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濤
(中國船級社實業公司重慶分公司,重慶 400011)
船體裝配關鍵技術研究
李濤
(中國船級社實業公司重慶分公司,重慶 400011)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船舶制造行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船體裝配技術的應用更是呈現出了新的特點。船體裝配過程中,構件組裝與分段裝配是影響整體工藝水平與效率的關鍵環節,其中涉及的影響因素較多,需要采取系統性的技術應用流程才能保證船體裝配的正常進行。在當前的船體裝配過程中,引入數字信息化的建模、設計、裝配以及模擬功能,通過仿真系統實現了高效的船體裝配技術應用。本文以船體裝配技術工藝要點展開論述,探討分析了數字化平臺上船體裝配關鍵技術的應用,旨在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船體;裝配;設計;模擬
船舶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在建造過程中需要較多的步驟協同完成。其中,船舶構件裝配作為船舶建造的基礎,基于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裝配仿真技術在這一環節中應用較為廣泛。該技術通過數字化設計平臺來構建產品模型,對仿真環境中顯示的產品進行操作和分析,實現裝配過程和測試過程的仿真處理。可見,研究分析船體裝配工藝,對相應的虛擬裝配技術進行分析研究,對于提升船體裝配技術應用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船體裝配基本流程
(1)部件裝配:將標準化生產的船體零件通過焊接組合的方式形成相應的組件,完成部件裝配流程。
(2)分段裝配:在完成部件裝配環節后,將相應部件根據船體分段結構進行焊接組合,形成分段船體,完成分段裝配流程。
(3)分段總組:在船體分段裝配完成后,根據曲面分段等標準進行組裝,完成船體主體結構拼裝焊接。
(4)總裝合攏:將船體分段總組部分在船臺進行整體焊接組裝形成完成船體。
其中,船體分段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幾種:
放射法:首先進行船體縱骨的安裝,然后以縱骨為中心進行船體肋板與間斷桁材的安裝,板材間交叉安裝,最后進行桁材吊中。
插入法:首先進行船體間斷桁材的安裝,然后進行肋板安裝,最后進行桁材吊中,該制造方法適用于橫骨架或中型船。
框架法:根據船體分段標準進行劃線與鋪板焊接,在船體胎架上進行框架搭建,最終通過分段焊接完成船體裝配。該方法是當前船體裝配工藝應用較為普遍的形式。
1.2船體裝配分段劃分及編碼方法
船體裝配分段劃分首先應滿足裝配工藝可行性標準,按照船體裝配流程與進度進行分段劃分,保證生產的連續性與各段船體裝配的均衡性。根據裝配對象船體特征進行分段,保證結構對接強度要求。
具體要求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船體分段劃分應保證相應自動化裝配焊接設備的展開與應用。
(2)分段位置應保證一定的接縫裕度,控制結構整體合理性,便于進行裝配操作。
(3)分段結構接頭部位形式應與裝配工藝相匹配,船體板材與骨架相錯開,間距維持在一檔肋距水平范圍。
(4)船體分段劃分應充分考慮鋼材長度與規格等材料條件,確保同一分段內材料的統一性。
1.3船體裝配胎架的劃分
(1)正切胎架。該類型胎架基準面與船體肋骨剖面相垂直,呈現結構正切特點。該類型胎架結構簡單,便于制作,能夠充分簡化船體裝配中的劃線、安裝、檢測等多個環節的操作,在部分線形較小船體裝配中較為適用。
(2)單斜切胎架。該類型胎架基準面與船體肋骨剖面相垂直,同時與船體基面成一傾角,呈現斜切特征。該類型胎架便于制作,以斜板為基準側造易于操作。
(3)正斜切胎架。該類型胎架基準面與船體基線面相垂直,同時與肋骨剖面成一個傾角,適用于首尾部較大分段船體裝配。
(4)雙斜切胎架。該類型胎架與船體基準面成一傾角,且不垂直肋骨剖面。這種胎架形式能夠有效降低胎架高度,但制造、劃線、安裝等操作環節復雜,適用于線型變化較大的舷側分段船體。
2.1分段構件模型的建立
在船體裝配分段構件模型建立過程中,相關構件主要分為與船體曲面形狀相關和不相關兩類。就與船體曲面形狀相關的構件而言,模型構建的主要對象為肋骨、肋板等,需要結合船體整體曲面設計需求進行模型建立。該類構件模型的建立通常借助相關船體設計數據庫展開,由數據庫內部構件編號進行船體曲面形狀設計判斷,在相關的情況下,可通過數據庫打開曲面文件顯示構件和船體的放樣剖面,從而進行構件與船體交線的計算,以此獲得構件輪廓模型。相關腳線長度信息可作為焊接裝配參數使用。在獲得構件輪廓交線后,在線形位置添加相關控制點,對構件曲面擬合度進行控制,相應控制點坐標即為模型內部排序條件,再以此為基礎創建文件,通過坐標信息完成模型構建。
2.2分段模型的裝配設計
分段裝配模型設計主要是對上述模型內部參數的調整與修改。模型文件內部裝配模塊通過參數的調整實現設計目標的優化,將各構件模型按照分段裝配要求進行組裝,按照順序形成較大模塊,進而實現分段裝配、分段總組、總裝合攏等操作,最終形成整船模型。分段模型裝配設計過程中,相關構件的裝配信息為參數化編號,可采用構件裝配、分組裝配和分段裝配等形式進行設計驗證。設計人員在進行裝配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單個構件進行瀏覽,也可以選擇一組構件進行裝配,裝配時出現重疊情況會顯示紅色,點擊干涉檢查后會列出相應構件信息。裝配后的配合關系被分成組放入名為“配合”的配合組中,裝配后的信息被保存在裝配表中,模型被保存為裝配體。
2.3分段裝配模型的管理
船體分段模型管理是保證整體設計合理性與構件擬合度的關鍵,同時也是保證設計過程標準與規范性的重要基礎。在進行模型修改的過程中,其他相關構件的修改可根據相關性進行方便改動,如艙壁和艙壁上的縱骨的修改。對應構件的關聯修改只需修改主構件的設計參數便可完成,設計系統內部關聯修改模塊將自動完成配合性的修改匹配,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刷新后便可獲得新的模型設計方案。裝配體采用樹狀結構來記錄裝配過程中的構件特征及與之相關的特征,將各種參數保存在數據庫中,可輸出所建構件的生產信息及主要設計參數。
2.4分段裝配順序顯示
分段裝配順序的顯示對于裝配操作的順利進行有著關鍵的影響,同時對于船體裝配成本與效率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當前,分段裝配顯示主要依托于CAD設計軟件內部的計算程序來實現,對于多步驟裝配操作進行合理地顯示。同時,船體裝配設計參數與信息在虛擬裝配平臺內部能夠對裝配顯示進行一定的規范,從而對裝配流程的合理性進行檢驗。在相關裝配步驟間存在干擾的情況下,系統能夠進行提示,提醒設計人員進行裝配順序修改,直至形成完整合理的裝配流程。在此過程中,設計人員能夠對裝配方案進行全過程模擬演示,通過碰撞檢測可以發現構件重疊的地方。
3.1工藝標準檢驗
船體裝配工藝應滿足以下標準:
(1)船體中心線位置對稱構件應與鋼板厚度中間值相同,如中底桁、甲板中桁材等。
(2)封閉型對稱型材裝配應與所在結構對稱軸相一致,如組合型材和軋制型材等。
(3)船體艙口圍板、主機基座等位置桁材裝配應與自身中心線相吻合,位于船體中心線外側的結構應靠近自身中心線一側。
(4)邊水艙縱艙壁板取背中心線,邊水艙的縱艙壁板及頂邊水艙的斜傍板以背離中心線的一邊為理論線。
3.2運行模擬檢驗
船體裝配后的模擬運行是檢驗其裝配質量的關鍵環節。具體是,將裝配后的船體通過軟件模擬其實際運行,通過運行過程對其實際使用效果進行檢驗,從而發現質量薄弱環節或裝配不合理的地方,從而根據模擬結果對模型設計以及裝配進行調整,實現相關模型的修成與裝配優化。當前借助軟件平臺進行的船體裝配運行模擬,通常采用逐次約束與條件作用相配合的形式進行,單次運行模擬結果并非最優結果,需要進行多次的調整與優化并借助多次仿真模擬才能充分體現船體在實際水域中的運行狀態。另外,優化后的造船生產作業流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在應用過程中經過反復修正并通過實踐檢驗后,才能更好地加以實踐應用。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目前所使用的虛擬分段裝配相關內容進行了研究,對船舶制造過程中結構模型的構件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分段裝配中模型的管理、信息的管理等內容進行了論述。本文詳細分析了船舶分段裝配首先需要將虛擬裝配信息存入相應數據庫中,并驗證可能生成的裝配路徑、順序,繼而對裝配路徑、信息進行規劃,從而實現虛擬干涉檢查以及裝配,及時發現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為船舶數據產品模型的信息化集成設計與管理奠定了基礎。
[1]孔凡凱,張家泰,鐘宇光.船體分段模塊裝配工藝決策研究[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2015(5):63-67.
[2]魏莉潔,蔡厚平,施利娟.船體裝配仿真實訓系統的設計與開發[J].船海工程,2014(6):48-51.
[3]戰翌婷,劉玉君,鄧燕萍.船體結構分段裝配研究[J].造船技術,2011(6):22-24+45.
[4]陳昌駿.船體分段裝配焊接工藝流程以及變形的預防與矯正[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3(1):122-123.
[5]謝永和,張玉蓮.面向規范的船體立體造型設計研究[J].船舶,2011(3):52-55.
TP391
A