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英語口語課堂里引入SIOP模式中圖像式組織圖,會以生動具體的形式幫助學生掌握主要信息,進一步促進有效的口語教學。流程圖、因果圖、解釋圖、維恩圖、順序圖等可引入到記敘文、說明文的口述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口語課堂;SIOP模式中圖像式組織圖;流程圖;因果圖;解釋圖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02-01
SIOP教學模式,即庇護式教學模式是在美國享有盛名的高質量教學模式,其有效性和可靠性毋庸置疑。其教學模式中直觀生動的圖像式組織圖應用到大學口語課堂,會使困惑的學生對具體化、形象化的圖解中得到提示并敢于嘗試,提高學生在各種口語活動中的參與率,增強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默契和互動,最終還能培養較強思辨能力。
1.關于圖像式組織圖
圖像式組織圖是一些圖像或畫面,用來體現或反映各種想法、文本或者文本之間的聯系。它有助于理解,使讀者能夠列出文本的各個方面,從視覺上解釋事件和人物之間的聯系。有很多圖像式組織圖可以用來幫助學生閱讀文章和理解文章(Bromley, Irwin-Devitis, &Modlo,1995)。代表性的圖像式組織圖有維恩圖、流程圖等,其使用方法極其多,但必須和英語課堂教學目的相一致。
2.圖像式組織圖在英語口語課堂的應用
圖像式組織圖要求學生重讀文本,討論和探索文本內部的各種關系,在填寫圖表過程中能有效地進行大腦風暴,計劃并組織寫作、口述等活動。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事先要確定在英語口語課堂中使用的圖像式組織圖的類型,才能真正能夠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表達,并且也適合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師向學生介紹圖像式組織圖和其用途,之后示范如何被用來整理各種信息。在學生邊看圖邊構思時,教師穿梭其間,提出一些問題幫助學生把正確的內容填到適當的位置上。根據圖表中填寫的詞匯,學生討論圖表上顯示的內容之間有否連貫性。當學生熟悉掌握各種圖表時,鼓勵他們根據圖表上的提示詞或句子表述內容或自己的觀點。圖像式組織圖的選擇取決于文本的題材。
2.1記敘文-流程圖。流程圖可用于記敘文的口述,幫助學生如何概括必要的信息。流程圖主要包括人物、場景、情節中的開頭、展開以及結尾,還要進行推測和評價,如下一步發生什么,最喜歡的部分是什么,自己學到的是什么等等。
口述前先要對故事的組成部分進行細致的分析以加深理解,弄清楚故事的要素,如題目、作者、場景、主要人物、事件的順序等。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判斷開頭、中間、結尾時最重要的事件。剛開始用圖表整理信息時,學生迫不及待地要包括所有的細節,當學生在所提供的圖表上填必要信息時,才學會如何有目的地進行篩選。圖表上的信息填寫之后,學生按照所提示的信息進行口述,可用一些生動的形容詞來描述主要人物,還要評價自己喜歡的程度。
2.2說明文-因果圖、解釋圖、對比圖、順序圖、描述圖。一般來說,說明文的口述難度較大。一開始教師應該告訴學生說明文的主要特點,尤其要指明作者寫作說明文的方式即便是他們反映所描述內容的方式。圖像式組織圖反映的是文章的寫作方式,因此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如何去閱讀和學習材料,并且為口述活動做好鋪墊。還要示范不同的例子,訓練學生如何選擇適合文章結構的類型,讓學生逐步學會其不同類型的具體使用。選擇正確的圖表后,學生可以用它來組織內容。學生填完圖表,要求他們按照填寫的提示詞進行口述。說明文常用的圖表有因果圖、解釋圖、對比圖、順序圖、描述圖。如:

3.結論
圖像式組織圖使學生進行閱讀分析的同時還鼓勵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文本,鍛煉學生的洞察力,在口語表述時提高了思辨能力。教師在應用過程中指引學生弄清文本的脈絡,結合自己的經歷,并理解文本中各種關系。教師應在圖像式組織圖的應用和實施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研究,更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
參考文獻:
[1]MaryEllen Vogt,Jana Echevarria. 99 Ideas and Activities for Teaching English Learners with THE SIO MODEL[M].Boston:Alllyn& Bacon, 2015:135-146
[2]Bromley,K.,Irwin-Dvitis,L.,&Modle,M.Graphic Organizers.New York:Scholastic Books,1995.
[3]李利群.淺談SIOP教學模式[J].現代交際,2012,(3)
作者簡介:
李桂花(1971-), 吉林龍井人,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大學英語教學與多元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