影響了創新創業教育的順利開展,影響了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的實現。
4.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對策和建議
1.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是努力營造有利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環境,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積極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和普及工作,不斷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要求,為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創新創業教育要加強對創新精神的培養,鼓勵大學生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去發現新問題,產生新想法,鼓勵他們用新技術和新方法去解決問題,激發大學生創造的潛能,引導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2.完善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
高校要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第一、全面貫徹教育部等有關部門對創業類課程體系的要求,開設專門的創新創業類課程,將創業基礎和創業管理兩門課,以必修課的形式開展教學,配合其他創新創業類的選修課和實驗課,強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理論和意識,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理論水平和創業技能。建立創新創業教育培訓中心和實訓基地,使有創新創業意向的大學生有機會在導師的指導下體會創業的全過程,參與創業的系統訓練,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提高創新創業的技巧,提前參與創業項目,降低大學生創業的時間成本。第二、將創新創業類課程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充分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學生的專業特點,與地方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向結合,將相關學科發展前沿的新知識和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及時增加到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中,并把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融入到日常的專業教育中,充分發揮大學生主動性,發揮學生的創造力。第三,積極引入實踐類課程,培養大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實踐教學是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搭建多樣化的實踐教學平臺,使學生可是在實踐中體會創業的過程,通過實踐提升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第四、在線內建立創業商鋪和創業場地,由大學生自主申請,并在專業導師的輔導下選擇的創業項目,按照公司的模式進行運營,在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實現自主經營和自負盈虧,高校可以向大學生提供適當比例的啟動資金,也可以協助大學生根據我國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申請小額貸款。
1.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建設
要在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必須打造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創業師資隊伍。校內教師要對大學生因材施教,根據大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引導,不僅能夠教授創新創業的理論和知識,很能夠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和技能,更可以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意識。通過必修課、選修課、課程設計、模擬實訓等教學形式,引導大學生了解創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掌握創業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提高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校內教師培訓和提高的同時,也可以借鑒國外高興的經驗,考慮將社會力量引進高校,可以聘請企業管理者做兼職創業導師,可以聘請創業成功校友為大學生做創業專題講座,這些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企業經營者,不僅具有扎實的創業理論,而且具有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可以有效的改變目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紙上談兵的現狀。
高校開展創新創業,要充分依靠國家和地方的法規政策,調動社會和企業的力量,努力使創新創業教育貼近大學生實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拓展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渠道,提供理論、場地、資金和信息等全方位的支持,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科學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仕勇.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2(11):122-123.
[2]彭文博.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0(4):55-57.
(作者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 1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